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塔院

岘山塔院朗读

《岘山塔院》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岘山上的塔院景色,展现了一种宁静、宏伟和寂寥的美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野寺埋荒草,
草丛中掩埋着被遗忘的寺庙,
Wild temples hidden in the overgrown grass,

浮屠出近郊。
佛塔高耸于郊外,
Buddhist pagodas rise near the outskirts,

松声来葆乐,
松树的声音传来,带来一种宁静的感觉,
The sound of pine trees brings tranquility,

竹影乱旗梢。
竹林的影子摇曳,乱舞如旗帜在树梢上,
Bamboo shadows dance, resembling fluttering banners on tree tops,

地僻钟鱼响,
偏僻的地方,钟声回响,如鱼在水中跳跃,
In a remote place, the sound of bells resounds, like fish leaping in the water,

庭空燕雀巢。
庭院空旷,燕雀筑巢,
An empty courtyard, where swallows build their nests,

断崖流涧远,
断崖峭壁,溪涧从远处流过,
Cliffs and streams flow from afar,

隐隐下山坳。
隐约地延伸到山坳之中。
Vaguely extending into the mountain valleys.

这首诗通过描绘岘山塔院的景色和环境,展现了一种宁静、荒凉和深远的意境。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荒草丛生的野寺、耸立于远郊的佛塔、松树的声音和竹林的影子,在这片隐秘的地方,钟声回荡,燕雀筑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宁静与孤寂的追求,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作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景物和声音,将读者带入一种寂静而宏伟的境界,使人领略到山水之间的恢弘和深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

猜你喜欢

板桥铺外路三叉,古木疏篁映白沙。行客往来多辙迹,荒村寥落少人家。

树头黄老千林叶,天际红消一缕霞。白发衰翁年八十,下畦自采木绵花。

()

怜君独泛灵洲水,永夜空门坐寂寥。云起半从山上石,月明还长涧边潮。

芝传隐诀行堪食,桂遇幽人或可招。遥想焚香诵经处,更寻支遁问逍遥。

()

生朝乐事记当年,汤饼何须半臂钱。吾算自知樽有酒,汝翁莫叹坐无毡。

()

渺渺春湖夕霭浮,落花飞燕打兰舟。
游人半入烟城去,月照笙歌上水楼。

()

洒尽梧桐酒一杯,兴亡前事独徘徊。
乌衣冉冉斜阳下,白鹭茫茫江水来。
凤去不知经几载,客来惟只见高台。

()

穷日愔愔已死灰,似沈眢井念昭回。一声霹雳起平地,顿觉青天万里开。

()

路分青草曲如蛇,五里清浮直更斜。晚磬忽从林外出,梵宫应被白云遮。

()

多年袖瓣心香,重新拈出为公寿。唤起老龙,如今正是,欠伸时候。弱语闻莺,轻阴转柳,弦薰未透。信江南,自有真儒未用,须待见、衮和绣。
闻说锋车在道,更四辈、传宣来骤。蟠胸何限,天门夜对,春宫晨奏。梅子阴浓,菖蒲花老,桔槔闲后。但北关下泽,遗民社在,贺公归昼。

()

舟行沧海上,魂断黑波前。
好似星沉夜,仍逢雨至天。
鲸迷川后国,龙触估胡船。

()
一从飞出岫,舒卷意何长。
作雨遍天下,乘风归帝乡。
无心怜洒落,到处自清凉。
缥缈来空碧,吟边带夕阳。
()

正位东宫玉一枝,金莲结子总堪疑。浣衣局里谈前事,犹记红毡裹送时。

()
虫声切。
柔肠欲断伤离别。
伤离别。
几行清泪,界残红颊。
()
城闉聊属眺,千古恨悠悠。
夏享空台毁,韩亡故社留。
庙祠旌颍凤,溪水识巢牛。
春色依林动,晨烟傍戍浮。
()

奕奕君子,实居后麓。既休既宁,以踵芳躅。

()

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

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欲向南朝去,诗僧有惠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