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通判断桥图。宋代。喻良能。桥上笋舆岌岌,桥下浪波沄沄。但觉往来无恼,不知观者伤神。
《题李通判断桥图》是宋代喻良能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桥上新竹车辆纷纷拥挤,
桥下波浪滔滔汹涌。
行人往来自在自由,
不知道观者却忧心忡忡。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桥的景象。桥上新竹丛生,车辆穿行拥挤,桥下河水波浪滚滚,气势磅礴。然而,行人却自由自在地穿梭于桥上,毫不受阻碍,而不知道桥下的观者却为他们担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桥上和桥下的景象,展示了两种不同的视角和感受。桥上的人们往来自由,他们并不为桥下观者的担忧所困扰,感受到的是畅快和自在。而桥下的观者却为桥上行人的安全担心,忧心忡忡。这种对比给人以深思,表达了人们在不同位置和角度所感受到的差异。诗中的桥可被视作生活的桥梁,而桥上和桥下的人们则代表了不同的处境和心境。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让读者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视角的多样性以及对他人状况的关注与忽视。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观察,给人以启示和反思。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喻良能。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园旧游,因感其事,复用前韵。万金不买青春,老来可惜欢娱地。有时记得,江楼深夜,解鞍留寐。兰焰喷虹,宝香薰麝,玉醅*蚁。更谁能细说,当年风韵,江瑶柱、荔枝味。漂泊江湖万里,渺难寻、采菱拾翠。何心更到,折枝图上,卖花声里。蓬鬓刁骚,角巾欹堕,枕书聊睡。恨匆匆未办,莼鲈归棹,又秋风起。
水龙吟 予始赋睡词,诸公赓和三十余首。一。元代。白朴。园旧游,因感其事,复用前韵。万金不买青春,老来可惜欢娱地。有时记得,江楼深夜,解鞍留寐。兰焰喷虹,宝香薰麝,玉醅*蚁。更谁能细说,当年风韵,江瑶柱、荔枝味。漂泊江湖万里,渺难寻、采菱拾翠。何心更到,折枝图上,卖花声里。蓬鬓刁骚,角巾欹堕,枕书聊睡。恨匆匆未办,莼鲈归棹,又秋风起。
过沙湖书所见。元代。杨维桢。五月落残梅子雨,沙湖水高三尺强。大风开帆作弓满,白浪触船如马狂。唱歌买鱼赤须老,打鼓踏车青苧娘。故人相忆在楼上,坐对玉山怀草堂。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唐代。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井陉道中中秋值雨。明代。谢肃。青石岭头凉夜坐,仰天不见月光烂。陉山雷起楚王庙,绵水雨来娘子关。远道着鞭心骨折,幽房织锦泪痕斑。终寻棣萼卑栖处,太谷谁云隔万山。
上陆盐生辰五首。宋代。黄公度。拂拂秋风生桂枝,于门何日诞英奇。请看素魄初圆夜,正是奎星呈瑞时。
邻笛。宋代。张明中。璧云和云两不移,一天染就碧玻璃。生憎哽咽邻家笛,彼自追欢我自恓。
殿试翥与读卷官。元代。张翥。老臣载笔侍金銮,自愧三叨读卷官。进士擢科从古盛,大臣考策得才难。芳年荏苒闻鶗鴂,花事从容到牡丹。明发禁扃当彻锁,文光高动五云端。
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字。隋代。未知。同寄。省其诗,乃十五年前初及弟时,赠长安妓人阿软绝句。缅思往事,杳若梦中,怀旧感今,因酬长句】白居易十五年前似梦游,曾将诗句结风流。偶助笑歌嘲阿软,可知传诵到通州。昔教红袖佳人唱,今遣青衫司马愁。惆怅又闻题处所,雨淋江馆破墙头。
閒吟。宋代。姜特立。富贵悬诸天,祸福人所召。但於平处行,福轻福亦少。贪夫只竞前,而不顾其后。忽焉一失脚,千佛不可球。
寿张太夫人。明代。林文俊。迢迢蜀道阻潘舆,使者频归问起居。筵出上尊黄票酒,函开御墨紫泥书。也知綵服心长恋,其奈岩廊席久虚。书报北堂应一笑,圣恩新遣佩金鱼。
答黄镛。宋代。刘克庄。少年妄意假韶鸣,忧患欺人两鬓星。此去真当盟社友,向来不合诳山灵。百年如夜何由旦,万古惟天只麽青。若到桐城逢旧友,为言多醉少曾醒。
元日雪。宋代。王铚。布和旧重王正月,佳祥元日初逢雪。飘入椒觞气更苏,积满玉蒲水已怯。岁历今才第一行,三百六十完未缺。故使重窥混沌时,太素山川始融结。但闻南陌流欢声,懒将西佛论初劫。九门想得千官期,高耸焦峣白银阙。事隐东林夜宿年,静洒僧窗更幽绝。草堂人去空旧赏,梦入江山半明灭。祗今纵横天上来,势压丘陵动溟渤。映山更倚百尽楼,始见天工盛施设。明月东风扫玉尘,输与寒梅乱花发。壮观新年意气张,天巧空奇吾语拙。
秋日应诏。唐代。袁朗。玉树凉风举,金塘细草萎。叶落商飙观,鸿归明月池。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
迩英阁侍读筵作。宋代。曾肇。二阁从容访古今,诸儒葵藿但倾心。君臣相对疑宾客,谁识昭陵用意深。
怀雪蓬姚希声使君 其二。宋代。戴复古。有感中来不自禁,短长亭下短长吟。梅花差可强人意,竹叶安能醉我心。世事无凭多改变,仕途相识半升沉。摩挲老眼从头看,只有青山无古今。
杂怀 其二。明代。韩上桂。木曲不避影,貌丑不避镜。镜岂为我私,影岂为我正。周公被流言,千古推大圣。孔子厄齐陈,逡巡引天命。君子静修身,此心如圆映。善有华衮随,恶有雷霆竞。夙兴而夜寐,努力承明盛。
江城子 春暮偶成。清代。叶淡宜。雨丝风片做春寒。怕春残。竟春残。飞絮飞花,飘泊太无端。伤了司勋心一片,无限恨,倚栏杆。
南山阻雪 其一。宋代。释居简。裂竹声乾搅夜林,宽裁玉楮漫重衾。遥知凹凸先平满,未暇崎岖探浅深。冻折衣棱须煖熨,明穿檐隙怕寒侵。西湖冻合方连底,独钓无人傍涌金。
诉衷情。宋代。晏殊。喧天丝竹韵融融。歌唱画堂中。玲女世间希有,烛影夜摇红。一同笑,饮千钟。兴何穷。功成名遂,富足年康,祝寿如松。
真珠帘(栽竹)。唐代。王质。翠_夭娇_苍玉。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北池之畔西墙曲,与主人、呼青吸绿。恨我,无天寒翠袖,共倚修竹。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更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冬有寒梅闲相伴,春亦有、幽兰相逐。香足。才露下霜飞,又有秋菊。
腊日寄铨儿 其六。清代。钟令嘉。力学看驹隙,从游汝得师。遥分五秉粟,足供十人炊。汝友皆相念,肥甘数见贻。呼吾如若母,问慰过时时。
送周直夫教授归永嘉。宋代。范成大。青灯相对话儒酸,老去羁游自鲜欢。昨夜榕溪三寸雨,今朝桂岭十分寒。知心海内向来少,解手天涯良独难。一笑不须论聚散,少焉吾亦跨归鞍。
哀台湾 其二。清代。张秉铨。记曾巨舰赤嵌开,早识东彝伏祸胎。海外情天难补恨,人间劫火忽成灰。险随虎踞龙蟠失,忧逐山穷水尽来。枉说请缨旧儒将,沐猴终竟是庸才。
励志诗·存诚。清代。旻宁。物与无妄,天地之心。不诚无物,奈何不钦。诚无不动,惟天棐忱。可孚豚鱼,可贯石金。戒惧慎独,毋
白云上人三香图。明代。徐庸。春风三种清相并,玉骨冰姿试妆靓。弟是山樊梅是兄,山谷老人曾赋咏。鱼龙寂寂江沄沄,明月正中清夜分。珠宫酒醒不成寐,起踏浪波如踏云。缟袂飘摇隔烟峰,仙游肯逐阳台雨。断肠三弄入瑶琴,破梦一声惊翠羽。盈盈小白无纤埃,楚腰一把春徘徊。樱桃未点樊素口,索笑含情娇满腮。白云讲师爱之溺,浑同古人有诗癖。从兹移入清净地,雅称无香又无色。
池州萧丞相楼二首。宋代。苏辙。绕郭青峰睥睨屯,入城流水縠文翻。楼成始觉江山胜,人去方知德业尊。坐久浮云霾后岭,酒醒飞雪变前村。我来邂逅公归国,犹喜登临共一樽。〈池守滕元发时将解去。丞相风流直至今,朱栏仍对旧山林。奔驰轩冕身何有,跌宕图书意最深。松绕城头风瑟缩,江浮山外气阴森。三年不起南迁想,应有前人识此心。
王更令。金朝。王哲。二更分,鼓声按。匀匀打,自然虎龙交换。清气神、各住丹房,也并无错乱。撞透重楼知片段。这玉液琼浆,往来浇灌。便须教溉出黄芽,渐
三月二十日儿辈出谒孤坐北窗。宋代。陆游。园林春已空,陂港雨新足,泥深黄犊健,桑老紫椹熟。丰年逋负少,村社餍酒肉,微风吹醉醒,起和饭牛曲。
夏侯彦济武陟主簿。宋代。梅尧臣。怀县曾余往,风谣为尔知。寒先太行近,润接大河卑。宾酒栽公秫,晨羹翦露葵。簿书行正委,何似布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