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山居

王氏山居朗读

《王氏山居》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豆粥通幽径,松杉蔽野门。
这首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深的景象。诗人描述了一条通向山居的小路,路旁有一碗豆粥,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茂密的松树和杉树掩映着山居的门户,给人一种隐居深山、与世隔绝的感觉。

眼空楼外碧,身落洞前村。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诗人眼前所见是一片辽阔的碧空,与山居相比,楼台高耸的景象似乎已经渺小不再重要。他感到自己的身世陷入了一个偏僻的村庄,意味着他已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宁静。

荷静风岩晓,梅开雪月昏。
在清晨的风中,荷叶静静地散发着清香。这景象让人联想到宁静而美好的山居生活。梅花在雪的映衬下盛开,月色昏暗,仿佛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感觉。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清静、纯洁生活的向往。

环山书未卷,林薄鸟声喧。
诗的结尾,诗人提到自己还没有将周围山水之美尽情书写。山环绕着整个山居,山水环绕的美景引人入胜,而诗人却未能将这些景色完整地展示出来。林木稀疏,鸟儿的歌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山居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王氏山居》,袁说友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将山居的宁静、纯洁与自然之美相融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渴望。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心灵净化和远离世俗的思想倾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

猜你喜欢

轻桡直入湖心里,渡入荷花窣窣鸣。何处渔谣相调戏,住船侧耳认郎声。

()

美人南往云阳墟,我欲从之道郁纡。昼梦衡峰半空紫,觉来失却巴陵湖。

对君把酒心茫然,七十二峰犹眼前。玄猿攀萝石壁仄,黄鹤空洲芳草连。

()

一携经笥趋西学,几载琴尊共帝京。词藻世传潘骑省,园林人比蒋元卿。

心驰萱草三春色,行计梅花万里程。归著子虚应谢客,梯楼惟见日初生。

()

君家洞庭西,我家洞庭东。盈盈一水隔,何事不相逢。

花飞长安陌,邂逅初相识。一见即成欢,宁知共为客。

()

巧剪银花乱,轻飞玉叶狂。

()

都昌古鄡阳,旧号为江国。
右拒落星湾,左据彭蠡泽。
岩霏朝散蠙,川景时眩白。

()

扶舆光气拥清苕,竦记真儒载诞朝。天令聿新青帝律,王正初御紫宸朝。

已开师幕居东陕,行握台符侍九霄。春醑如渑介眉寿,亦应兼喜颂陈椒。

()

嗟予如穷鸟,集彼坏木枝。西北既巳倾,踆足无能支。

天下悲流血,驱石而鞭之。石囟化苗鲧,石怪生龙夔。

()

第一折

()

夭夭花里千家住,总为当时隐暴秦。

归去不论无旧识,子孙今亦是他人。

()
楚王宫中夜未央,清歌秘舞会华堂。
木兰为柱桂为梁,隋珠和璧烂同光。
横吹乍鸣秋竹裂,繁弦初度春雨歇。
九微火树垂垂灭,罗衣纷纷玉缨绝。
()
竹贞镇云中,纵游兵掠乡鄙。
张思孝妻华氏,偕子妇刘,骂贼死之。
作《云中两烈妇》。
云中两烈妇,风节何雄哉。
()

落尽茶蘼燕未归,小园寂寂掩柴扉。
吟边正苦无诗料,风递杨花扑客衣。

()
舍前烟水似潇湘,白首归来爱故乡。
五亩山园郁桑柘,数椽茅屋映菰蒋。
翻翻小繖船归郭,渺渺长歌月满塘。
却掩柴荆了无事,篆盘重点已残香。
()

远峡观难远,斯言何太讹。眺虚岩际望,直北见黄河。

()
予家洛城里,况在天津畔。
行年六十五,当宋之盛旦。
南园临通衢,北圃仰双观。
虽然在京国,却如处山涧。
()

梁燕呢喃款款飞。新秋明日是、景全非。红襟飘瞥影霏微。

愁将离恨说、意依依。

()

怜尔驱驰重急难,荒原风雨鹡鸰寒。孤儿寡妇堪愁绝,好与殷勤别意看。

()

梅花一簇,花上千枝烛。照出靓妆恣态,看不足、咏不足。
便欲和花宿,却被官身局。借问江南归未,今夜梦、难拘束。

()
一望鲲池几断肠,舆中不语泪千行。
自怜身是裙钗辈,无复年年拜墓傍。
()
乌柏遮山路,红蕖满野塘。
病苏身渐健,秋近夜微凉。
杯酌随宜具,渔歌尽意长。
儿曹娱老子,团坐说丰穰。
()
马驹踏杀天下人,且有什麽相交涉。
云作枝竿云作花,妙光圆寂含空劫。
()

鸡鸣夜过半,霜气入孤衾。
岁时将脱屣,邻家方擣砧。

()

神仙自有官府,朝市翻誇隐沦。何用为渠评骘,醉乡且住逡巡。

()

凉雨潇潇去复留,高人何处系吾愁。老僧相见坐无语,一院野花山寺秋。

()
山羊卷酥如切玉,翦毛胡羊花作肉。
烛前醉客淋漓时,山泉更煮如珠粟。
深泥三尺归不记,日到床前初睡足。
尔来七日战寒热,朝饭斋糜不盈掬。
()
玄之玄又见真空,巧拙临时要妙中。
大智伏藏知远近,织微尽达了然通。
周旋物性谁区别,坦荡由来是且同。
境致三才随有位,神光照室莹西东。
()
清川夜流明月光,城上有乌啼女墙。
月明不掩斗与气,鸟啼未归云点霜。
霜寒月冷古时狱,下有苔蠹之雄鋩。
水方轩眉大灵智,见我西北天门傍。
()

打破乾坤渠即我,包衾覆载我非渠。渠渠我我教谁识,当体玄玄祇自如。

()
画桥相送百花春,转眼孤鸿逐断云。
别后有谁能顾我,客中无日不思君。
风前花影尝兴念,月下桐声久不闻。
见说近来多好况,一书无惜寄云云。
()

酒佳人好,柳华春早。

()

我生苦忆君,我死人必忆。胡为眼前光,日日成虚掷。

()

空餐无补愧侏儒,茗碗香炉细读书。还被梅花勾引破,又哦新句步庭除。

()
玉羽江莲美莫当,酴醾缟袂雪为裳。
白之谓白何分别,毕竟还梅是当行。
()

隔宵戒语过清晨,细雨枯逢出剑津。舟子下滩常斗水,估人遇险只呼神。

空门无我休言命,逝者如斯任此身。两岸鸟啼行不得,遍山红染杜鹃新。

()

船在下江口,逆风不得上。结束作男儿,与郎牵百丈。

()

涉冬无一雨,玄冥阻骄阳。上田尘沙飞,下田蒲稗荒。

锄犁不入土,龙具挂壁墙。村居巷无井,抱瓮汲长江。

()

龙山慧山两山云,出能为雨入为晴。云山之气有敛散,敛散之理斯为神。

我庐山下为小隐,云为动兮山为静。悠然而出物之泽,屹然而峙地之镇。

()

春官宗伯鲁诸生,翰苑纶闱占大名。
一代典谟资润色,满朝文物仰悬衡。
分班月殿趋金马,侍宴天池见五鲸。

()

仙掖自通青琐闼,近臣多在紫薇垣。苑中云去金茎出,仗内风来赤羽翻。

天上谏书藏太史,人间诗句见开元。独怜卧病秋江客,愁对蓬蒿日满园。

()

能于真我觅真悰,因应如环任适从。忧国筹边皆实著,空花泡影总销镕。

德山无复双游屐,手泽犹存半偈宗。知是灵通超起灭,令人千载想高踪。

()

义师弹琴兼写竹,指端触处清风足。广陵明月十二楼,琼裾仙袂同追游。

潇湘晴云数千里,桂楫兰舟弄烟水。梵馀定起白昼长,冥心今古何茫茫。

()

惆怅又分襟,江亭酒缓斟。桐花衣上雨,杨柳笛中音。

醉忆平原剑,闲销季子金。五陵鞍马尽,恐负少年心。

()

新绿新晴暗几层,小亭斜日有谁登?窗间阁笔沈吟者,席捲燕云且未能。

()

羞从狐鼠叙行踪,随例输钱买印封。半月员程过一月,杪冬孤艇发初冬。

持符官卒尊于吏,附舶儒生贱似佣。估客孝廉阳不问,胡床指顾太从容。

()
弧门此日犹能记。
叹居诸难系。
弹指片声中,不觉流年,五十还加二。
儿童寿酒邀翁醉。
()

蓬莱面面列神仙,伐鼓鸣鞘亦陛前。阳道且看明日长,太平何让古人先。

清閒福自君王赐,疏拙材惟座主怜。荏苒不知时欲过,相逢还愧问青年。

()
江头苑外。
常记同朝退。
飞骑轧,鸣珂碎。
齐讴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
竹阁寒相倚,云窗晚共开。
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
声响风随箨,阴移石上苔。
迟留更清夜,待月露盈杯。
()
二更里,人静万事都无染。
一对金蟾,上下来盘旋。
吓退三尸,奔走如雷电。
白雪漫漫,降下琼花片。
()

碧落留云住,青冥放鹤还。银台向南路,从此到人间。

()
莫嫌细雨苦飘萧,政要寒声伴寂寥。
杏叶犹疏不成响,且将纸瓦当芭蕉。
()

清绝倪高士,天生骨相癯。丹青寄幽怨,元白任揶揄。

高揖动长慨,恬吟得古腴。殷勤托觞咏,聚散亦须臾。

()
多谢苍头语我来,恍如相见笑相陪。
新诗高妙梅清绝,展读花前病眼开。
()

千里行春化百蛮,一封驰奏早投闲。世推酌水沉香去,只自携琴入蜀还。

散步矶边依独鹤,凝眸天外望三山。此身已出云罗外,归钓吴江水石间。

()

晓钟惊睡觉,事事便相关。小市柴薪贵,贫家砧杵闲。

读书多旋忘,赊酒数空还。长羡刘伶辈,高眠出世间。

()
忧前旧比求,推生背佛希。
留然祐以休,知亨最述依。
()

秦淮北上内街前,一榻清风四十年。闻道主人强健在,夜灯长对课儿编。

()
诗句雄豪易取名,尔来闲澹独萧卿。
苏州死后风流艳,几许工夫学得成。
()
厌离尘垢。
便志乐虚闲,清净为友。
剑挂寒光,兵安云将,战胜五行之寇。
收得洞玄灵宝,跳出阴阳之壳。
()
江天物候潜衰变,气爽初疑夏景馀。
雨渍乱苔侵古壁,风飘红叶满荒渠。
晚云连岳幽藏寺,秋水澄江静见鱼。
昔岁一鸣无所恨,绿槐金蕊任萧疏。
()

月伴长庚向晓明,烟光澹沱隐岩城。薄寒未厌征裘重,长路偏知客骑轻。

塞树森森含翠色,溪流曲曲送泉声。到来了却公家事,一盏清樽话短檠。

()

吾宗丘壑资,耿耿抱幽独。
结构祗洹家,萦回转岩腹。
前川布黄金,合嶂来苍玉。

()

鹿城初入夏,避暑意如何?岛树江心出,山风洞口多。

卜居须散地,藏拙但狂歌。自把吟筇稳,追凉绕涧阿。

()

古月大颠师,君颠颠亦稀。当年曾付钵,此日也留衣。

白拂悬墙敝,乌巾罩发微。相过今几日,日日醉如泥。

()
我读人间饥死书,君归市肆有锱铢。
未闻良妇嗔嘉客,分遣由来造化殊。
()

般水出南山,辈行渑与淄。虽然未知名,亦有神司之。

惟人神之主,主乱荒神祠。冥冥西南去,河伯多礼仪。

()

君家小阮不可当,春日骑驴辞帝乡。醉后曲裁梁苑月,兴来裙掩墨池霜。

()
池头一雨送新凉,小坐茅亭月近床。
和得《竹枝》三百首,西风无雁寄潇湘。
()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
人心刚硬,不肯回头。
深沉苦海淹留。
酒色财气不舍,甚日方休。
闻早寻归出路,乐陶陶、云水闲游。
()

紫閤趋朝夕,彤庭直禁时。内官调玉馔,中使奉珍奇。

绛节传宣近,雕盘馈食迟。星河联绣户,云月上芝楣。

()

奕奕金坛世寿堂,钟才应运适相当。练川新借光华月,吴县阴垂蔽芾棠。

孝友已堪民表率,清廉更作吏堤防。殷勤父老求篇咏,写向奎仙品藻傍。

()

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

夜月回孤烛,秋风试夹衣。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

()

鸡唱五更中,严装犯朔风。

苦寒欺病骨,劳役减衰容。

()

舞罢阳阿夜未终,碧云飞傍玉楼东。绡裾轻曳金莲细,纨扇半遮翠黛浓。

素女调高飞白雪,班姬肠断怨秋风。春心应寄朝生槿,花落花开处处同。

()
昔者嘉禾郡,曾容谒长公。
已焉地官宅,还获见今翁。
识面虽先后,陈诗匪异同。
如何一再恸,只向十年中。
()

()

登舟非古岸,还似阻西陵。箕伯无多少,回头讵不能。

()
晴轻风憗冻,寒重日生烟。
谩道中和节,天颜正愀然。
()
步入西峰不见人,数声涧鸟自啼春。
下山欲与唐碑语,先遣奴兵细拂尘。
()
细数班行,阿谁是、调元手段。
君不见、当涂往岁,饥民流散。
天幸立庵来歇焉,留心济粜无遗算。
未须臾、千里复安居,无愁欢。
()
一去仙居似转蓬,再经花谢倚春丛。
醉中篇什金声在,别后音书锦字空。
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东风狼藉苔侵径,蕙草香销杏带红。
()

曾郎风尘表,不似宰官身。吏舍数竿竹,凿池水粼粼。

此君不可疏,亦复未易亲。虚心澹相授,颇似南郭邻。

()

我忆初筵湖外日,于今三十八年间。无缘再得游潭府,有梦还应到岳山。

屈指春秋惊老大,满头霜雪欲归閒。之官莫惮长沙远,行业于人不愧颜。

()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