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雪再用韵十首。宋代。杨公远。江梅带雪状模糊,梅雪相逢意不孚。雪逊无香梅逊白,雪消梅现旧头颅。
《春夜雪再用韵十首》是宋代杨公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夜的雪再次降临,江边的梅花因雪而模糊不清。梅花与雪相遇,却不能传达出彼此的情感。雪的洁白使梅花显得无香,雪消融后,梅花重新显现出它原有的形态。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夜的雪和梅花的相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江边的梅花被雪所覆盖,形象模糊,雪花与梅花相遇,却无法传递出彼此的情感。这种情景使人感受到一种遗憾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的局限。
诗中的"雪逊无香梅逊白"形象地描述了雪的洁白使梅花显得不再特别,失去了原有的香气。而"雪消梅现旧头颅"则表达了雪消化后,梅花重新呈现出它原本的形态,但却带着岁月的痕迹。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夜雪和梅花的相互作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交流的思考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整个诗词给人以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之感,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变化。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杨公远。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秋兴八首 其六。明代。释函是。龙虎风云出大荒,蛟腾鱼跃满河梁。楚鹰自猎身能白,篱菊迎人色欲黄。灵武何年成往事,神仙无地问汾阳。滔滔江汉连天碧,遮莫瑶池在上方。
又和谢良辅惠箭筍。宋代。吴芾。卜得幽居山绕屋,四围景物何纷郁。门前掩映百垂杨,墙里回环万修竹。风来花气竞薰人,日出鸟声浑满谷。檐前花树尽堪攀,砌下清泉常可掬。暮年得此复何求,但闭柴荆理松菊。客至草草具杯盘,随分烹炮荐鱼肉。野人颇厌近腥膻,长苦春蔬餐不足。固知竹箭已抽萌,玉箸琼簪破苔绿。非君好事无寄将,安得今朝充我腹。礼勤意厚已难当,仍出长篇相付嘱。嗟予朴拙岂知诗,只觉珠玑照双目。朝吟夕咏自忘疲,虽欲安眠眠不熟。起来烂煮饱枯肠,尽却韭葅并豆粥。人生嗜好固不同,此味定知人共欲。第惭作报乏琼瑶,恶语虽多漫盈牍。
青玉轩植梧偶活志喜。清代。钟元铉。半尺梧桐当春徙,棕裹细荄封泥滓。不惮远来乖土宜,孤干横肩八十里。薶根一月未见生,心焉惊疑怪已矣。瞥然一见二寸芽,参差嫩绿风吹起。根气欲充枝欲长,亭亭独立无所倚。秾艳灼灼移人情,所以看花羡桃李。我性冷淡宜耽幽,偏于梧桐有独喜。结子不与凡木同,点缀叶次珠累累。岂在一叶识秋心,直干疏枝无委靡。
初冬。宋代。真山民。林叶新经数夜霜,地炉独拥一山房。尘书邀我共高阁,浊酒劝人归醉乡。费省家贫还似富,身閒日短亦如长。梅花苦欲催吟兴,又破梢头半点香。
漏屋雨。宋代。赵崇森。官屋无钱可得修,雨来难免震凌忧。墙基有罅相将踣,地杖无钉自在浮。仆折松枝通夹溜,儿编竹叶学行舟。衣衾漂湿浑闲事,且上书楼把画收。
积善堂。宋代。晁说之。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昭锺厥美。西京御史府大夫,父兹子忠不惜死。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中原丧乱厌风尘,南渡不及渡辽水。晚惟道武揽英雄,辽东之晁同兴起。世封颍川刺济州,子孙婵媛冠剑伟。唐有贤良如汉初,名动集贤为学士。是时海内图书家,一晁未议张与李。忠实文华入本朝,三祖百孙同一体。中祖颍川袭远封,东祖西祖复於济。自从决策罢兵来,平进不厌百寮底。即今门户益衰微,揽古怀今情曷已。上恩坱圠播无垠,宿莽心存春藿靡。漳州有母行百龄,疏封钿服明光里。夫人眼力尚针缕,拜恩不易从稚齿。初惟夫人有子贤,曰此布濩敢不。何劳梦帝血面论,直以微诚动旒扆。华堂白发喜更新,即看青袍子高第。寿斝千场日未央,膝下曾玄扶且倚。中眷有孙不能鸣,东眷孙文刊烨炜。
送僧之天台。宋代。释法具。意在天台住过春,雪崖流水断桥分。今因送子入青嶂,老梦荒荒落冷云。
小李将军岳阳楼景。明代。程敏政。岳阳图迹重兼金,尺素何人手更临。瓦布蛛丝凭错综,山呈螺黛欲浮沈。气蒸波撼中唐句,后乐先忧一范心。閒指画阑揩病目,卧游情共楚云深。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七。明代。祝允明。吟诗写画似参禅,不向他人被里眠。生公堂前点头石,天平山上白云泉。
马伏波墓。清代。祝德麟。飞凤山南野草秋,鸢声长啸使人愁。威灵铜柱先诸葛,潦雾蛮溪愧少游。马革有情尸可裹,云台无命象难留。满坟薏苡离离实,还拟明殊几斛收。
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宋代。黄庭坚。世态已更千变尽,心源不受一尘侵。青春白日无公事,紫燕黄鹂俱好音。付与儿孙知伏腊,听教鱼鸟逐飞沈。黄公垆下曾知味,定是逃禅入少林。
林和靖孤山旧隐。宋代。释文珦。抱璞肯自剖,藏之在深椟。嗟彼荆山人,不能卫其足。生先有良贵,那爱分□禄。閒居五十年,祗着山人服。华衮有何好,此服安且燠。童鹤亦清真,梅边伴幽独。身后无子孙,高风许谁续。疎澹水边萤,飞来照吟屋。
吾兄文夫宦游天台余将官於江左不胜感离之情。宋代。王淹。田园久芜没,何适为故乡。眷兹南阳阡,松柏日苍苍。但根云边茅,无地安藜床。采蕨饮江水,此人那得忘。
春雨感怀。明代。谢榛。漠漠春天雨,冥冥晚树花。山云迷客路,海燕落人家。浊酒聊生计,狂歌任岁华。异时怀杜甫,老病滞三巴。
晴月。明代。张家珍。木杪云初亮,山前瀑布寒。光辉今夜倍,圆缺几人看。柳影池心乱,琴声露气漙。含情与谁语,惆怅夜漫漫。
答辨才探得招字。唐代。萧翼。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
送大将军掾卢晏诗。魏晋。潘尼。赠物虽陋薄,识意在忘言。琼琚尚交好,桃李贵往还。萧艾苟见纳,贻我以芳兰。
咏史 其四。清代。纪迈宜。靖康日乞和,徽钦反不归。景泰但主战,空质计知非。上皇闭南内,夺门启危机。乃知贼桧黠,以此中其微。恢复迎二帝,事与君心违。所以三字狱,冤愤古来稀。忠肃功最大,社稷有所依。故君由此返,不待请与祈。奈何指为罪,碧血污朝衣。忠臣拙自谋,千古涕交挥。
万里。明代。楚石梵琦。万里故乡隔,扁舟何日还。黄云蓟北路,白雪辽西山。马倦客投店,鸡鸣人出关。吾思石桥隐,绝顶尚容攀。
寄新头陀。唐代。周贺。见说北京寻祖后,瓶盂自挈绕穷边。相逢竹坞晦暝夜,一别苕溪多少年。远洞省穿湖底过,断崖曾向壁中禅。青城不得师同住,坐想沧江忆浩然。
点绛唇。宋代。曾觌。细雨斜风,上元灯火还空过。下帘孤坐。老去知因果。风月词情,冷落教谁和。今忘我。静中看破。万事空花堕。
湖洲赠别刘叔骥昆仲。宋代。赵蕃。吴楚相望信不通,谩凭双眼送归鸿。岂知留落江湖外,又得从容笑语同。剩把诗篇摅别恨,莫辜杯酒对秋风。明朝径问吴松路,恨不与君俱短篷。
李夫人挽卷。明代。符锡。生年终有尽,恨恨苦无端。楚畹兰芳盛,秋堂月易残。慈甘负重鼎,掩涕谢回鸾。闺范惟应纪,南山石未刓。
送萧九成。明代。王鏊。闻道为关日,舟船正好行。依然经赋足,颇觉算缗轻。牢落江湖梦,迟回故旧情。致身霄汉上,林下望升平。
凉州词二首 其一。明代。王慎中。莽莽平沙雁不飞,马头谁复寄征衣。欲看春色惟凭柳,柳叶初青人已归。
哭时褒四首 其四。明代。林光。恸哭长安泪眼枯,幽冥骨肉已殊途。渥洼无计医龙种,丹穴愁看瘗凤雏。官绊远方怜我蹇,榇归万里倩谁扶。归囊舟买南安便,宗葬千年得遂无。
题梅 其三。明代。李昱。岁暮江南十日雪,犯寒开处只南枝。扬州何逊苦忆汝,寥落人间无好诗。
出典宣城三首。宋代。李含章。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
郁孤台。明代。李梦阳。朔日送客返,慨然登郁孤。悲歌为闽广,指顾尽江湖。南俗羌夷杂,北流章贡俱。兵舸尚满眼,绎绎诣饶都。
山中怀友 其三。元代。萨都剌。何事虚斋里,犹分苜蓿盘。高林容偃蹇,众翼避扶抟。黑夜文星动,青天剑气寒。终南山正好,那得悔儒官。
送钱原博南京主事。明代。岳正。金陵我昔经游地,天设东南第一州。鸣凤有台横日表,飞龙遗窟枕江流。四方贡赋通京口,万古波涛浸石头。此去故人官况好,新题还肯寄来不。
送司马学士君实通判郓州。宋代。梅尧臣。君家世典史,君复续祖为。兰台未成书,汶阳从已知。将行我何赠,一诵溪堂诗。闻彼多蒲鱼,可助鼎与卮。在昔阮嗣宗,初赴东平时。醉扶乘蹇驴,图画犹可披。今见国门外,徒驭不驱驰。十里马一歇,五里车一脂。不得同雁群,相送过寒陂
哀李平父。元代。赵秉文。妙画清诗绝点尘,丹青才了已无身。钓台即是西州路,长使羊昙泪满巾。
洛原为白子赋。明代。王九思。仙楫已浮南渡水,故家犹问北邙山。迢迢岁月迁移后,隐隐乡闾梦寐间。风气不随金谷散,云仍今见玉麟还。芳邻近接程门迥,数仞宫墙尚可攀。
题南宋陈枢长江万里图 其三。明代。程敏政。江风吹浪雪粼粼,笑抚冰缣欲问津。短楫轻桡浑不见,未应无复济川人。
贼退后经旧居。宋代。周紫芝。反侧虞戈兵,流离厌山谷。师兴解重围,乱定出荼毒。提携望乡关,老稚甘趼足。故里成丘墟,门巷亡诘曲。大木亦已薪,蔓草行可束。东邻杀翁媪,祸难云最酷。白骨在草间,零落不相属。西家各奔窜,系掳及僮仆。当时黄金囊,掉头不肯赎。新交半亡没,变故谁记录。举家竟何归,寄食叹局促。凶年大军后,旱气日熇熇。涸井不供炊,垢腻那得浴。不知病瘦躯,何以度蒸溽。自从关陜乱,威弧殊未韣。十人九无家,荡析岂所欲。微生何足论,主食久不玉。但愿早休兵,四海各安俗。
入龙丘岩精舍诗。南北朝。江总。法堂犹集雁,仙竹几成龙。聊承丹桂馥,远视白云峰。风窗穿石窦,月牖拂霜松。暗谷留征鸟,空林彻夜钟。阴崖未辨色,叠树岂知重。溘此哀时命,吁嗟世不容。无由访詹尹,何去复何从。
游圆通寺。宋代。马仲珍。一筇吾事足,身世付科头。渐长石间笋,半遮林杪楼。云飞山欲动,木落塔如浮。游客未归去,松阴人茗瓯。
七十自寿八首 其七。清代。张洵佳。长庆风流绝妙辞,高吟惯被室人嗤。泉明归去才编集,表圣功勋祇重诗。掌故五朝资阅历,书香七代庆留遗。惟将忠厚存馀地,付与儿孙好护持。
锦堂春。宋代。柳永。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夔州竹枝歌九首。宋代。范成大。白头老媪篸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居泉南和江给事二首。宋代。曹勋。西山爽气不谁何,政恐愁容积渐多。动地边声入河珑,未妨车马断经过。
庚戌秋书事八首。明代。彭年。六镇防秋车骑多,总戎游击往来过。锁兵未报屯田策,献捷虚传奏凯歌。幕下太官供玉馔,边头羸卒抱霜戈。辽军岂异田横士,好问投醪事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