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彝公长老韵赠嗣宗教授

再用彝公长老韵赠嗣宗教授朗读

《再用彝公长老韵赠嗣宗教授》是宋代喻良能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居易青衫旧,
安仁素发新。
愁思中酒圣,
贫忍论钱神。
白也诗谁敌,
潮乎笔更亲。
生辰宿南斗,
同是数奇人。

诗意:
这首诗词是喻良能以彝公长老的韵律再次赠送给嗣宗教授的。诗中表达了对彝公长老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嗣宗教授的赞赏和钦佩之情。诗人通过描写彝公长老和嗣宗教授的不同特质和境遇,展现了对他们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喻良能对彝公长老和嗣宗教授的高度赞扬和敬佩之情。诗人以居易青衫旧、安仁素发新的形象来形容两位受赠者,表达了他们的品德高洁、心境宁静的特质。愁思中酒圣、贫忍论钱神一句,表明他们在思考和钻研中表现出的卓越才华和对学问的追求。白也诗谁敌、潮乎笔更亲的描写则凸显了他们在文学和文化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最后一句生辰宿南斗,同是数奇人,意味着他们在命运和天命中都有着非凡的奇遇和机缘,以及相似的才华和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对彝公长老和嗣宗教授不同方面的描述,展示了喻良能对他们的深切敬意和欣赏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他们的祝福和赞美。整首诗以简练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位杰出人士的景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宋代士人对学问和文化的重视和推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喻良能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喻良能朗读
()

猜你喜欢

下山入屋上山锄,图得生涯总近居。桑眼未开先著椹,麦胎才茁便生须。

()
功名直作千年计,志气不随双鬓衰。
书卷盈怀长晏食,只烦造物为营炊。
()
一带峰峦云更遮,倒骑铁马过流沙。
东西南北中央佛,共饮乾坤一碗茶。
()

清籞披兰路,雕舆眷蕙辰。汉池平浴日,温树暗留春。

乐石来威凤,恩波上翠鳞。成文传睿唱,赓曲遍华绅。

()

吾有一宝琴,价重双南金。刻作龙凤象,弹为山水音。

星从徽里发,风来弦上吟。钟期不可遇,谁辨曲中心。

()
惟圣普临,顺皇之德。
典礼有纱,享祀不忒。
笾豆静嘉,降登肸饬。
神具醉止,景贶咸集。
()

青山通象郡,白浪下灵渠。

()
一年春事又阑珊,可惜芳菲愁裹看。
慎勿扫花供喂马,恼人秀色自堪餐。
()

幽居捐世事,佳雨散园芳。入门霭已绿,水禽鸣春塘。

重云始成夕,忽霁尚残阳。轻舟因风泛,郡阁望苍苍。

()

风雪打黄昏。别殿无人早闭门。拜了天香罗袖冷,低颦。催灭银灯解绣裙。
金鸭卧残薰。看破屏风数泪痕。回首昭阳天样远,销魂。又过梅花一番春。

()

竹城何檀乐,属翠分雉堞。
王封尽四堑,同有岁寒节。

()
漂泊楚水来,舍舟坐高馆。
途穷在中路,孤征慕前伴。
风雨一留宿,关山去欲懒。
淮南木叶飞,夜闻广陵散。
()

春日烟沙岸,禅房风竹窗。
有时倾绿酒,随处见清江。
世路纷多辙,吾生老此邦。

()

腊酒催诗处,春幡剪彩时。

()

奇渥温氏国祚销,赤眉铜马如猬毛。寿辉文俊相继没,士诚友谅争咆哮。

陈氏沔阳渔人子,比似张氏尤虎视。太平城陷攻南昌,连舟纵战纷弓矢。

()

窈窕东邻媛,明妆绿水洲。有怀殊缱绻,无梦独夷犹。

泛瑟来湘浦,为云下楚丘。洛妃娇自倚,汉女愧同游。

()

气数推移有盛衰,老观此理独支颐。
阅人云木能千载,过眼风花只片时。
名利场中棋变幻,是非窠里浪倾危。

()

策马双江拥客旌,草青沙白不胜情。为怜南北行踪异,谩说阴晴世事更。

幕府须筹征梦远,花封多爱去身轻。月明铃阁如相望,乘兴还酬首石觥。

()
望春台下春先到,猎猎青旂倚汉宫。
水自北涯生暖溜,花从东面受和风。
()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
频年劳訏谟,欲补千百疮。

()

正苦经年别,终违数里程。谈应虚玉麈,梦已断瑶笙。

报客空劳鹤,怀人独听莺。一灯松影里,吟卧若为情。

()
束书辞都门,整棹还苕川。
羁游二十春,寓农安一廛。
家无卓锥地,三挈囊衣迁。
移居古城隅,开门枕漪涟。
()

人世难区区,圣谟安可恃。收拾万古心,深入尘坌里。

戏谑岂予善,宛转亦非意。和光豺虎间,缄泪盈腹笥。

()
安稳茅斋水郭东,沙围曲映绿杨中。
余寒出浦三春酒,片雨横江五月风。
远意几因高士发,清游难得故人同。
斜阳醉眼怜归路,野翠烟岚半彩虹。
()

奠鬯告成,式旋厥位。天步雍容,神人燕喜。九庙观德,百灵荐祉。

子孙其昌,垂千万祀。

()

万浪千岩首未回,无憀相倚上高台。家山如画不归去,

客舍似仇谁遣来。红泪罢窥连晓烛,碧波休引向春杯。

()

卜得幽居好,秋来景倍佳。堂虚先得月,城近每闻笳。

雨洗苍梧叶,风吹白藕花。门前无列戟,错认野人家。

()

江月照孤舟,有客鸣素琴。天风指端起,调高思何沈。

借问所念谁,楚国有遗音。庾月南楼好,陶柳西门深。

()

溪上星星小百花。也随春色斗豪奢。绿波渺渺天边水,细草盈盈一寸芽。

春有限,遍天涯。千红万紫互交加。野人自有真生趣,桃叶携筐亦可夸。

()
向来百丈有清规,此日山中肯者谁。
檐外萧萧群玉立,不由客子不题诗。
()

三月韶华景最幽。越罗初试换轻裘。采香径里作春游。西子不来花自好,吴王去后水空流。感时怀古却生愁。

()

看人掷果,看人罢织。难得团栾七夕。蟠桃只在屋东头,庆西母、年开八。去年今日。今年今日。添个曾孙抱膝。人间乐事有多般,算此乐、人间第一。

()

依依杨柳已藏鸦,风度莺声到碧纱。
洗尽春光边夜雨,海棠赢得雨三花。

()

凤凰楼下散宫花,金错裁成五色霞。
空有青春寄刀剪,不如红叶到人家。

()

临台行高。
高以轩。
下有水。

()

学士逃荣久,三年不押班。坚辞李泌相,敢恋谢安山?

蛮峒家初寄,中书诏且颁。倘徼开史局,予岂望投閒!

()

词场几度让长鞭,又向清朝贺九迁。

品秩虽然殊此日,岁寒终不改当年。

()

楼观相复重,邈然閟深樾。
九龙吐清泠,虢虢曾未绝。
罂缶驰千里,真珠犹不灭。

()

霭霭凝春态,溶溶媚晓光。
何期容易下巫阳。
祗恐使君前世、是襄王。

()
寒尽鸿先去,江回客未归。
早知名是幻,不敢绣为衣。
雾积川原暗,山多郡县稀。
今朝下湘岸,更逐鹧鸪飞。
()

忆眠时。
人眠强未眠。
解罗不待劝。

()

林间幽鸟啄枯槎,落尽寒潮一涧沙。独木桥西游子宿,酒旗斜日两三家。

()

房公谋,杜公断。不数萧曹在西汉,英公卫公逾绛灌。

君不见,魏征妩媚谁可方,西京庶比张子房。

()

含怨。两颦浅。羽髻云鬟低玉燕。绿沈香底金鹅扇。

隐隐花枝轻颤。当筵不放红云转。正是玉壶春满。

()

白发泠泠碧玉盘,黄花袅袅紫霞冠。他乡此日休辞醉,肠断故山风木寒。

()
莫道垂杨管别离,与春离别自依依。
若教兼有征人恨,只恐鸦儿不肯归。
()
盈盈梁家姝,奕奕晋朝使。
斛珠不论货,得奋巾栉侍。
一笑金谷春,列屋俱斂避。
岂知锦步温,已复为愁地。
()

日满檐。虫飞逐槛边。红衫腰后结,洗妆铅。指拂额黄时转侧,镜台前。

()

帘不卷。人难见。缥缈歌声,暗随香转。记与三五少年,在杭州、曾听得几遍。
唱到生绡白团扇。晚凉初、桐阴满院。待要图入丹青,奈无缘识如花面。

()
巷陌风光纵赏时。
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
()
人物今能几,公才谁不如。
时情容见嫉,天意亦成虚。
千载格心学,平生流涕书。
一言终不吐,寒日闭幽墟。
()

博山无火胆瓶空,何处香来别院中。应是钗头新茉莉,隔帘微度扇车风。

()

府谷我先契,诸公吾辈流。悬知盍簪际,颇解忆人不。

蕙逐光风转,莺啼出谷幽。因声烦为我,传写寄荆州。

()

往事成尘欲作堆,直堪墟墓认灵台。
旧游昔梦都陈迹,拉杂心中瘗葬来。
()

菡萏遍秋水,隔林香似焚。僧同池上宿,霞向月边分。

渚鸟栖蒲立,城砧接曙闻。来宵莫他约,重此话孤云。

()

目炫五光开,云蒸步起雷。不知天近远,亲见玉皇来。

()
风常欢喜月常愁,愁有盈亏喜自由。
客到扬州已迷路,不须特地上迷楼。
()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
护田绿水转山樊,滴翠群峰列巨杉。
洞外僧蓝侵斗汉,涧边人迹隔仙凡。
深深云欲春长在,寂寂松扉夜不缄。
此处得名爰自我,要须题作吕公岩。
()
远空云解驳,南陌雨初收。
独鸟去烟外,斜阳明树头。
凉飚虚枕席,涨涝起汀洲。
会有从军役,将离更暮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