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宋代。真宗。雝雝玉佩,清酤惟良。粢盛具列,有飶其香。怀其徽范,德洽无疆。于兹燕止,降福穰穰。
《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有庄重和庄严气息的图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典雅的词语,传达了对崇尚恩德、追求美好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雝雝玉佩,清酤惟良。
粢盛具列,有飶其香。
怀其徽范,德洽无疆。
于兹燕止,降福穰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庄重而华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典雅的场景,可能是描述一位崇高的太后升袝的盛况。诗中以富丽堂皇的词句表达了对太后的崇敬和对美好的向往。
诗中的“雝雝玉佩”形容玉佩的光彩闪烁,散发出明亮的光芒。而“清酤惟良”则描绘了一种清香扑鼻的香气,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这些描写通过视觉和嗅觉上的感受,营造出一个华美且愉悦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粢盛具列,有飶其香”,表达了盛装备列的美好景象,香气扑鼻而来。这里所描绘的盛况让人联想到一场庄严而盛大的典礼,人们敬仰着太后的德行和美德。
最后两句“怀其徽范,德洽无疆。于兹燕止,降福穰穰。”表达了对太后高尚品德的赞美和祝福。太后的美德源远流长,超越了时空的界限,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福祉。
整首诗以其华美的辞藻和庄重的气息,将太后的尊严和美德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给人一种庄重而庄严的感受。通过诗词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事物和高尚品德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太后的崇敬之情。
寄怀江都熊明府。清代。戴梓。秋色满天涯,清尊对月斜。一生交有道,万里泣无家。侠岂污能减,诗因老去赊。高城当韨隐,箕踞啸龙沙。
遣闷。清代。黄遵宪。花开花落掩关卧,负汝春光奈汝何!天下事原如意少,眼中人渐后生多。声声暮雨萧萧曲,去去流光踏踏歌。今日今时有今我,茶烟禅榻病维摩。
浣溪沙 秋夕夜起纳凉和云史。清代。李道清。露脚无声云髻拖。银床低吹玉笙和。藕风一线晃帘波。近水阑干人坐处,满身明月望秋河。此间清影纳凉多。
谢圆机送梅。宋代。晁说之。何事新梅度玉溪,应怜泯默与诗题。少年曾赋宋开府,老大无如羯鼓迷。
新楼诗二十首·东武亭。唐代。李绅。绿波春水湖光满,丹槛连楹碧嶂遥。兰鹢对飞渔棹急,彩虹翻影海旗摇。斗疑斑虎归三岛,散作游龙上九霄。鼍鼓若雷争胜负,柳堤花岸万人招。
静维那求颂。宋代。释居简。罚钱出院讨便宜,兴化何曾会养儿。北涧党情非党理,与佗土上更加泥。
以诗句咏梅·且撼长条餐落英。宋代。方蒙仲。玉尘固清俸,也莫大餐多。试问采薇子,而今还在麽。
忆江阴呈介甫。宋代。王令。江上城隍古镜中,城边山色翠屏风。鱼虾接海随时足,稻米连湖逐岁丰。泰伯人民堪教育,春申沟港可疏通。朱轮天使从君欲,异日能忘笑语同。
送梁书之年丈以大参提兵霸州。明代。邓云霄。纷纷将吏候朱轓,清佩初辞左掖垣。焚草夜悬霜匣冷,登坛星拥节旄尊。长城胡马防南牧,圣主宵衣问北门。锁钥安闲多暇日,好看游骑猎秋原。
诃林 其二。清代。屈大均。佗城兵火后,古寺隐蒿莱。马系菩提树,笳吹般若台。东西增雁翅,咫尺亦龙堆。炊骨当年恨,黄昏鬼哭哀。
腊月二十五日偶忆孟浩然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宋代。舒岳祥。归梦涉远道,青山非故庐。岁时筋力减,日夜鬓毛疏。且免编民役,休论邸报除。百年余二老,莫遣寸阴虚。
宝林寺。宋代。王英孙。飞来几千载,台殿压岧峣。落日飞仙鼠,秋风下健雕。山腰危露石,海眼暗通潮。堪叹玄英后,诗名竟寂寥。
杂曲歌辞·水调歌第二。清代。佚名。猛将关西意气多,能骑骏马弄雕戈。金鞍宝铰精神出,笛倚新翻水调歌。
病后负暄。宋代。姜特立。阳和初四体,觉我病骨轻。血气相贯输,浩浩梨枣生。以我身中离,交会丙与丁。阴尽命自长,何必求丹经。
观物。宋代。丘葵。万物即一物,一物即一身。妙合气与灵,知觉日以新。物物为过化,性性为存神。践形者惟肖,其斯之谓人。
迁居临皋亭。宋代。苏轼。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区区欲右行,不救风轮左。虽云走仁义,未免违寒饿。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岂无佳山水,借眼风雨过。归田不待老,勇决凡几个。幸兹废弃余,疲马解鞍驮。全家占江驿,绝境天为破。饥贫相乘除,未见可吊贺。澹然无忧乐,苦语不成些。晓至巴河口迎子由去年御史府,举动触四壁。幽幽百尺井,仰天无一席。隔墙闻歌呼,自恨计之失。留诗不忍写,苦泪渍纸笔。余生复何幸,乐事有今日。江流镜面净,烟雨轻aa25aa25。孤舟如凫鹥,点破千顷碧。闻君在磁湖,欲见隔咫尺。朝来好风色,旗尾西北掷。行当中流见,笑脸清光溢。此邦疑可老,修竹带泉石。欲买柯氏林,兹谋待君必。
别侄婿王子端。清代。杨宏绪。不欲与君别,天涯亲故稀。吾行正无定,尔去欲何依。家信烦重寄,乡心欲并归。相看共惆怅,日暮海云飞。
永宁遣兴三首。宋代。张耒。国破空陵墓,时移改要冲。人随幽谷路,县隐乱山峰。零落荒祠树,悠扬晚寺钟。犹传仙旧隐,跨鹿有遗踪。
香城寺。宋代。刘元刚。末行陶令里,早自惯舁篮。米市呼干许,香城访晋昙。神游青黛岳,诗到碧云庵。不管冲寒去,乘风破晓岚。
苏台吊古二首 其二。清代。安魁。莫怪申胥泪满襟,鸱夷浮去恨何深。当时败越陈长策,千载亡吴有寸心。江渚鸢乌终古集,荒台鹿迹到今沉。寒潮暮急声犹苦,慷慨芦中作短吟。
会堂和杨晋庵先生勉学诗七首 其一。明代。曹于汴。此道何时不大明,青霄无奈片云生。几回欲扫扫不得,不扫凭谁代若行。
浣溪沙 乡情。宋代。单人耘。记得儿时爱野庐,西街一带棘篱疏。杏花微雨湿春锄。往事如烟痕不散,乡情入画笔能腴。谁教曾读误人书。
赠王彦和检校还北平四首 其一。明代。苏伯衡。拜表趍丹阙,承恩宴紫宸。羽仪江左彦,簪绂幕中宾。玉液金杯出,璚筵锦瑟陈。辕门思赞佐,回辔敢逡巡。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唐代。李峤。云端想京县,帝乡如可见。天涯望越台,海路几悠哉。六月飞鹏去,三年瑞雉来。境遥铜柱出,山险石门开。自我违瀍洛,瞻途屡挥霍。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白简承朝宪,朱方抚夷落。既弘天覆广,且谕皇恩博。皇恩溢外区,憬俗咏来苏。声朔臣天子,坛场拜老夫。绛宫韬将略,黄石寝兵符。返旆收龙虎,空营集鸟乌。日落澄氛霭,凭高视襟带。东瓯抗於越,南斗临吴会。春色绕边陲,飞花出荒外。卉服纷如积,长川思游客。风生丹桂晚,云起苍梧夕。去舳舣清江,归轩趋紫陌。衣裳会百蛮,琛赆委重关。不学金刀使,空持宝剑还。
吐蕃别馆送杨七录事先归。唐代。吕温。愁云重拂地,飞雪乱遥程。莫虑前山暗,归人正眼明。
癸卯岁暮感怀。清代。潘其灿。敝裘燕市又经寒,岁晚冰霜闭户看。梦断梅花乡国远,愁凭竹叶酒樽宽。郢歌《白雪》谁怜寡,蜀道青天始信难。寂寞黎床高卧处,碧霄依旧路漫漫。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宋代。张元干。梁溪万折必流东,间气英姿叶梦熊。出入三朝推大老,险夷一节合苍穹。守关虎豹徒窥闯,得雨蛟龙定长雄。衮绣未归聊袖手,不妨闲作黑头公。
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宋代。苏辙。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虵怪我怀羔裘。西归父老拍手笑,笑忆翁子躬薪樵。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
新酒歌。宋代。杨万里。酸酒齐汤犹可尝,甜酒蜜汁不可当。老夫出奇酿二缸,生民以来无杜康。桂子香,清无底,此米不是云安米,此水秪是建邺水。瓮头一日遶数巡,自候酒熟不倩人。松槽葛囊才上榨,老夫脱帽先尝新。初愁酒带官壶味,一杯径到天地外。忽然王山倒瓮边,只觉剑鋩割肠里。度撰酒法不是侬,此法来自太虚中。酒经一卷偶拾得,一洗万古甜酒空。酒徒若要尝侬酒,先挽天河濯渠手。却来举杯一中之,换君仙骨君不知。
寻李暹。唐代。于鹄。任性常多出,人来得见稀。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檐下悬秋叶,篱头晒褐衣。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和曾佥宪赠刘佥宪韵二首 其一。明代。薛瑄。乘轺早岁赴三川,按节中州又几年。天启贞符欣际遇,星明执法羡超迁。纲维已见当时振,诗卷仍留后世传。邂逅几回嗟又别,好期勋业在凌烟。
。。。
惜奴娇。唐代。无名氏。莫如胜慨,景压天街际。彩鳌举、百仞耸倚。凤舞龙骧,满目红光宝翠。动霁色,馀霞映,散成绮。
从军行。唐代。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明堂庆成二十韵。宋代。周必大。亲飨严三岁,邦彝重九筵。祖宗垂统大,天地着功全。惟睿崇昭报,于时展吉蠲。发挥皇佑日,润色绍兴年。稽古千龄契,斋心十日专。揭名新扁榜,书册屏荤膻。假庙阴云剥,升禋皓月团。无风摇烛影,有瑞灿星躔。不值连宵雨,那彰倏霁天。贰觞犹翼翼,百拜愈乾坤。归次徒劳奏,回班特许朘。贺仪随仗入,霈泽御楼宣。献胙金丝合,簪花锦绣鲜。慈皇颜有喜,圣孝古无前。和气腾都邑,欢声遍海壖。祺祥应曼羡,寿禄自绵延。臣也刍荛贱,恩斯雨露偏。执绥华盖里,草赦玉堂边。第颂甘居后,逢辰幸独先。四方今日靖,申诵我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