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湖口刘少魏主簿求皂湖石。宋代。喻良能。平生爱石似奇章,老矣一拳犹未致。夜来梦绕太湖侧,万玉嶙峋清有味。梦回身复落红尘,闻道皂湖山可人。幸致一峰为我寿,为君作诗传不朽。
这是宋代喻良能的《寄湖口刘少魏主簿求皂湖石》一首诗。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平生爱石似奇章,老矣一拳犹未致。
夜来梦绕太湖侧,万玉嶙峋清有味。
梦回身复落红尘,闻道皂湖山可人。
幸致一峰为我寿,为君作诗传不朽。
译文:
我一生钟爱石头,宛如奇异的篇章,虽年老,但仍未能完全领悟它的奥妙。
夜晚梦中环绕着太湖的岸边,山石如玉琢磨,清晰而有韵味。
梦醒后重新回到尘世,听说皂湖山的景色迷人。
我幸运地找到一座山峰作为我寿命的象征,为你写下这首诗,传颂不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喻良能寄给刘少魏主簿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石头的钟爱之情和对皂湖山的景色之美的赞美。诗中通过诗人的梦境和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石头和山水之间的情感纠葛和追求。诗人认为自己一生都在追求石头的奇妙之处,尽管年事已高,但仍未能完全领悟其中的深意,反映了人生探索的持续性和不断追求知识的精神。
夜晚的梦境中,诗人置身于太湖边,感受到了万千石头的美妙,它们如玉石般嶙峋耸立,清晰而有味道。这种景象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醇美感受,也表达了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追求和赞叹。梦醒后,诗人回到现实的红尘世界,但对皂湖山的美景仍有所耳闻。这里的皂湖山被描绘为令人向往的地方,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希望和愿望。诗人幸运地找到了一座山峰,将其视为自己寿命的象征,寄托了对长寿和不朽的追求。作为送给刘少魏主簿的礼物,诗人写下这首诗,希望它能传承下去,流传至永远。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石头和自然山水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寿和不朽的向往。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对真实与虚幻、人生与自然之间的思考和探索,传达了一种追求知识和美的精神。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喻良能。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游玉笥山。明代。傅汝舟。玉笥开山远,金坛瞰谷重。灵光流世界,瑞气浑春冬。险涩千盘磴,参差百转峰。宿云长抱殿,游鹤不归松。虎涧泉为雨,鲸楼石作钟。韭抽尧叶净,桃发汉花浓。道士随黄犊,仙人驾赤龙。丹炉七焰灭,琼箓九霞封。乱竹通飞佩,繁芝碍放筇。愧为福地客,叨蹑羡门踪。
奉和御製读五代梁史。宋代。夏竦。李唐危汉祚,巢寇盛黄巾。嘉士逢多难,忠言变逆伦。决疑归大顺,定策戮奸臣。宜享崇高赠,千年道更新。
五鼓才成,土德行香。偏能将、四象包藏。如今尽显,聚在中央。没白归青,红归黑,不归黄。已证空虚,便出昆冈。金童来、秘语宣扬。天皇赐韶,授与风狂。永处清闲,常清静,得清凉。
行香子·五鼓才成。金朝。王哲。五鼓才成,土德行香。偏能将、四象包藏。如今尽显,聚在中央。没白归青,红归黑,不归黄。已证空虚,便出昆冈。金童来、秘语宣扬。天皇赐韶,授与风狂。永处清闲,常清静,得清凉。
伤前翰林杨左丞。唐代。徐夤。飞上鳌头侍玉皇,三台遗耀换馀光。人间搦管穷苍颉,地上修文待卜商。真魄肯随金石化,真风留伴蕙兰香。皇天未启升平运,不使伊皋相禹汤。
结交篇赠张兵宪。明代。皇甫汸。昔奉輶轩使,因参幕府前。今承江海谪,持赠结交篇。交情安可见,翟门署贵贱。金兰更结此时心,琼枝岂异当年面。旅迹徒嗟两度来,世事那知一朝变。也悲昏夜眩明珠,却向西风泣团扇。相逢岐路已堪哀,况复相思隔楚台。试问张华敬爱客,何如李白独怜才。河干辍棹多容与,城隅张组屡徘徊。徘徊南浦意何长,见说东山召绣裳。却羡双凫入霄汉,为传尺鲤到潇湘。
中秋对月有感。明代。陶宗仪。我室曾烦月照帏,今年此夕认清辉。芳时一去无繇返,皓首同归与愿违。谯漏声传人寂历,胡床影矗露霏微。碧霄如水连银汉,好洗浮生万事非。
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行穿窈窕,时历小崎岖,斜带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一尊遐想,剩有渊明趣。山上有停云,看山下、濛濛细雨。野花啼鸟,不肯入诗来,还一似,笑翁诗,句没安排处。
蓦山溪·小桥流水。宋代。辛弃疾。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行穿窈窕,时历小崎岖,斜带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一尊遐想,剩有渊明趣。山上有停云,看山下、濛濛细雨。野花啼鸟,不肯入诗来,还一似,笑翁诗,句没安排处。
复作耳鸣。宋代。范成大。至音岂寂透希夷,珍重幽田为发挥。妙用何关新卷叶,圆通自有倒闻机。梦中鼓响生千偈,觉後舂声失百非。寄语爵阴吞贼道,玉床安稳坐朱衣。
琅琊道中。宋代。郭祥正。山头腊雪未全消,山下春泉响石桥。方丈不知深几许,马行时有冷香飘。
徐进斋观察属题李北海古诗十九首墨迹。清代。郑孝胥。干将莫邪难争锋,自言此书与卢鸿。由来文选是家学,父子授受善与邕。愿为鸣鹤殊鸿鹄,谁见香象追飞龙。世间石刻已稀有,朱阑麻纸垂奇踪。吾闻尧章论书法,以行为真非专工。孟坚复引狂为戒,欹斜流弊妨童蒙。谛观字里极骏逸,超凡绝迹元难从。道州猿叟主端直,独至江夏终推崇。平生颇疑古欺我,颜柳以外皆瞍矇。重姿重骨任交诟,千金宝秘归徐公。
五月十四日夜梦一僧持诗编过予有暴雨诗语颇。宋代。陆游。黑云塞空万马屯,转盼白雨如倾盆,狂风疾雷撼乾坤,壮哉涧壑相吐吞。老龙腾拏下天阍,鳞间火作电脚奔。巨松拔起十年根,浮槎断梗何足论。我诗欲成醉墨翻,安得此雨洗中原,长河衮衮来昆仑,鹳鹊下看黄流浑。
杂诗 其四。宋代。刘攽。龙伯钓鳌时,连六方自快。事缘贪饵起,上帝独何罪。土疆日侵削,形躯仍眚杀。才馀数十丈,尚足令人骇。寄言诤毕人,努力事机械。何当大荒野,与尔竞行迈。
送韩子华奉使安抚江南。宋代。刘攽。汉庭重八使,同日出东都。仗节年仍少,埋轮气不孤。诏书敦直指,悬弩肃前驱。宣布君恩被,周爰楚泽纡。秋风捲旌旆,桂楫上江湖。游子故乡在,相思天一隅。
涵秋阁诗为严居士作 其二。清代。袁昶。南城有佳处,潢水深几曲。乍断游人至,何殊郑君谷。烟中人语静,微霜渍松竹。时得刘龚来,三径放远目。朝听东林梵,暝还西斋宿。犹怜江上居,荒池蔓寒菊。我亦离乡客,社燕思旧屋。相期脱世议,澹与返初服。岁寒非峻节,纯懿天所福。
送延平太守。宋代。黄裳。南有溪山谁可托,须拥旌麾日边落。无政人向溪山愁,公徒追索情如酬。有政人向溪山醉,鼓吹寻幽闹如市。七闽山水世所议,尤喜延平得高致。山光水色秋意清,月华剑气空体明。双流既往却再顾,五龙虽奋还相迎。断云天北列寸碧,中有仙人骑鹤行。仙人岩前万人聚,金碧下瞰天津横。霁色还空影高下,蓬莱幻化俄顷生。太原使君未下车,公论已许程与吴。独游才刃安能拘,发遣万事归玄无。洗眼待看乡老书,使君政事当起予。年丰讼少民已苏,两税竞了谁无襦。万户有酒钱足酤,飘飘帘下吹笙竽。山水图中声色活,大小从公四园阔。飒飒山风吹夕照,想见颓然使君笑。南来莫使诗筒少,慰我尘劳空扰扰。
斋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一。明代。张元凯。三春秀紫芝,九秋飞黄鹄。川上忽坐忘,不闻虚舟触。
贾师宪望海楼成次韵。宋代。陈宜中。名与山高千古重,恩如海阔一身轻。门下少年初幕府,梦随诸吏上峥嵘。
和承旨学士喜资政侍郎休退五绝。宋代。宋祁。翰墨班中推旧老,功名罢后得高眠。钦风最有鳌山长,技癢思归不待年。
鹧鸪天(夜钓月桥赏荷花)。宋代。赵长卿。新晴水暖藕花红。烘人暑意晚来浓。共携纤手桥东路,杨柳青青一径风。深翠里,艳香中。双鸾初下蕊珠宫。月笼粉面三更露,凉透萧萧一梦中。
三年除夜。唐代。白居易。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
同官李仲益赠张思仲家歌人团茶因题其封。宋代。赵令畤。色映宫姝粉,香传汉殿春。团团明月魄,却赠月中人。
秋宵辞。宋代。白玉蟾。长天滑如纸,皓月寒如水。今人成古人,人生复能几。顾此清凉夜,此情不自已。聊以写怀抱,黯黯泣神鬼。所泣复何言,已矣复已矣。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老莱子。宋代。林同。七十已中寿,人生似此希。绝怜老莱子,犹自作儿嬉。
情痴倦极,天阔归迟,吟魂无力随风。月落墙阴,一屏睡睫濛濛。邯郸平生难记,记花前、犹醉金钟。留连处,忽一声山外,吹度晴钟。
觉来重重追忆,似游尘飞去,那拾遗踪。寄谢芳卿,向来曾主芙蓉。人间兴亡万感,看千年、与梦皆空。披衣起,倚阑干、人在笑中。
声声慢(残梦和儿韵)。宋代。赵功可。情痴倦极,天阔归迟,吟魂无力随风。月落墙阴,一屏睡睫濛濛。邯郸平生难记,记花前、犹醉金钟。留连处,忽一声山外,吹度晴钟。觉来重重追忆,似游尘飞去,那拾遗踪。寄谢芳卿,向来曾主芙蓉。人间兴亡万感,看千年、与梦皆空。披衣起,倚阑干、人在笑中。
苏幕遮 其一。明代。王世贞。碧魋朱氁紫金瞳,噏日濆波倒射空。不为偃师偏作眴,大家元住化人宫。
闺词四十首 戏染 其二十六。明代。陈子壮。绣谱看来未可人,腕中花鸟意中春。低头更卸金条脱,细缕烟煤绘一匀。
谒文信国祠即柴市故迹。明代。欧大任。忆昔南冠日,厓山恨未忘。魂沉柴市月,泪尽蓟门霜。白雁衔江草,黄龙逐海航。中原冠剑在,歌舞待巫阳。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