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扫先茔

展扫先茔朗读

诗词:《展扫先茔》
作者:袁说友
朝代:宋代

寂寞千松老,萦纡一水通。
重来惊鬓雪,遗恨满春风。
拱木人何在,伤心泪已穷。
羁怀不成寐,月落半山空。

【中文译文】
松树苍翠茂盛,独自寂寞地站在先人的坟墓旁,
一条曲折蜿蜒的小溪流经其中。
再次回来,惊触到了白发如雪的鬓角,带来了满怀的遗憾,
春风吹拂之下,遗憾之情油然而生。
拱木的墓碑上已无人来守望,
伤心的泪水也已流尽。
因思念而无法入睡,
月亮已落下,半山的寂寞空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寂寞的景象描绘了一个废弃的墓地。先茔即指的是先人的坟墓,作者通过描绘松树和小溪来烘托墓地的寂寞氛围。松树是常见的寓意长寿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它们在这里显得孤寂而古老。小溪蜿蜒曲折,穿过墓地,象征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延续。

诗的第二部分,作者回到墓地,触及到自己已经白发如雪的鬓角,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和年华消逝的感慨。春风吹拂之下,作者感到遗憾和悲伤,因为时光已经不再回来,带走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只留下了遗憾。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拱木人已不在,墓碑无人看守的情景。这里的拱木指的是墓碑上的横木,表示墓碑已经年久失修,荒废不堪。这种荒凉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寂寞和凄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因思念而无法入睡的心情,月落半山,寂寞而空虚。诗中的月亮象征着孤独和无尽的思念,而半山的寂寞则增加了空虚和无力的感觉。

整首诗以寂寞、凄凉的墓地为背景,通过描绘悲伤的情感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无奈。这种感伤而凄美的情绪使人产生共鸣,也呼应了宋代诗词中常见的意境和主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

猜你喜欢

食讫跏趺坐石床,斗间间气烛天光。
几多业识茫茫者,衲被蒙头在醉乡。
()
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阴。
求满直须当夜半,要明仍候到天心。
无去照处情非浅,不睡观时意更深。
徒爱古人诗句好,何堪千里共如今。
()
欲状巴陵胜,千古岳之阳。
洞庭在目,远衔山色俯长江。
浩浩横无涯际,爽气北通巫峡,南望极潇湘。
骚人与迁客,览物兴尤长。
()

又听经声到上方,长明镫下礼空王。书摊漫说前朝市,窑变争看古佛妆。

杰阁花深留美荫,小池荷老剩余香。卢沟行骑登高见,怕动轮蹄断客肠。

()

十载梦扬州,少年心、鹤背广陵烟月。十载走京华,尘土面、驴背灞桥风雪。

萍踪絮迹,黯然又作销魂别。离情怎说。伤千里行人,阳关呜咽。

()

衰年愁对酒,壮志忆题桥。遇事难开口,逢人愧折腰。

乐传天上谱,心逐暮归樵。宴罢骊歌发,蹉跎又一朝。

()

薪水岁月间,勤劳徒尔尔。借问行路人,谁献辽东豕。

()

钟磬冷冷夜未央。梨花庭院月如霜。
步虚声里拜瑶章。紫极清都云渺渺,
红尘浊世事茫茫。未知谁有返魂香。

()

千古江山旧物华,可人风景自清佳。浮尘不到渔樵地,胜境元无佛老家。

石径逢秋多杞菊,水亭留客盛茶瓜。晚来风急鸥群散,一片澄波映落霞。

()

更两逢春八十翁,灵州觞咏拟君同。主僧头白眼犹碧,诗客才高句自雄。

槛外江光微隐映,望中山色远空濛。衣冠盛集成诗社,孙会南园有旧踪。

()

笑下篮舆上画船,百千诗具已遮前。

川通诸海滔滔是,鱼跃于渊圉圉然。

()

孟冬送客临沙浦,萧萧风动蓟门树。骅骝衔辔不肯行,一鹗南飞过天柱。

燕台击筑且高歌,清樽酒尽红颜酡。五更鼓角星野平,看汝骑驷凌天河。

()
天上骡踪竟不回,洞门深闭密封苔。
神光夜烛烧丹灶,淑气晴薰讲易台。
瑶草春肥仙去远,紫芝云暖鹤归来。
清游喜挟三茅客,杖履凌空雾雨开。
()

道人鞭龙出潭底,黑云一片山头起。
仰看红日不见光,黑龙头摇白龙尾。
有时登坛步七星,一呼一吸成雷霆。

()
江南气暖冬未回,北风吹雪真快哉。
雪中访我二大士,试问此雪従何来。
君不见六月赤日起冰雹,又不见腊月幽谷寒花开。
纷然变化一弹指,不妨明镜无纤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