怨词二首

怨词二首朗读

诗词的中文译文:

妾有一件罗衣裳,秦王在位时所赏赐。当初以这衣裳舞动于春风之中,如今到了秋天却无法穿上。楼上桃李已渐稀疏,池塘上的芙蓉花也凋谢了。织锦的衣裳还未做好,蛩蝉的声音却已传入帷幕之间。

诗意:

《怨词二首》描绘了女主角的遭遇和内心的怨叹。诗中的女子曾经拥有一件华丽的罗衣裳,这是秦王给予她的赏赐。过去她在春天穿着这衣裳舞动于春风中,曾经风华绝代。然而,时光流转,到了秋天,衣裳已经过时了,不能再被穿上。此刻楼上的桃李已经稀落,池塘上的芙蓉也凋谢了,暗示着女主角的容颜已经老去。而她幻想的织锦衣裳还未完成,蛩蝉的声音却已经传入了她居住的宫殿内,给她带来了孤独和悲凉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崔国辅创作的一首怨词。诗中通过描绘女主角的衣裳、环境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岁月流转的无情和女子的心理变化。女主角曾经沐浴在春风之中,展示出自己的美丽和风华,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容颜日渐衰老,之前的华丽衣裳也变得无用。诗中抒发了女主角对年华逝去、美丽褪去的悔恨和悲怆之情。同时,蛩蝉的鸣叫声和桃李花的凋谢暗示着女主角的孤独和寂寞。

通过这首诗,崔国辅以简洁而凄婉的词句,表达了女主角的怨懥和无奈,传达了岁月不饶人、一切都会逝去的主题。诗中秋意萧瑟,寓意着岁月和青春的消逝,展现了生命中的悲凉和无可奈何。读者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可以感受到女主角的悲怆,同时也引发对时间流转和美丽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凄凉的情感,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蹉跎,引发读者对生命价值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崔国辅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崔国辅朗读
()

猜你喜欢

身用已时危,衰残况病欺。
竟成黄犬叹,莫逐白鸥期。
东阁图书散,西园草露垂。

()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

百世人传十字碑,春秋圣笔著褒辞。龟趺十丈知何用,徒使刘叉笑退之。

()

晨光衔北牖,揽衣庭前步。
默念戚无欢,心中缀想慕。
君问想何为,夜梦还乡去。

()

东湖采莲叶,西湖采莲花。
一花与一叶,持寄阿侯家。
同生愿同死,死葬清泠洼。

()

柳絮飞残不见春。近来闲煞惜花心。无聊独自步庭阴。

紫燕未归馀画栋,黄昏先到怯囊琴。灯花月影两深深。

()

瓶钵相逢慧业兼,碧云诗法授江淹。离居一夕身衰白,禅悦多时味属恹。

陶令社容耽枕曲,周生室久谢无盐。却思半日山光寺,共听风铃语塔檐。

()

东风解放狂花飞,何乃尚容寒作威。了无宾客共携酒,更有人家来索诗。

天高云漏不遮月,皎洁上下同澄辉。亭前有树高百尺,为借惊乌安一枝。

()
粥罢令教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
而今参饱丛林客,且道其间有悟无。
()

门户中衰觉命悭,逆来顺受亦安然。琴因养性非关趣,诗为娱情不在传。

斑管转工修野史,锦囊并贮看山钱。可怜无限缠绵意,岁月蹉跎又一年!

()

昨喜风兼月,今看雾拥星。江天繁落落,花竹隐冥冥。

初信明偏海,俄惊白到亭。枕孤吟再起,歌好待谁听。

()
湘江晓月照离裾。
目送车尘至欲脯。
归路新诗合千首,几时乘兴更三吾。
眼边俗物只添睡,别後故人何似臞。
()
元祀介福,孰绥孰将。
归于尊亲,孝哉君王。
载镂斯乐,载琢斯章。
得名得寿,如虞如唐。
()

将军此日驱征轮,枫叶萧萧汉水滨。我巳销魂千里外,那堪重别故乡人。

西风马度离亭柳,落日衣吹客舍尘。莫向劳劳亭上望,秋江容易得沾巾。

()

歇马津楼望禁城,凤凰宫殿郁云行。
游人尽醉新丰酒,野树群飞上苑莺。
山扼九关开帝阙,地萦八水绕神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