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秉国初夏

次韵秉国初夏朗读

《次韵秉国初夏》是宋代诗人于石所作,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初夏时节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团扇初分月桂芳,
单衣乍试雪罗香。
新荷只似世情薄,
飞絮不如归兴忙。
梅润图书晨雨暝,
棋声庭院午风凉。
日来竹报平安否,
试向平泉问赞皇。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初夏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亮和桂花的美丽,抒发了对初夏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他观察到的细节,如团扇、单衣、新荷和飞絮,都反映了季节的变迁和生活的细微之处。诗人还描绘了晨雨和午风给人带来的清新与宁静,以及庭院中棋声的悠闲。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的自省,他希望通过竹子传递问候,询问平泉的赞皇是否平安。

赏析:
《次韵秉国初夏》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初夏的美丽景色,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相对照,凸显了生活的短暂和变幻。团扇、单衣、新荷、飞絮等形象细腻而鲜明,给人以强烈的感触。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雨水和午后的凉风,表达了对宁静和恬淡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带有一丝寂寥和思念之情,诗人借助竹子传递问候,展示了他与外界的隔绝,也折射出他对世事的关切。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初夏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体验,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通过对微小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情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于石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于石朗读
()

猜你喜欢

闲来结驷共游遨,穿尽重林步远皋。阵阵玉尘吹麦浪,霏霏金粉落松涛。

青春转眼过三月,绿鬓驱人忽二毛。分付花前诸乐部,急催檀板和银璈。

()
归来才一见,病已不能支。
拟作岁寒支,俄成夜壑悲。
凄风吹老泪,落日照幽姿。
赓唱无从再,酸心阅旧诗。
()

云馆高车最上峰,遥林清逼翠微宫。下方尘土不可到,五色日丽扶桑东。

()

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

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

()
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
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
天外飞霜下葱海,火旗云马生光彩。
()

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懒爇黄金兽。泪珠弹,弹珠泪,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恹,病在我心头。花见我,我见花,花应憔瘦;月对咱,咱对月,月更害羞;与天说,说与天,天也还愁。

()
自从十五画双眉,记得新裁《白苎》词。
袖里青梅大如豆,石榴枝上打黄鹂。
()
渺渺烟波阔,南湖在帝城。
梅将春共早,人与境俱清。
笔墨探三昧,樽罍有四并。
未能乘兴去,遥望目增明。
()

独袅吟鞭下水涯,呼童回折暗香枝。遥知野径诗成处,正及山房雪霁时。

()
晨炊畲粟荐园蔬,默计生涯已有余。
举世方夸稽古力,满怀空贮活人书。
闷呼赤脚行沽酒,出遣苍头旋僦驴。
不为归休习疏嬾,爱闲元与市朝疏。
()
开尽千花到藕花,相将又听采莲歌。
无人共酌樽中醁,奈此花前风月何。
()

登山临水太从容,踏尽寒梅岁律终。管领春风归帝里,也曾披拂到蒿蓬。

()

海东青,高丽献之天子庭。万人却立不敢睨,玉爪金眸铁作翎。

心在寒空鞲在手,一生自猎知无偶。孤飞直出大鹏前,猛志岂落鴐鹅后。

()
政坐聪明误乃翁,昔将鞭影戏儿童。
春皋本分扶犁手,共驾乌犍待岁丰。
()

竹影参差临断岸,花阴历寂浸清流。游人难到阑干角,尽日垂杨盖御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