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
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中文译文:
过去的苍梧城已经过了千年,如今的斑竹对着湘沅河。
我想懂得湘妃的怨恨,看到每一片竹枝上满是泪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湘妃怨恨的图景。苍梧是湘妃出生的地方,千载之后,湘妃已经不在人世。而现在,只有斑竹作为湘妃的代表,对着湘沅河诉说着她的怨恨。
通过对斑竹的形容,诗人给人一种柔弱和脆弱的感觉。竹枝上满是泪痕,象征着湘妃被抛弃和伤害的悲痛。这种悲痛通过竹子传递给了湘沅河,进一步表现出湘妃多年来的无尽怨恨。
诗中包含了对湘妃的同情和悲痛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湘妃的怨恨和泪水,展现了社会不公和人生无奈的主题。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一种悲凉和苍凉之感。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江州答谢徐司空世寅时尚抚江藩兼致声德甫。明代。王世贞。先朝抗疏许谁雄,白下偏惊鲍氏骢。出领江藩中执法,还平邦土少司空。情如庐岳千层厚,书借浔阳九派通。犹有丰城孤剑在,待君嘘拂便成虹。
赋得荡子行未归诗。南北朝。朱超。坐楼愁出望,息意不思春。无奈园中柳,寒时已报人。捉梳羞理鬓,挑朱懒向唇。何当上路晚,风吹还骑尘。
秋云篇赠别郭东皋。明代。林世璧。云气亘四时,未觉萦怀抱。如何才及秋,黯黯满苍昊。梧桐一叶从风起,萧飒秋声已盈耳。秋云片片更堪怜,遥逐秋风度秋水。秋风偏促愁怀恶,世情况比秋云薄。人生踪迹本难期,还与秋云共飘泊。与君相别动经秋,握手俄惊大火流。谁知楚泽搴蓠日,复轸青门折柳愁。此时惆怅看秋云,一带秋山送落曛。别后悬悲秋月里,数声秋雁不堪闻。
丹霞本老见示拂子并颂次韵。宋代。李纲。钝根不会世间机,且作东山老住持。有个旄牛闲拂子,用时由我不由伊。
师题子岩。宋代。何麒。旦为阳华游,轩豁谐素志。那知此嵌岩,近在回翔地。石如狻猊状,蹲伏呀可畏。虽无嚬呻威,尚使百兽避。漫郎嗜泉石,足迹靡不至。是岩端见遗,定自求其备。澹岩冠湘中,环玮传万耳,此郎靳一言,亦以山无水。骨多欠{上艹下月}血,草木咸枯悴。其谁喜冥搜,韵语发天秘。石门何晃荡,坐久三叹喟。径欲挽银潢,淙淙满人意。
程朱之学四首。宋代。陈普。杨氏枯不生,墨者散无纪。申韩明不仁,黄老信非礼。岂难定邪正,未足容臧否。世有颜孟徒,一鼓俘其垒。独惟一妖鸟,来自昆仑趾。其高出天地,其毒逾蛇豕。名公不能辨,韩愈亦窍喜。高士溺其深,愚夫乐其鄙。精散不知收,魂飘不能止。五典潜扫除,三纲悉沦委。遂令四海人,没溺怀襄水。绝非是似圣,大病在近理。仁哉天地心,特出程朱子。
辛春日词·内廷。宋代。晏殊。朱户未闻迎彩燕,东郊先报舞云翘。姜任盛德符青史,金屋千春奉圣朝。
菩萨蛮。宋代。程垓。东风有意留人住。熏风无意催人去。去住两茫然。相逢成短缘。平生花柳笑。过后关心少。今日奈情何。为伊饶恨多。
赠张徐州谡。南北朝。范云。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怀情徒草草,泪下空霏霏。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
秋思。宋代。李震。风卷霜林叶尽飞,夜深惊鹤恨无依。一身远道犹为客,九月新寒未授衣。江上芙蓉秋自老,岭南书信雁来稀。灯前对影难为语,何事东游久不归。
江神子 博山道中书王氏壁。宋代。辛弃疾。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些。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题渔樵友卷。元代。倪瓒。钓渚复燕山,逃名宇宙间。一篙春水净,半亩落花閒。鸥鸟时亲狎,松云共往还。厌闻尘世事,缅邈不相关。
和宇文伯修侍郎会中和堂二首 其一。宋代。韦骧。燕堂高会势峨峨,拂面薰风气候和。广座初陪文字饮,满城重听裤襦歌。锦裀藉舞矜回雪,玉麈挥谈沛决河。牧伯娱宾同众乐,庾公清兴未为多。
压书石鱼。唐代。邵清甫。凿石镌成一对鱼,风流未数玉蟾蜍。化时换上腰金袋,记取灯窗压尽书。
刘世美宅新架诗礼堂莱衣阁来薰台游息轩养心斋以五偈赠之 其三。宋代。释慧空。客有跛其足,莫登主人台。愿为南来风,长满主人怀。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十七。宋代。汪元量。新济州来旧济州,柳门西畔两三鸥。酒边笑谑消长日,弄竹弹丝尽胜流。
赠关彦长。宋代。陈师道。少年初识字,已诵子虚赋。尝疑天上人,已离人间去。蹉跎二十年,久自叹迟暮。倦游梁宋间,郤踏江湖路。此地始逢君,秋阳破朝雾。白首鬓毛新,青衫颜色故。问君胡为然,竟坐文字误。人事久难知,高才常不遇。论人较贤智,富贵宁在数。不见竹林诗,山王俱不与。湖塘发高兴,山林有佳处。迨此闲暇时,观游莫辞屡。功名如附赘,得失何用顾。但当勤秉烛,长愿随杖屦。
过九江望见庐山立雪一峰和全父弟韵。宋代。阳枋。阻风桑落洲,悠然见庐山。白雪满莲峰,皓矗九霄间。新晴破积阴,天宇豁开颜。玩图仰斯人,怀古涕潸潸。准拟进扁舟,蹑屐登螺鬟。饱谙风月归,庶几无虚还。
霁空如水。衬落木坠红,遥山堆翠。独立闲阶,数声□度风前,几点雁横云际。已凉天气未寒时,问好处、一年谁记。笑声里。摘得半钗,金蕊来至。
横斜为插乌纱,更碎揉、泛入金尊琼蚁。满酌霞觞,愿人寿百千,可奈此时情味。牛山何必独沾衣,对佳节、惟应欢醉。看睡起。晓蝶也愁花悴。
惜黄花慢。宋代。杨无咎。霁空如水。衬落木坠红,遥山堆翠。独立闲阶,数声□度风前,几点雁横云际。已凉天气未寒时,问好处、一年谁记。笑声里。摘得半钗,金蕊来至。横斜为插乌纱,更碎揉、泛入金尊琼蚁。满酌霞觞,愿人寿百千,可奈此时情味。牛山何必独沾衣,对佳节、惟应欢醉。看睡起。晓蝶也愁花悴。
题横野楼。明代。唐桂芳。夜凉天地疑无暑,雨过溪山都是云。野色每从楼上得,秋光肯向市中分。凭谁唤起篴三弄,容我借来鹤一群。定有仙人沽酒醉,海波新染白榴裙。
春日书怀。唐代。赵嘏。暖莺春日舌难穷,枕上愁生晓听中。应袅绿窗残梦断,杏园零落满枝风。
秋怀三十六首。宋代。邵雍。黄黍秋正熟,黄鸡秋正肥。此物剧易致,古人多重之。可以迓宾友,可以奉亲闱。有褐能卒岁,此外何足为。
读史 其十。元代。吴当。桐江波上有渔蓑,东汉流风节义多。大器已移名独在,犹将公论作干戈。
拜星月慢二首 其一。清代。奕绘。沈水香浓,隔花风细,步入琅嬛仙馆。杉架凉棚,阁春云一片。更劳动,霞帔夫人下拜,唤出斑采女郎相见。笔砚精良,费词人留眼。有越南、木尺乌丝伴,滇南石镜青山茜。一幅相国亲题,叠松云高远。喜两家、奴婢呼名惯。剪金粟、瀹茗香浮碗。君夫妇、大隐城南,拥图书万卷。
再和前韵。宋代。郑清之。辕门怒发彘肩卮,计相当年笑解衣。谁识英雄千古意,肯论性命一丝危。伏波卧看飞鸢堕,杜曲生怜独鹤归。自愧此身成濩落,空搔种种欲何为。
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彻骨彻髓道一句,三要三玄绝遮护。竺乾四七例皆迷,震旦二三浑未悟。我说是言非正邪,当机觌面休回互。殷勤为报云台公,俊鹰不打篱边兔,
稚辛小女微坠楼得活寄诗压惊。清代。郑孝胥。发书犹失声,忍问抱起者。三日乃稍苏,寸步谁能舍。爷娘痛自责,血泪想暗洒。合浦珠复还,非人盖天也。从今莫登楼,不测在其下。飘瓦幸获全,相贺等弄瓦。此儿太蚤慧,灾难果来惹。眉目故宛然,谛观愈娇姹。
送二王在领军府集诗。魏晋。谢混。苦哉远征人,将乖萃余室。明窗通朝晖,丝竹盛萧瑟。乐酒辍今辰,离端起来日。
游西塔寺分韵得异字。宋代。谢逸。天刑不可解,何以补我劓。同访老比丘,步至城南寺。脱冠饭其腹,咀嚼风雨驶。四壁吼怒雷,稍稍众客睡。而余与汪侯,敬咨第一义。山僧笑不答,饮食自知味。岂无一樽酒,把盏得竟醉。不知虚静中,自有无穷意。赋诗非不工,聊以助游戏。莫学玉川子,弄笔嘲同异。
藏春峡。宋代。黄裳。一元长抱百花根,峡里看春野思存。只恐藏春藏不得,却随风雨过南园。
竹堂寺探梅。明代。沈周。竹堂梅花一千树,晴雪塞门无入处。秋官黄门两诗客,珂马西来为花驻。老翁携酒亦偶同,花不留人人自住。满身毛骨沁冰影,嚼蕊含香各搜句。酒酣涂纸作横斜,笔下珠光湿春露。只愁此纸卷春去,明日重来花在地。
答曼叔见寄。宋代。韩维。日君同里闾,杖履数相过。靡为不吾咨,有唱必君和。春风南陌游,炎月北窗卧。贪从德义乐,不觉岁月破。而君宦游者,动足落羁锁。襄城虽近邑,去局有重坐。子来诚独难,我往义当果。时天雨方霁,绿树垂{左禾右衣中多}{左禾右衣中多}。策马望城郭,青山映烟火。解衣尘虑清,垂箔月华堕。怜君九品贱,志尚勇不挫。乃云曹事简,经史日自课。出诗且百篇,语法就平妥。相别不满岁,美誉亦已播。顾惭糠秕姿,几不见扬簸。投章匪云报,亦用警庸懦。
春日田园杂兴。宋代。草堂后人。桑眼已开芳尽长,西畴东墅足相羊。麦风初暖燕争疊,林雨忽晴蛙满塘。野老新衣逢社喜,山妻椎髻为簪忙。纷纷游骑踏花去,谁识吾家旧草堂。
上辟廱。宋代。张孝祥。金铜隐花古龙涩,朱干大羽纷纭立。宝钟玉磬垂丁东,和鸾雍雍八音翕。鲸吞虎噬二十年,至尊戎衣不解鞍。里中小儿事刀剑,管钥掷去尘漫漫。真儒倏兴明典礼,周庠连云斩荆祀。银袍如云拱翠华,师儒便坐讲经旨。
哭陈仪翔年兄十二首 其六。明代。邓云霄。往事伤心月自明,难将人寿俟河清。世间信有黄粱梦,天上疑无白玉京。荒径归禽时弄影,晚风邻笛不闻声。交情生死君应见,却怪书门气未平。
赠道流。宋代。陆游。卖药会稽市,不知今几年?身常杂庸保,世果有神仙。醉帽簪花舞,渔舟听雨眠。放翁独识子,肯向俗人传?
送朱之蓉还浙二首 其二。明代。何巩道。岭梅花落白云秋,惆怅王孙久不留。石观远寻秦代隐,金装羞作陆生游。云藏雁影千回断,月照猿声一夜愁。蜡屐若追前度兴,墨痕犹在海边楼。
美阎承旨。宋代。王道士。海底珊瑚明月璫,出为国瑞固难量。文章能事间重译,雨露深仁及远方。六合八荒春浩荡,百家诸子海苍茫。淮王门下孙登客,还许升堂近耿光。
挽艮岩梅府卿。元代。方回。往事括囊坤,元魁罪忍论。咸淳君蔑有,德佑国能存。委曲都司笔,侵寻亚从门。惟公独不肯,用板倒桓温。
秋晚斋居 其一。元代。仇远。君子堂西屋数间,但能容膝敢求安。悄无人迹如深井,惯听秋声是冷官。系马阶前慵夜秣,种蔬墙下助朝餐。携来书卷犹堪读,好共青灯了岁寒。
题澹岩。宋代。朱正一。秦曾羽客驻真跧,唐有禅翁嗣结缘。石窦宏深开洞府,天门明显逗风烟。香山耸迹停危壁,怪木盘根长绝巅。千古灵踪谁可问,踟蹰瞻想不可还。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乡 通:向)
剑阁赋。唐代。李白。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乡 通:向)
复仇四首 其三。明代。刘溥。土木昔丧师,实为权奸误。存者多创瘢,死者骸骼露。何彼骨肉亲,迷方不知顾。苟能一斯奋,殊胜新所募。上以雪国耻,下以申私愫。蚩哉释耕者,守株焉得兔。
颂古九首。宋代。释梵思。婆子几年寻剑客,赵州勘破有譊讹。解使不由来富贵,风流何在著衣多。
和程及甫迎春三首。宋代。程公许。语脉留连烛跋频,也知同姓异他人。笔花枉着蓝田纸,谁直金銮夜演纶。
侍香金童。宋代。贺铸。楚梦方回,翠被寒如水。尚想见、扬州桃李。姿秀韵闲何物比。玉管秋风,漫声流美。燕堂开,双按秦弦呈素指。宝雁参差飞不起。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阑干,断肠千里。
咏海棠呈子肃。宋代。吴芾。海棠元自有天香,底事时人故谤伤。不信请来花下坐,恼人鼻观不寻常。
舟次吴江。元代。善住。客路渺无际,崎岖何日平。积烟迷远树,残照下荒城。水宿先归港,朝行暗计程。长桥知渐近,笳鼓隔林鸣。
懒于沙鸟拙于鸠。为无求。得无忧。底事疏狂,却效子长游。毕竟无求何用出,求不得,亦宜休。西风真解酿羁愁。试登楼。望南州。黄叶疏云,摇荡一川秋。更被谁家多事笛,吹不尽,思悠悠。
江城子 次韵。元代。许有壬。懒于沙鸟拙于鸠。为无求。得无忧。底事疏狂,却效子长游。毕竟无求何用出,求不得,亦宜休。西风真解酿羁愁。试登楼。望南州。黄叶疏云,摇荡一川秋。更被谁家多事笛,吹不尽,思悠悠。
谒金门(题沅州幽兰铺壁)。宋代。徐必。秋欲暮。路入乱山深处。扑面西风吹雾雨。驿亭欣暂驻。可惜国香风度。空谷寂寥谁顾。已作竹枝传楚女。客愁推不去。
柏梁体简龚少益。宋代。王迈。青山四面画图张,溪流月下鸣汤汤。山之下兮水之旁,有人结茅作书堂。诵声洒洒流琳琅,使我一听乐洋洋。应问谁为师匠良,风流相种如龚郎。天孙付以锦绣肠,一挥十纸烂成章。上与奎宿争光芒,器成未售此焉藏。吁嗟无地堪翱翔,尘缨自濯歌沧浪。床头金尽羞悭囊,山鬼吹灯夜恓惶。蚊雷聚噪肆颉颃,仗剑起舞涕泗滂。劝君停剑无庸伤,时平贤路如康庄。鸾凤引喙鸣高岗,时危此道隘且荒。横宝在道暗无光,运行如此休慨慷。男儿立身当自强,精金须经百炼刚。膜外荣枯等秕糠,惟忠惟孝不可忘。请君倾耳听柏梁,谓余不信来对床。
剑蒲呈绿火榴红,佳节登临与众同。山水萦回图画里,宾朋笑语翠微中。
悬蒲插艾从今俗,观渡哦骚慨古风。尊酒兴阑人散后,半钩新月照晴空。
甲子端午蒙邑侯张潮山见召与郡博朱观閒春元黄笔阳贡元邱二山邑幕周龙山同宴印山亭赋二律以识胜游云 其二。明代。饶相。剑蒲呈绿火榴红,佳节登临与众同。山水萦回图画里,宾朋笑语翠微中。悬蒲插艾从今俗,观渡哦骚慨古风。尊酒兴阑人散后,半钩新月照晴空。
陆务观赴阙经从留饮。宋代。韩元吉。溪岩风高霜作棱,杯盘草草对青灯。已甘盐菜待梁柳,况有酒浆延杜陵。岁晚鬓毛纷似雪,天寒门巷冷于冰。春风稳送金闺步,看蹑鳌山最上层。
送药栽与安之。宋代。司马光。盛夏移药栽,及雨方可种。为君著屐取,呼童执伞送。到时云已开,枝软叶犹重。夕阳宜屡浇,又须烦抱瓮。
辛春日词·御阁。宋代。晏殊。青辂迎春习习来,天泉池上晓冰开。珠幡已报三阳候,柏叶将陈万寿杯。
己卯十月一日予入燕城岁月冉冉忽复周星而予。宋代。文天祥。去冬阳月朔,吾始至幽燕。浩劫真千载,浮生又一年。天南照天北,山后接山前。梦里乾坤老,孤臣雪咽毡。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红毛毡。清代。蒲松龄。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过谏草堂怀张亨甫年丈。清代。谢章铤。生前挥泪吊金台,何处青山骏骨埋。赍志功名中寿过,病谭利病一尊开。九州无敌吟诗手,异代相怜抗疏才。寂寞骚魂依谏草,茫茫今昔总堪哀。
拟古 其四。清代。梁朝钟。我昔蹈南溟,顺风趋远岛。天阔海色青,月明如日杲。海上见大鱼,颅可百人抱。归来十馀年,时时向人道。因叹世上人,几多牖下老。家贫身未贵,出门苦不早。闻人谈名山,亦云诛茅好。庭下弄小孙,天阴收爨草。保得六十岁,亲戚歌天保。
挽吴君谋少卿二首。宋代。刘克庄。重瞳亲简擢,华发困招麾。汶上吾行矣,胶西等弃之。翟门罗爵静,鲁地泣麟悲。意一奇风骨,如何不论思。
桃花源上避秦人扇头。宋代。耶律铸。碧纱洞里桃花陌,只许刘郎擅好春。一片兰台风外月,不知元属避秦人。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其七。宋代。杨万里。粉捏孩儿活逼真,象生果子更时新。输赢一掷浑闲事,空手入城羞杀人。
游西湖。明代。黄公辅。载酒乘兴画舫游,湖心亭畔暂维舟。碧潭荡漾霞山峭,白日昭回岳寺幽。纵棹往还襟自豁,放歌断续景饶收。鸟声不觉啼残夕,转忆仲宣作赋楼。
次韵吴叔廉山村。宋代。许存我。田绕青山好住家,短篱疏圃接丘麻。烟村远近栖鸦乱,竹岸高低飞鹭斜。泉喷石间严涌雪,雾浮堤外柳吹花。连云碧色秋光冷,眠犊黄昏草长芽。
花犯。清代。王时翔。古金昌,蘼芜小巷,斜斜带疏柳。狂朋携手。认拂面青帘,凭槛红袖。画船移近山塘口。清歌连夕酒。烛影里、细评花朵,香兰何处有。眠前梦后暗思量,凄清独自叹,双眉还皱。曾记得,怯秋微病人消瘦。疏帘下、一灯愁话,从去了、知他无恙否。又怎忍、别寻欢笑,深盟忘却旧。
题致政李子立问月台。宋代。曾丰。主人诗豪寄于酒,万象无非酒之友。主人酒豪寄于诗,万象无非诗之题。若为诗酒兴俱发,平时泛爱今一割。不问其他偏问月,月不长如日星然。乍望乍朔乍晦弦,要之缺者多于圆。主人乘风踏鹏背,方在急流俄勇退。似月之明居以晦,举酒相邀倾酒醉。问耶对耶此其概,收光反耀照其内。妙与道俱不容喙,主人无问月无对。
人日东园。宋代。陆游。岁首未入春,风气已稍和。我睡意慵起,如此鸣禽何!驾言之东园,落海亦已多。江南无坚冰,绿池生微波。挹彼蒲萄醅,酌我鹦鹉螺,虽无丝与竹,倚树自高歌。矫首东南望,稽山郁嵯峨。儿曹幸力穑,老子得婆娑。
送金主簿赴吴江任五首 其三。明代。苏伯衡。西望姑苏台,近临百花洲。白露正为霜,行人不可留。但感鸿雁集,不伤麋鹿游。月明歌子夜,民生庶其廖。
青莲社翁题再咏闰元宵 其二。明代。王彦泓。良宵已订酒重携,偿补从前困雪泥。巧历若为添韵事,能诗谁不快新题。何当苦雨坚相妒,始信狂春误见迷。从此追欢遣幽兴,莫凭风景浪推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