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十二首。宋代。袁说友。有愁无睡照灯青,鼠齧虫吟到五更。不分小黥同作崇,呼牌也作百般声。
《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十二首》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临安邸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内心的愁苦和失眠的困扰。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愁无睡照灯青,
鼠齧虫吟到五更。
不分小黥同作崇,
呼牌也作百般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临安邸宅中的情景。他心中忧愁重重,无法入眠,只能点亮青色的灯笼。夜深了,耳边传来老鼠啃咬和虫鸣之声,一直持续到天亮。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下,作者也无法分辨出小黥和崇这两种不同的叫声,连呼牌的声音也变得千变万化。
赏析:
这组诗词通过描写作者在临安邸中的夜晚生活,展示了他内心的愁苦和失眠的困扰。描述灯笼的颜色为"青",给人一种幽暗的感觉,与作者内心的忧愁形成了呼应。鼠齧虫吟的声音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明显,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孤独和痛苦。诗中的"小黥"和"崇"应该是两种不同的动物或物体发出的声音,但由于作者的困扰和迷茫,无法分辨它们的区别。这种无法辨别的感觉进一步加重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困惑。
整体而言,这组诗词通过简洁而凄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的孤寂与困扰。通过对细微声音的感知和无法分辨的困扰,诗词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迷惘的情绪。读者在赏析这组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孤独,同时也反思人生中存在的迷茫和困扰。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周达可随奉使过真腊国作书纪风俗因赠三首 其一。元代。吾丘衍。裸壤无霜雪,西南极目天。岂知云海外,不到斗牛边。异域闻周化,奇观及壮年。扬雄好风俗,一一问张骞。
再题大雅堂七首 其四。明代。胡应麟。灵隐高僧卧佛庐,参军亦傍紫薇居。丹梯莫话卢敖杖,三百篇成奏玉除。
旅怀。明代。孙继皋。不见闽天路,依稀度越乡。心将潮共折,身与雁俱翔。渐远方言异,多愁客鬓苍。况逢桑梓暮,回望思何长。
送陈参政杰复职。明代。金幼孜。久效勤劳历四朝,暮年文采更飘萧。九重奏最随鸣佩,万里还官理去桡。藩阃祇今资赞画,缙绅犹自仰丰标。西江总有清名在,更尽忠诚答帝尧。
题鄢陵县驿。宋代。廖刚。区区望京国,京国何为哉。林泉佳处不肯住,尘埃窟里甘重来。此生何日遂所乐,扰扰随俗真堪哀。
相先生具庆堂。明代。顾清。尧日仁风遍,莱庭瑞气重。康强惟德召,和乐自天钟。甲第花迎户,高堂雪覆松。伯鸾才不衒,德耀礼偏恭。穆穆金兰契,娟娟玉树容。纮綖催夜绩,杖屦阅春农。景入榆林晚,甘回蔗境秾。鞶缨晨济济,笙鼓日雍雍。偕老无遗恨,传芳有亢宗。已全三釜养,行遂五花封。委曲吴江水,微茫泰岱峰。题诗遥献寿,春色两融融。
绿盖纷纷,多少个、云霄仙子。应是有,瑶池盛会,靓妆临水。无奈轻盈风信急,瑞香乱翟红相倚。谁共吟、此景竹林人,桃溪士。时雨过,明珠细。朝雾染,香腮腻。轻舟破幽径,烦襟都洗。每一朵须寻华池景,寿觞边偶得龟千岁。乘兴泻、云液落新荷,休辞醉。
满江红(东湖观莲)。宋代。黄裳。绿盖纷纷,多少个、云霄仙子。应是有,瑶池盛会,靓妆临水。无奈轻盈风信急,瑞香乱翟红相倚。谁共吟、此景竹林人,桃溪士。时雨过,明珠细。朝雾染,香腮腻。轻舟破幽径,烦襟都洗。每一朵须寻华池景,寿觞边偶得龟千岁。乘兴泻、云液落新荷,休辞醉。
集古 感征夫家。金朝。李俊民。臂上彫弓百战勋,居延城外又移军。不知万里沙场苦,犹自笙歌彻晓闻。
广陵遇孟九云卿。唐代。韦应物。雄藩本帝都,游士多俊贤。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新知虽满堂,中意颇未宣。忽逢翰林友,欢乐斗酒前。高文激颓波,四海靡不传。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明月满淮海,哀鸿逝长天。所念京国远,我来君欲还。
南柯子 示众 金莲正宗记卷五。金朝。郝大通。地肺重阳子,昆仑太古仙。二人结约未生前。托居凡世,飞下大罗天。共阐玄元教,行藏度有缘。奈何不悟似流泉。别后相逢,再约一千年。
西江月(长安秋夜与诸君饮,分题作)。宋代。毛滂。雨后夹衣初冷,霜前细菊浑斑。觚棱清月绣团环。万里长安秋晚。槽下内家玉滴,盘中江国金丸。春容著面作微殷。烛影红摇醉眼。
奉送大司徒王公入贺万寿。明代。王世贞。嵩岳将传响,明河可问津。锦帆悬日月,朱履蹑星辰。陛下唐虞主,司农社稷臣。倘陈金鉴录,须及茧丝民。
读贾岛集。唐代。齐己。遗篇三百首,首首是遗冤。知到千年外,更逢何者论。离秦空得罪,入蜀但听猿。还似长沙祖,唯馀赋鵩言。
早春柬蔡法曹。明代。皇甫汸。逢时总是翻飞侣,失路俱为留滞人。白首何曾离画省,素衣聊得谢缁尘。风光自向湖间转,柳色先从郭外新。为语麟台暂相赏,勿因愁思厌看春。
同时谒帝起攀麟,早见为郎庆此身。介寿喜输新甲子,养生刚遇是庚申。
右丞觅句多超悟,内史攻书已逼真。秋入香山堪结社,几回花下特相亲。
王禄之同年六十予少三岁而同产八月聊托青山之隐相要白首之期。明代。皇甫汸。同时谒帝起攀麟,早见为郎庆此身。介寿喜输新甲子,养生刚遇是庚申。右丞觅句多超悟,内史攻书已逼真。秋入香山堪结社,几回花下特相亲。
访陈顺虎侍御赋赠。唐代。李贞。刀剑攒身日,那知此再逢。已看如隔世,犹恨叹飘蓬。细问艰危事,长吁感慨中。深杯相慰藉,从此托冥鸿。
又赠一绝。宋代。丁谓。梦散高唐夜正遥,楚天何处不无戮。秋风似会荆王意,露渚烟汀养细腰。
听竹轩。明代。林弼。廛居迩阛阓,入耳皆市嚣。偶坐竹轩中,便觉尘虑消。好风自南来,万竿戛青霄。秋声落庭宇,天籁锵琼瑶。洒洒雨初入,霏霏雪纷飘。蛟龙舞黄咸,凤鸟仪虞韶。
宿苍谿馆。唐代。刘沧。孤馆门开对碧岑,竹窗灯下听猿吟。巴山夜雨别离梦,秦塞旧山迢递心。满地莓苔生近水,几株杨柳自成阴。空思知己隔云岭,乡路独归春草深。
期卢嵩,枉书称日暮无马不赴,以诗答。唐代。韦应物。佳期不可失,终愿枉衡门。南陌人犹度,西林日未昏。庭前空倚杖,花里独留樽。莫道无来驾,知君有短辕。
荅赠皇甫子循先生。明代。王世贞。小径锄来秋草萦,新诗忽尔到柴荆。谁能彩笔长无恙,何处青云不忌名。失马古犹传塞父,行金那可问庄生。莫疑禅客幽栖意,总为人间百不平。
雪中退朝与诸同舍登秘阁。宋代。刘攽。密雪晦空曲,天作白玉京。都城百万家,漠漠浮云生。束带听鸣鸡,谒帝开承明。脱身尘埃外,自觉肌骨轻。归从诸仙子,笑语来蓬瀛。仰望策府高,天禄郁峥嵘。步登云蜺表,俯视朝日晴。寒门杳无涯,珠宫联五城。珍木比后凋,冥鸿亦同声。还因阊阖风,共此夷旷情。
醉中昨夜归来早。应怕苍苔嗔健倒。一尊斗健莫蹉跎,过眼光阴如电埽。
破除万事心头少。酒自于人情味好。醒时还醉醉还醒,赖得此乡容此老。
木兰花 其四 前重阳几日篱下始见菊放数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贻山中二三子。金朝。段成己。醉中昨夜归来早。应怕苍苔嗔健倒。一尊斗健莫蹉跎,过眼光阴如电埽。破除万事心头少。酒自于人情味好。醒时还醉醉还醒,赖得此乡容此老。
三忠祠。明代。孙绪。拂袖拜三贤,云霞映暮天。孤忠徒自许,一死竟谁怜。玄化昭心事,丹诚付简编。明禋逢盛世,肸蚃自年年。
别後寄题汉嘉月榭。宋代。范成大。隐吏诗情卜筑幽,同年惜别劝淹留。试倾万景湖亭酒,来看半轮江月秋。川路虽长犹共此,夜船空载且归休。丘岩胜处频回首,好事谁能更小楼。
送叶明府之官郫县。明代。宋濂。文章才子之官去,见说郫筒酒正醲。饮罢细观循吏传,莫缘山色忆芙蓉。
章氏园小集荷池上 其一。宋代。葛立方。一金营雅集,荷湿露香浓。鸟起惊歌扇,云移落酒钟。碧筒弯象鼻,翠釜出驼峰。百岁风狂似,无因系六龙。
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佑僧舍东南野。宋代。苏轼。缥蔕缃枝出绛房,绿阴青子送春忙。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
下山歌。唐代。宋之问。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题射猎图。元代。卢琦。满目西风塞上尘,五花骢马转精神。凭君莫射双飞雁,恐有音书寄远人。
念奴娇(中秋纪梦)。宋代。家铉翁。神仙何处,人尽道、我州三神之一。为问何年飞到此,拔地倚天无迹。缥缈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露冷风清夜阑,梦高人过我,欢如畴昔。道骨仙风谁得似,谈笑云生几席。共踏银虬,迫随绛节,恍遇群仙集。云韶九奏,不类人间金石。
金缕曲 挽邻姬。清代。熊琏。半面娇还隐。记相逢、罗袖笼香,玉钗拖鬓。年少风光空自爱,一霎虚花泡影。端的为、红颜薄命。倩女惊从何处去,夜沉沉、泉路谁相引。也应是,步难稳。灵幡挂壁斜阳瞑。风吹来、法鼓金铙,凄凉相应。寂寂朱门归也未,可记黄梁旧境。怕画上、丹青难认。泪点经声残月里,掩流苏、绣帐香飘冷。谁唤得,梦魂醒。
七夕同韩孟郁赋得雨霁吐新月二首 其二。明代。邓云霄。不用招乌鹊,横虹已架桥。寒蟾明绛蜡,神女避龙镳。来喜房栊皎,归嫌风浪消。人间与天上,秋思雨萧萧。
悼袁特丘中丞四首 其二。明代。释函是。易别成辜负,多时恨未收。匡山从昔峙,楚水至今流。我隐何曾隐,君休竟不休。此生堪几误,惭望武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