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疾谢华省,问耕还弊舍。
扶持便疏慵,旷僻逃将迓。
书棋莎径侧,暮粥梧阴下。
久矣澄清心,永愧桑弧射。
移疾。魏晋。张载。移疾谢华省,问耕还弊舍。扶持便疏慵,旷僻逃将迓。书棋莎径侧,暮粥梧阴下。久矣澄清心,永愧桑弧射。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病逝于临潼,时年五十八,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 [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
张载。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病逝于临潼,时年五十八,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 [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
生日写怀。明代。李梦阳。腊日明朝是,浮生此岁过。黄云薄暮积,白发向来多。壮士看雄剑,幽人恋薜萝。异时论出处,窃虑各蹉跎。
点绛唇。宋代。赵彦端。秋入阑干,亭亭波面虹千丈。一声渔唱。画个三高样。江上风波,更泛吴松浪。寒潮涨。石鱼酒舫。漫叟知何向。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三。宋代。汪炎昶。铿锵国风始,孰云堕微茫。祇今寂寥中,满耳犹洋洋。聋俗自无闻,此音初不亡。
鹧鸪天 赠医士沈德诚 此下原有喜春来一。元代。张雨。东老传家道气浓。榴皮壁上有仙踪。耳孙阴德如何限,都在参苓药笼中。无贵贱,有穷通。活人心事契苍穹。吾家昆弟能无恙,须藉全生一匕本贞居词。兹据曲律,删去其中殿前欢一首,梧叶儿二首,喜春来一首,另据西冷词萃本贞居词校订。
赠阃帅张镒。宋代。王称。将军簪弁旧名门,奕叶曾承雨露恩。汗马楼船成往事,玉符金劵至今存。节旄正倚雄边重,弓剑休嗟瘴海昏。早晚冯唐劳帝想,定从白下候归轩。
种桂。宋代。方岳。山翁不办碧油幢,办与秋风斸老椿。嚼雪未论香世界,眠云已惬月轩窗。谁分兔臼玉千杵,不费鸿门璧一双。蚤晚乘槎问银汉,呼童多酿酒成缸。
知府黄寺簿生日。宋代。释绍嵩。绿杨红杏满城春,杂树含芳让锦茵。天为吾皇宗杜计,老君亲送石麒麟。
七月。清代。李士桢。登高四望山烟碧,独立一年池柳黄。古人为客竟白首,今我寄书非故乡。曹公鼓吏能作赋,孙权钓台堪举觞。生平壮心苦未已,记室寂寞西风凉。
子坦今秋盐官市征当满作绝句寄之。宋代。陆游。八十老翁头似雪,柯桥送汝泪频挥。残年岂料犹强健,却向柯桥接汝归。
废宅行。明代。杨基。弓刀挂墙旗拂瓦,行人过门须下马。日暮将军纵酒归,白棒横街人乱打。朱门一闭春草积,官印斜封泥涴壁。守卒收釐屋后池,邻翁晒麦阶前石。帘幕当年尽绮罗,网丝颠倒腐萤多。杏梁风雨丹青湿,时有野鸠来做窠。楼台易成还易废,前年犹是桑麻地。
行路难。唐代。鲍溶。玉堂向夕如无人,丝竹俨然宫商死。细人何言入君耳,尘生金樽酒如水。君今不念岁蹉跎,雁天明明凉露多。华灯清凝久照夜,彩僮窈窕虚垂萝。入宫见妒君不察,暮入此地生风波。此时不乐早休息,女颜易老君如何。
从武帝华林园宴诗。魏晋。荀勖。习习春阳,帝出乎震。天施地生,以应仲春。思文圣皇,顺时秉仁。钦若灵则,饮御嘉宾。洪恩普畅,庆乃众臣。其庆惟何,锡以帝祉。肆觐群后,有客戾止。外纳要荒,内延卿士。箫管咏德,八音咸理。凯乐饮酒,莫不宴喜。
长安夏夜。明代。苏升。帝城亦炎热,起坐向青霄。乍见檐前月,时闻楼上箫。呼童窥绿醑,启户出中宵。待得南风入,微微动柳条。
怀寄清凉和上人二首之二。宋代。贺铸。试问江南客,何时肯度杯。多情是湖水,每日石头来。
感秋五首。宋代。杨万里。平生畏长夏,一念愿清秋。如何遇秋至,不喜却成愁。书册秋可读,诗句秋可搜。永夜宜痛饮,旷野宜远游。江南万山川,一夕入寸眸。请辨双行缠,何处无一丘。
寄慈峰故人。宋代。释智愚。湖面春归物理明,水花无数点青萍。因行若访和庵主,未必孤踪在二灵。
师子林八咏 其一 师子峰。宋代。郑元祐。天日耽耽师子岩,金毛闪日耀烟岚。转身却向吴中吼,直与淩霄势并参。
题罗年能六友堂。宋代。魏了翁。罗氏堂中六友图,要求纸尾数行书。若於此味真知得,着甚言词乞与渠。
送张彝归长沙。唐代。皎然。早闻凌云彩,谓在鸳鹭俦。华发始相遇,沧江仍旅游。策名忘苟进,澹虑轻所求。常服远游诫,缅怀经世谋。片帆背风渚,万里还湘洲。别望荆云积,归心汉水流。兰苕行采采,桂棹思悠悠。宿昔无机者,为君动离忧。
次韵董伯和二首。宋代。陈著。时难何必苦嗟吁,自有山庄只自如。行担应携杏花谱,闭闭堪著竹林书。行观尘外乘风鹤,坐看人閒减水鱼。宇宙平安终有日,却从旧卜大门闾。
秋日述怀次韵。明代。陈烓。一雨新凉到草堂,水光山色坐相忘。寻常处世嫌多累,咫尺怀人隔一方。消遣老怀惟水竹,酿成衰鬓几风霜。秋声满枕清无寐,斜月微明漏渐长。
题舒秀实锄隐。元代。卞思义。宾幕归来野兴浓,卜居还得近城东。绕篱自斸荆榛地,傍屋添栽杞菊丛。一钁燕泥春雨后,数声牛笛暮烟中。红尘轩冕非吾事,老圃如今愿己同。
过黎介嘉树堂。明代。陈子壮。谢家宾从几追欢,池馆重来改筑宽。坐有高楼临睥睨,不知遥岫入栏干。锦鳞翠羽依人在,时竹新花耐晚看。回首瑶琴虚自碎,底须寥落向君弹。
代卖薪女赠诸妓。唐代。白居易。乱蓬为鬓布为巾,晓蹋寒山自负薪。一种钱唐江畔女,著红骑马是何人。
糖多令(答和梅府教)。宋代。吴潜。鸥鹭水中洲,夕阳天际流。倚西风、底处危楼。若使中秋无好月,虚过了、一年秋。举眼望云头。蟾光一线不。想孀娥、自古多愁。安得仙师呼鹤驾,将我去、广寒游。
恻恻吟 其八十九。明代。彭日贞。彷佛声尘欲见难,衔哀思影觉心酸。一觞絮奠惭韩重,安得邀为三日欢。
重赠临蒸郭某诗。南北朝。吴均。英英者桂,结景嵩华。润以碧沼,萦以紫霞。葐蒀其气,晻映其华。终朝顾止,载挹载嗟。英英者桂,亦好其音。爰凋爰剖,为此瑟琴。缀以清玉,镂以白金。终朝顾止,悠悠我心。蔽茀小草,亦呈其节。华不堪献,条不堪结。娈彼芳辉,怜此冥灭。终朝顾止,心焉如咽。
初夏四首 其二。明代。陆深。银塘新水鸭头纹,载酒浮花动午薰。老圃养成三径竹,野人耕破一溪云。廉纤雨脚晴不断,怯恰莺啼远更闻。为惜琴书妨溽暑,自锄苔砌辨香芸。
下第后屏居书怀寄张侍御。唐代。李频。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故山彭泽上,归梦向汾水。低催神气尽,僮仆心亦耻。未达谁不知,达者多忘此。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功名如不彰,身殁岂为鬼。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骢马未来朝,嘶声尚在耳。
寄题杨。宋代。刘克庄。哭时闻者亦欷歔,双鹤随声下碧虚。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是渠。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
题伍子胥传赠友。清代。屈大均。丈夫忠孝难两立,此身一死真可惜。雪耻当为伍子胥,归仇莫作徐元直。鹿生于野命系庖,时危那得适乐郊。干将大阿不自握,为人所戮非英豪。君今何为恋儿曹,及时建钺拥旌旄。骑虎之势不可下,负恩人是报恩者。
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
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水调歌头(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韵作)。宋代。李弥逊。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送少宰赵公入都。明代。胡应麟。五夜丹青出九重,千秋廊庙庆遭逢。儿童夙昔传司马,元老当今属卧龙。馆近弘文天咫尺,宫深平乐暮从容。三台望处偏清切,不尽东南瑞气浓。
送周寺丞畋知洛南。宋代。司马光。太华指商于,中间百里馀。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惜哉非綮肯,不足试投虚。
咏菊。宋代。魏野。荣虽同雨露,晚不怨乾坤。五色中偏贵,千花后独尊。馨非惭黍稷,采合胜蘋蘩。蛱蝶寒犹至,鹪鹩静亦存。味堪资玉铉,光欲夺金樽。带雾丛犹密,经霜艳更繁。砌虫亲有路,梁燕识无门。薜荔宜求友,茱萸好结婚。栽培劳婢仆,服食教儿孙。易把方先哲,难为继后昆。败莎承亚朵,落叶拥纤根。虽异皇家瑞,宁孤白帝恩。延龄仙诀著,应候礼经言。不与群芳竞,还如我避喧。
黄茅滩。明代。宋琬。群山夹江流,其形如囊橐。缅想太古前,神功劳斧削。直下塞坤维,高空插冥漠。崩浪屡洄漩,层峦迭参错。罨画象楼台,岧峣类城郭。翠含青黛光,白者为粉垩。沿回路已穷,侧转忽开拓。烟际见渔舟,遥遥一秋箨。涉险却恬嬉,胜赏反惊愕。浑似逢异书,披览得约略。行行止三舍,樵爨倚山脚。方音闻鹧鸪,暝色下猱玃。汹汹怒涛哀,凫凫山泉弱。兴来抽短毫,庶几慰飘泊。
真宗奉圣祖玉清昭应宫十一首 其八 亚、终献用《冲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太初非有体,至道本无声。降迹临下土,成功陟上清。至仁敦动植,丕绪启宗祊。紫禁承来格,鸿基保永宁。发祥垂诞告,致孝荐崇名。广乐伸钦奉,储休固太平。
春老。宋代。陆游。春色垂垂老,山家处处忙。园丁卖菰白,蚕妾采桑黄。候雨占秧信,催儿筑麦场。醉眠官道上,人为护牛羊。
减字木兰花。宋代。沈瀛。不如知止。看尽世间无可喜。心热生风。王老门前问仲通、仲淹王通。六经如酒。一句中人仁者寿。仁道伊何。要处还他静处多。
送别还城次韵。明代。庞尚鹏。艳阳朝气杏花天,楼上青山湖上船。风雨临池看醉墨,令人长忆酒中仙。
夜雨遣兴。宋代。汪藻。风雨鸣窗报客知,还孤月底探梅期。泉声犹自断还续,遥想栖禽无定枝。
赠葛秋岩时寓能仁兰若。元代。黄庚。兰若分清隐,秋窗饱看山。风霜双鬓老,天地一身间。拄杖穿云去,吟囊贮月还。诗成谁与语,时访竹林间。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宋代。苏轼。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余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余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宋代。姜夔。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余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余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