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偶成。宋代。张九成。物情犹惝恍,门户更萧然。勿念客来往,何妨吾醉眠。北园肥菜甲,南浦鱠鱼鲜。一酌余妻子,此生休问天。
诗词:《八月十四日偶成》
物情犹惝恍,门户更萧然。
勿念客来往,何妨吾醉眠。
北园肥菜甲,南浦鱠鱼鲜。
一酌余妻子,此生休问天。
中文译文:
事物的情感仍然迷离,门户更加寂寥凄凉。
不要思念客人的来去,为何不让我醉眠呢?
北园中长满了肥美的蔬菜,南浦上的鱼儿鲜美可口。
我与妻子共饮一杯,这一生无需问询天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张九成的作品,通过描绘一幅诗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逍遥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诗中以物象来抒发情感,描绘了物情悲凉的状态和门户的寂寥,暗示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追求宁静的心情。
在面对客人的来来去去时,作者倡导不要过多思虑,反而倾向于酣畅地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中。通过与妻子共饮一杯,作者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珍重和满足,将婚姻与家庭置于一切纷扰之上。
北园中的肥美蔬菜和南浦上的鲜美鱼儿,给人以丰盛、宜人的感觉,暗示着作者生活的富足和满足。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作者对自由自在、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的渴望。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作者表达了对于世俗烦忧的超脱和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同时也暗示了对于纷繁世事的冷漠和追求内心宁静的追求。
云中曲送人十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季冬饮马长城窟,沙砾飞扬带白骨。榆台岭边闻鬼啼,犹是今年战亡卒。
武夷山中四首。宋代。蔡沈。余昔隐屏西,乘闲卧幽栖。岩花雪端发,野鸟林际啼。仙掌神所刓,石崖天与齐。月华结清梦,啁哳闻金鸡。
香炉。宋代。梅尧臣。铁铸小香炉,壁环平口铺。麝焚葵叶大,兽啮竹根趺。净几群书外,闲堂一物无。中间任灰烬,终与蕙兰俱。
公无渡河。元代。危素。提壶公,向何方,止公勿渡公欲行。妇人之言公不信,蛟螭纵横河水黄。从公死,入河水,千载同作河中鬼。
辞墓。清代。孙望雅。巾车频促去他乡,临路凄其拜墓傍。我奉严亲天外去,诸孙应解办蒸尝。
庭前晚花开。唐代。李白。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结实苦迟为人笑,攀折唧唧长咨嗟。
钟楼重别熊子。明代。李梦阳。野寺荒台饯客游,江湖城郭暂消忧。危檐独趁翩翩燕,细浦双行宛宛鸥。人世举杯俱胜迹,风林长夏有清秋。情来不用重翘首,西北浮云是帝州。
道风清。武帘交互经营。聚三天、合和两地,斡元宫、真气流行。变刚柔、游龙牝马,应七十、十候生成。走玉飞金,喷烟吸雾,相交水火迅当鸣。六阴散、三阳鼎聚,丹品秀华英。香风衬、金光透体,几缕霞明。顿开基、头头性显,彻大千、沙界纵横。拉轻吹、徘徊踊跃,步云霄、体段峥嵘。非色非空,不增不减,海珍如意吐真晶。罄内外、光华无碍,神用六通迎。先天貌、功成荡荡,无复能名。
绿头鸭·道风清。元代。王吉昌。道风清。武帘交互经营。聚三天、合和两地,斡元宫、真气流行。变刚柔、游龙牝马,应七十、十候生成。走玉飞金,喷烟吸雾,相交水火迅当鸣。六阴散、三阳鼎聚,丹品秀华英。香风衬、金光透体,几缕霞明。顿开基、头头性显,彻大千、沙界纵横。拉轻吹、徘徊踊跃,步云霄、体段峥嵘。非色非空,不增不减,海珍如意吐真晶。罄内外、光华无碍,神用六通迎。先天貌、功成荡荡,无复能名。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宋代。汪元量。一匊吴山在眼中,楼台累累间青红。锦颿后夜烟江上,手抱琵琶忆故宫。
笑云。元代。梵琦。山中人笑云来去,几度欲留留不住。一片西兮一片东,为谁挂在青松树。有时卷,不论高低并近远。有时舒,南北西东满太虚。本自无心休问迹,悠扬散漫随风力。白衣苍狗任纵横,返寂还空何处觅。却恐山中云笑人,区区未免走红尘。但能放下便安乐,所以长将云喻身。
送郑判官赴徐州(一作郎士元诗)。唐代。皇甫冉。从军非陇头,师在古徐州。气劲三河卒,功多万里侯。元戎阃外令,才子幄中筹。莫听关山曲,还生出塞愁。
复过丹阳阻浅久之方脱。明代。罗钦顺。平生行路喜迟迟,耐得如今阁浅时。似有高人骑骏马,也曾清昼陷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