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采桑

相和歌辞·采桑朗读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
秦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
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
回首渭桥东,遥怜树色同。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携笼长叹息,逶迤恋春色。
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
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风景。诗人以杨柳送行人为开端,将目光转向了西方的秦地。其中一位秦家的采桑女子,正站在楼上迎接春天的到来。她红光满面,宛如明珠一般闪耀,嘴唇带着如玉般的洁白。诗句中再一次提到了渭桥东岸的树木,将其与远方的树色作对比,再现了春天的美景。诗中也有了一些情感的描写,诗人把藏在心底的思念和留恋表达了出来。最后,诗人以使君南陌头的景象为结尾,表达了对陌路人的相逢和不相识的感慨,并将归去梦青楼作为结束,意味着一段美好的曲终人散。

赏析:
这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景,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欢快的氛围。通过描绘杨柳送行人、秦家采桑女和春天的景色,诗人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的魅力。诗中运用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如用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等形容采桑女子的美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还以自然景色和情感的相互融合,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一种清爽、愉悦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刘希夷朗读
()

猜你喜欢

曲室明窗烛吐光。瓦炉灰暖炷瓢香。夜阑茗碗间飞觞。

坐稳蒲团凭棐几,熏馀纸帐掩梨床。个中风味更难忘。

()
我昔柴门宜乐只,田园远近亦康哉。
花摇笠顶唱歌去,草塞瓶头沽酒来。
白叟披衣论甲子,青禽哺乳占莓苔。
岂期一日胡尘起,南北东山俱可哀。
()

曾燕瑶池到世间,祝尧今复驭青鸾。
众真已送骈蕃瑞,万国同瞻咫尺颜。
圣统有传尊北极,帝龄无尽等南山。

()

免骑朝马趁南衙,五见空村换岁华。
旋遣厨人挑荠菜,虚劳座客颂椒花。
不施郁垒钧编户,虽饮屠苏殿一家。

()
新雪对新酒,忆同倾一杯。
自然须访戴,不必待延枚。
陈榻无辞解,袁门莫懒开。
笙歌与谈笑,随事自将来。
()

芳草池塘,绿荫阶除,清和暇时。有膝前爱子,牵衣问字,闺中博士,习礼明诗。

暖律调莺,新声啭凤,贤母由来即令师。韶华暮、对东君怊怅,忍赋将离。

()

何年天目峰,飞在此山侧。空林夜吼声,百兽潜踪迹。

()

云身自在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

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水田衣。

()

曹溪一祖后,衡岳世多贤。分得灯相续,提将印密传。

法音风万籁,禅性月中天。珍重磨砖喻,微机要自诠。

()

七忠祠前陈羽舞,闪闪云旗降风雨。荒山夜出英灵语,如闻此会足千古。

谁其尸者狮山人,万里来话琼林春。会者齐吴楚闽粤,来祝带血啼鹃身。

()

家住温州雁荡巅,归帆曾载买山钱。
江山寂寂芦花白,好似今朝纸上船。

()
居千卿者三,至九卿者四。
不博牛背眠,鹹酸信殊嗜。
()
相傍清明晴便慳。
闭门空自惜花残。
海棠半坼难禁雨,燕子初归不耐寒。
金鸭冷,锦鹓闲。
()
策马寻梅过小桥,江边驿路正迢迢。
灵均清劲余骚雅,夷甫风姿堕寥寥。
半吐暗惊云插月,横枝忽见雪封条。
徘徊未忍轻归去,楼上何人调玉箫。
()
梵语唐言,打成一块。
咄哉俗人,得此三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