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

李泌朗读

《李泌》是宋代徐钧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李泌的高尚品德和忠诚精神。

诗词的中文译文:
衣白山人再造唐,
谋家议国虑深长。
功成拂袖还归去,
高节依稀汉子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李泌的形象,表达了他的忠诚和高尚的品德。"衣白山人"指的是李泌,他被赋予了再次重振唐朝的使命。诗中提到他的"谋家议国虑深长",显示了他对家族和国家的深思熟虑和关切。

"功成拂袖还归去"表达了李泌在完成使命后,毫不留恋地归隐的决心。他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拂袖而去,不为功成名就所迷惑,回归平凡的生活。

"高节依稀汉子房"这句表达了李泌高尚的品格和忠诚的精神。他的高洁节操让人们联想到汉代名臣房子明,暗示了他在忠诚、勇敢和正直方面的崇高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明了的语言,展现了李泌的忠诚和高洁品格,强调了他对家族和国家的关心,并表达了他在功成名就后选择归隐的决心,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忠臣的精神风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百链刚非绕指柔,貂蝉要是出兜鍪。
得官若使皆齐虏,对泣何疑效楚囚。
()

扫尽人间冰雪寒,鱼龙鳞甲动斑斓。向来协气无踪迹,从此氤氲满世还。

()

我名与汝姓名同,告别方知易已东。下榻几时逢孺子,训符今代得文翁。

案头萤湿三更露,海上鹏抟六月风。自笑穷经成白首,榴花空对酒樽红。

()

塞鸿犹未到芜城,载酒登楼雨乍晴。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空负黄花羞短发,寒衣三浣客心惊。

()

未尽江湖兴,转多羁旅情。众星捲雾出,孤月带川明。

道路宽相忆,家山梦不成。凄凉追往事,偏唤客愁生。

()

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国微不自宠,献作吴宫娃。

山薮半潜匿,苎萝更蒙遮。一行霸句践,再笑倾夫差。

()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

地僻人家早掩关,行人忙逐暮鸦还。
急风花落隔墙树,暗雨乌啼何处山。

()
星源长贰两贤者,丰采精神玉不如。
诗外更工长短句,腹中何限古今书。
平生事可心无愧,我辈人常气有余。
记取孚舟亭上语,定应时复寄鱼书。
()

风潇潇,易水波,高冠送客白峨峨。
马嘶燕都夜生角,壮士悲歌刀拔削。
徐娘匕,尺八铦,函中目光射匕尖。

()
湖上西风急暮蝉。
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
()

佛迹空在兹,佛心无处所。寻迹以求之,似学邯郸步。

()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

()

阿谁栽汝来几时,轮囷拥肿苍虬姿。鳞皴百怪雄牙髭,拿空夭矫蟠枯枝。

疑是秘魔嵓中老慵物,旱火烧天鞭不出。睡中失却照海珠,羞入黄泉蜕其骨。

()

三日江边驻客船,菩提坛下又离筵。如何三十六年别,一日分为十二年。

()

明良千载事,际会古尤艰。海岳归皇极,乾坤见紫山。

就汤三聘后,若孔一瓢间。愿为苍生起,休辞鬓雪斑。

()
忘忧自古无上策,欲饮家贫酒杯迮。
今朝鹊喜报远饷,未坼赤泥先动色。
鱼长三尺催脍玉,巨蟹两螫仍斫雪。
勿言地僻少过从,清风明月俱吾客。
()

挑灯看彻后村诗,忽尔惮惮百所思。
不待人言已知错,要知分定盍如斯。
但求甘旨安无事,浪说荣华自有时。

()
午夜听春雨,发生端及期。
世忧殊未艾,天意固难知。
士节承平日,人材南渡时。
後生闻见狭,抚枕叹吾衰。
()

庭穴蚁何处,长空燕不来。正须潮湿础,又见月盈台。

汗背翻成雨,劳心已作灰。何当瞻拜际,一洒润苍苔。

()

人间多别离,处处是相思。海内无烟夜,天涯有月时。

跳鱼翻荇叶,惊鹊出花枝。亲友皆千里,三更独绕池。

()
圣世承平百岁余,老翁因话建炎初。
绿林躏藉人波迸,二壁中间各占居。
()

香沁疏篱,菊英谁伴,芙蓉千瓣含烟。与鹅黄相映,弄粉争妍。

朱颜一日能三醉,向白衣,笑更嫣然。九华佳色,玉杯共泛,不觉忘天。

()
吴牛行欲老,汉马焉得肥。
筋力不可恃,游子当念归。
()

凫舄鹤袍辞世纷,望三峰下礼茅君。祈年欲啖金光草,好道宁披玉检文。

绝巘琳宫当日见,上方清磬隔花闻。山中倘遇陶弘景,愿乞松风与白云。

()
一雨皇都万象明,东风娇啭上林莺。
火烟亭馆春多少,钟鼓楼台夜几更。
枕上故园蝴蝶梦,枝头斜月杜鹃声。
银牋欲写长相忆,滚滚江流不尽情。
()
客有能相觅,书来慰我思。
贫宁可诗罪,老不悟书痴。
旧友厪长忆,新交曷取知。
况渠停轨日,政我出山时。
()

夜坐多蚊母,秋成半芋魁。寄桑传酿法,文石中碑材。

戍饷资桥税,山田仰粪灰。广南商贩到,盐厂雪盈堆。

()

蔡君始作皇华使,万里孤儿辞母去。母儿相对两茫茫,越北燕南隔天地。

秋风慈母倚门时,屈指正是儿归期。文章丹毂充闾闬,污走童妇相嗟咨。

()

歌辞信口端师子,干木随身邓隐峰。两个风颠争几许,一天霜月似相容。

()

阵阵原头飞纸灰,清明风物亦悲哉。酒浇地下谁曾见,哭唤山头魂讵回。

荒冢野狐眠不起,残腥饥鹘攫还来。南桥眺罢当修褉,木庙坛边花正开。

()

蒲萄绿酒黄金卮,吴趋越歈多妙词。歌喉复见薛车子,曲谱似传杨叛儿。

绝代佳人不易得,楚妃堂上无颜色。惯邀文顾两才人,颇骄天目山中客。

()

名山洞府到金庭,三十六洞称最灵。不有古仙启其秘,今日安知灵宝经。

中山鍊师栖白云,道成仙秩号元君。三千甲子朝玉帝,世上如今名始闻。

()

绀园几顷白云英,似觉漫天玉气腾。
句引春风香阵阵,侵凌夜月粉层层。
时间冷艳尤难识,世上妖葩各有朋。

()
余凉凛凛兴乘骢,分走郊圻督事功。
照路官仪惊众目,快襟诗思有清风。
隋河杨柳萦天上,魏阙觚棱在梦中。
朝会相逢劳行色,滑稽酬对兴无穷。
()
娉婷名家姝,荣显晋朝使。
斛珠不论货,得奋巾栉侍。
一笑金谷春,粉黛皆斂避。
岂知步障中,乃复为愁地。
()

云巢八十翁,观化得三昧。无声凉月下,适意芳草外。

()
郭外湘江清彻底,江头石壁新如洗。
呼舟斜日度空明,脱帽中流照清泚。
一声欸乃忽心惊,曾与渔郎有旧盟。
日暮征车犹未已,鬓毛发此欲何营。
()
莫笑山家拙治生,正缘亦足得身轻。
满炉葑火浑家暖,一碗松肪彻夜明。
()

斜阳过亭西,纵目随所适。何处一鸢来,飞飞破晴碧。

()
中伏翻无暑,斜阳未即曛。
暂光风处叶,馀墨雨残云。
圃埒繁蔬甲,常坳叠藓文。
巾{左巾右勾繁体}殊上喜,文酒半离群。
()

清时无事奏明光,不遣当关报早霜。中禁词臣寻引领,

左川归客自回肠。郎君下笔惊鹦鹉,侍女吹笙弄凤凰。

()
曾看大柏孔明祠,行尽天涯未见之。
此树便当称子行,他山只可作孙枝。
栋梁知是谁家用,舟楫唯应海水宜。
日莫飞鸦集无数,青田老鹤未曾知。
()

远向端溪得,皆因郢匠成。凿山青霭断,琢石紫花轻。

散墨松香起,濡毫藻句清。入台知价重,著匣恐尘生。

()
故里归来一幅巾,庙堂谁记此祠臣。
却将笔下黄麻意,自语山中白发人。
()

客路光阴浑草草,等闲过了元宵。村鸡啼月下林梢。鸾声惊宿鸟,霜气入重貂。
漠漠风沙千里暗,举头一望魂消。问君何事不辞劳。平生经世意,只恐负清朝。

()

朝陇首,游白麟。显光华,辅一人。灵昭昭,庆万国。

肇皇仁,祗帝德。八蛮共,四夷王。毋怠荒,纳嘉祥。嬉余薮,服余辂。

()
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风晴景不妨犁。
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饥逢饷饁妻。
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垄雉媒低。
生时乐死皆由命,事在皇天志不迷。
()

东洲游伴寄兰苕。人日晴时不用招。微雨来看杨柳色,故人相遇浴龙桥。

愁如春水年年长,老共东风日日消。几欲作笺无可寄,双鱼犹自等归潮。

()

幅员大茫茫,混一年已久。丈夫有远志,万里事奔走。

楚氛起西南,军垒击刀斗。嗟哉行路难,归计不可后。

()
天阍变化地,所好必真龙。
轲意正迂阔,悠然轻万锺。
()
交柯叆苍寒,不碍青霄路。
油然隐者心,一声孤鹤度。
()

一拂翛然,差堪伴,凌云逸翮。听涧音,涔涔幽泻,俗尘都息。

晏坐聊为风月主,纵游时作湖山客。裛清晖,何事转沉吟,追畴昔。

()

玄黄何烟煴,尘埃间白云。含此苕华姿,独行无与群。

天鉴讵孔明,玉石郁未分。兔丝织为衣,燕麦持为飧。

()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

断岸欹危挂古藤,红泉瑞露饱何曾。清羸百鸟衔来易,将供日中一食僧。

()

思乡与怀古,望远临江楼。长歌指飞鸟,风起芦花秋。

()

巴东三峡猿啼处,太白醉魂今尚存。
遂有远孙通肝蚃,时吟大句动乾坤。
爱从吾党鱼忘水,厌逐人间虱处裈。

()
祥起玉龙甲,庆衍紫枢垣。
奎文得岁,佳气磅礴斗牛间。
天意方扶兴运,贤业更看奕世,衮衮照英辀。
四海具瞻久,膏泽满湘川。
()
徂暑惊节谢,幽烦倦日永。
玩舟乘夕凉,沿渚入烟境。
霭霭残阳飞,沉沉绿阴静。
苍茫水容寂,照见归禽影。
()

天清槐露浥,岁熟麦风凉。五日标嘉节,千龄献寿觞。

()
地僻秋深戎马閒,一尊随处且开颜。
谁思铜雀埋黄土,但忆金人出汉关。
六合茫茫天共远,五湖杳杳雁飞还。
中年陶写无丝竹,王谢风流莫强攀。
()

黄鹂百啭宿烟疏,近郭行春独驻车。
垅上劝耕聊问讯,棠阴听讼且踌躇。
远林桑尽蠶成繭,野水萍开獭趁鱼。

()

浓淡霜林入望中,天工施巧染秋容。
秋空犹胜春光好,翠叶烧丹绿树红。

()

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如何春来梦,合眼在乡社。

()
须弥立太虚,日月辅而转。
群峰渐倚他,白云方改变。
少林风起丛,曹溪洞帘卷。
金凤宿龙巢,宸苔岂车碾。
()
眼睛心地两虚圆,胁不沾床二十年。
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
清净性空水,光明法界身。
依俙辨白处,便是诞生人。
不洗体,不洗尘,妙触宣明悟水因。
借问当年向去事,如何今日却来亲。
()
雨洗风梳两斗新,凌波微步袜生尘。
真成红玉娇相倚,不减昭阳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