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成都西郊。宋代。孙应时。笑指西山去,萦纡傍水行。寒滩泻清浅,古木映疏明。雪意垂垂合,川光莽莽平。暂将尘事隔,已复动诗情。
《出成都西郊》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离开成都城市,来到西郊的景色和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笑指西山去,
萦纡傍水行。
寒滩泻清浅,
古木映疏明。
雪意垂垂合,
川光莽莽平。
暂将尘事隔,
已复动诗情。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展示了作者在成都西郊的旅行。作者指着西山,带着微笑离开,沿着水边徜徉。诗中描绘了寒冷的滩涂,清澈的溪水,古老的树木和稀疏的阳光。雪意逐渐聚拢,川面宽广而平静。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将尘世琐事暂时抛开,使自己重新感受到了写诗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画面,展示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愉悦心情。通过指着西山的笑容和行走在水边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离开尘嚣,心情愉快的心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寒滩、清浅的水、古木和阳光,这些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最后两句“暂将尘事隔,已复动诗情”,表明作者离开尘世的烦恼,重新激发起写诗的情感。整首诗以平和、宁静的语调,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和创作灵感的过程。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递了作者追求宁静和写作的心情。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也可以体味到作者在离开尘世的喧嚣中寻找灵感和创造力的努力。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受。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 其二。宋代。李曾伯。客来远自洞庭滨,一笑相逢耳竞倾。把酒未须论后约,读书已恨欠前生。畴堪太乙青藜照,亦有丰城宝剑精。近在眼前休蹉却,君如未识问君平。
醉吟二首。宋代。杨万里。十载人间乐与忧,几曾半点到心头。梧桐叶上秋无价,蟋蟀声中月亦愁。暮角晓锺何日了,苍颜华发此生休。吟颠醉蹶知无益,利走名奔有命不。
入道诗十九首。宋代。王庆升。求道惟愁不遇真,得真翻惑是何人。但将德行为梯磴,何必攀缘自苦辛。
横吹曲辞。折杨柳。唐代。卢照邻。倡楼启曙扉,园柳正依依。鸟鸣知岁隔,条变识春归。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攀折聊将寄,军中书信稀。
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 其七 过牛矢岭。元代。陈栎。坡觅牛矢路,公渡牛矢岭。遂令污秽地,居然化清境。令代曹子方,陈三延癞颈。何时蹑吾履,迢迢山路永。
剔银灯 归途次骥江驿,晓起遇雨。宋代。范安澜。一夜归心驰骤。孤枕上、数残清漏。远寺钟鸣,邻墙鸡唱,刚是五更时候。衣衫重扣。对草阁、青灯如豆。侧侧晓寒侵袖。猛雨乍闻檐溜。乡梦无凭,愁怀欲炽,更尽昨宵馀酒。只眉牢皱。恁情况、要人消受。
伤桃源薛道士。唐代。刘禹锡。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张工部挽词。宋代。楼钥。敕局同寅旧,雌堂屡肯过。故人今有几,朝士更无多。问信书犹湿,相望鬓已皤。忽闻埋璧痛,薤露不成歌。
山阁夜坐。元代。徐贲。山阁岩岩俯下方,望来暝色向苍茫。冈峦暗失高低势,星斗平垂远近光。栖鸟鸣鸡经火乱,疏松修竹引流长。相期白日重登此,要及春时览众芳。
简谢太常索竹栽 其一。明代。杨士奇。新启南轩面碧漪,樱桃杂树满阶墀。凌云尚少琅玕竹,分我仙坛十数枝。
次韵史才孺咏雪四首。宋代。郭印。冻云谁剪下,天地已凝严。试看郊原润,何如雨露沾。渔蓑寒愈重,客舍恨犹添。晓起空庭步,深埋屐齿尖。
不寄音书又隔年,因师问讯玉堂仙。碧油早觉儒为贵,青海应无箭可传。
忆昔丝纶催唤仗,何时沙路听鸣鞭。生涯落寞公知否,准拟松江受一廛。
应庵退席蒋山来寄昭亭万寿三请不得已而去辄赠长句兼简苏州 其二。宋代。张孝祥。不寄音书又隔年,因师问讯玉堂仙。碧油早觉儒为贵,青海应无箭可传。忆昔丝纶催唤仗,何时沙路听鸣鞭。生涯落寞公知否,准拟松江受一廛。
眼儿媚 舟雨。明代。顾璘。逍遥老子怕閒愁。冒雨荡孤舟。烟开柳岸,风生桃浪,人渡兰洲。青山万点分浓淡,云气学波流。倚窗无事,吟残飞燕,数遍眠鸥。
大德歌·秋。元代。关汉卿。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悼刘谦之知录。宋代。陈傅良。海内多吾友,飘零今几人。相忘尤堕泪,欲诔辄伤神。才力矜余地,心期耻后尘。溘然无一语,愁杀白头亲。
除夜客和阳僧舍。明代。金銮。独煨余火向天涯,僧舍逢春有所思。百里是家归未得,半生如梦醒何时。空堂坐久残年逼,短角声乾子夜迟。遥想清灯对杯酒,小窗儿女忆还期。
顾德章尊人龙川介寿卷。明代。顾清。吾宗东吴秀,奕叶多俊良。矫矫龙川翁,早脱名利场。归来自洪都,十年鬓犹苍。以彼文字游,放此云水乡。春风介眉寿,珠玉间笙簧。蔼蔼亭林云,幽幽玉山堂。上下千载馀,声华蔚相望。何当驾扁舟,共泛川上光。手携蟠桃枝,酌彼昆崙觞。再歌行苇篇,和以伐木章。佳期自今始,矫首希青阳。
旅夜用孟郊体 其四。清代。江湜。檐雨滴空廊,一滴惟一音。羁人坐修夜,一坐非一心。一心亡故怀,剩有愁相寻。且披折绵衣,自奏明徽琴。咄哉子野死,虞韶成卫淫。
莲渚松风。清代。苏再渔。昂霄苍秀挺芳洲,四水茫茫景色幽。绿盖影摇云鹤舞,翠涛声沸钵龙游。松针细刺苔衣落,花粉常侵客袖留。莫道沧桑今古异,湖光春暖日悠悠。
重九。宋代。华岳。破帽无情下受吹,满头霜雪已如丝。菊花笑我三秋客,风物撩人九日诗。三楚膏腴已煨炉,二江皮肉更疮痍。子卿三月无音信,鸿雁南来何所之。
寿吕缦翁四首 其一。清代。林朝崧。四壁图书三径花,筱云庄舍是君家。琅玕屋后千枝竹,鼓吹堂前两部蛙。劝客中山玄石酒,居乡下泽少游车。白头见惯沧桑事,懒与闲人说梦华。
采药大布山诗。南北朝。吴均。我本北山北,缘涧彩山麻。九茎日反照,三叶长生花。可用蠲忧疾,聊持驻景斜。景斜不可驻,年来果如驱。安得昆仑山,偃蹇三珠树。三珠始结荄,绛叶凌朱台。玉壶白凤肺,金鼎青龙胎。韩众及王子,何世无仙才。安期傥欲顾,相见在蓬莱。
茱萸女。唐代。万楚。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插枝著高髻,结子置长裾。作性常迟缓,非关诧丈夫。平明折林樾,日入返城隅。侠客要罗袖,行人挑短书。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蹰。
逢庄纳因赠。唐代。皇甫冉。世故还相见,天涯共向东。春归江海上,人老别离中。郡吏名何晚,沙鸥道自同。甘泉须早献,且莫叹飘蓬。
颂古二十八首 其二十七。宋代。释道川。将杖探其水,方知水浅深。路遥知马力,岁久辨人心。子不孝,父不慈。恭而无礼,亲而有疏。不入惊人浪,难逢称意鱼。
郊外。清代。夏伊兰。东风小试袷衣鲜,结伴曾经度陌阡。人影淡留桑径里,春光黄到菜花边。几重云树留残照,十簇楼台入暝烟。曾得郊行多乐意,胜游最好纪年年。
送云南上人。宋代。释行海。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那能惜马蹄。唐代。赵嘏。云中路杳杳,江畔草萋萋。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边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
避暑摩诃池上作。五代。孟昶。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寄长武朱尚书。唐代。贾岛。不日即登坛,枪旗一万竿。角吹边月没,鼓绝爆雷残。中国今如此,西荒可取难。白衣思请谒,徒步在长安。
梦秦少游。南北朝。邹浩。淮海维扬第一流,三关齐透万缘休。真心岂复随灰劫,遗骨终然寄橘州。专为流通深叹赏,莫相钝置豁愁忧。觉来欲语无人听,屋角荧荧空斗牛。
石姥山。宋代。周兑。石貌苍颜迥不殊,天工偶尔赋形躯。顽然本是无情物,应误行人指望夫。
再和四首。宋代。郭印。东皇物色未全收,山半登临当倚楼。锦里烟光浑在眼,云溪花片亦随流。夕阳正好无多景,春序才移已复秋。却忆故园林壑美,乘风欲去问何由。
桃源忆故人(春暮)。宋代。吴礼之。 画桥流水飞花舞。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欢随仙子乘鸾去。镂月裁云何处。唯有病和愁绪。肯伴刘郎住。
诗一首。宋代。吴则礼。枫叶芦花满钓船,水风清处枕琴眠。觉来失却潇湘月,却问青山觅酒钱。
题画廿四首 其八。明代。唐寅。绿阴清昼白猿啼,三峡桥边路欲迷。赖得泉声引归路,泉声呜咽路高低。
我误留公住。看人间、犹是重阳,满城风雨。父老棠阴携孺子,记得元宵歌舞。但稽首、乌乌无语。我有桓筝千年恨,为谢公、目送还云抚。公不乐,尚何苦。
吾侬心事凭谁诉。有谁知、闭户穷愁,欲从之去。闻道明朝生申也,满酌一杯螺浦。又知复、明年何处。天若有情西江者,便使君、骢马来当路。香瓣起,胜金缕。
金缕曲(寿李公谨同知)。宋代。刘辰翁。我误留公住。看人间、犹是重阳,满城风雨。父老棠阴携孺子,记得元宵歌舞。但稽首、乌乌无语。我有桓筝千年恨,为谢公、目送还云抚。公不乐,尚何苦。吾侬心事凭谁诉。有谁知、闭户穷愁,欲从之去。闻道明朝生申也,满酌一杯螺浦。又知复、明年何处。天若有情西江者,便使君、骢马来当路。香瓣起,胜金缕。
寒绡素壁,露华浓、群玉峰峦如洗。明镜池开秋水净,冷浸一天空翠。荷芸波生,菰蒲风动,惊起鱼龙戏。山河影里,十分光照人世。
谁似老子痴顽,胡床欹坐,自引壶觞醉。醉里悲歌歌未彻,屋角乌飞星坠。对影三人,停杯一问,谁解骑鲸意。玉京何处,翠楼空锁十二。
念奴娇。宋代。张元干。寒绡素壁,露华浓、群玉峰峦如洗。明镜池开秋水净,冷浸一天空翠。荷芸波生,菰蒲风动,惊起鱼龙戏。山河影里,十分光照人世。谁似老子痴顽,胡床欹坐,自引壶觞醉。醉里悲歌歌未彻,屋角乌飞星坠。对影三人,停杯一问,谁解骑鲸意。玉京何处,翠楼空锁十二。
鹧鸪天。宋代。杨无咎。休倩傍人为正冠。披襟散发最宜闲。水云况得平生趣,富贵何曾著眼看。低拍棹,称鸣銮。一尊长向枕边安。夜深贪钓波间月,睡起知他日几竿。
江上感调。明代。谢长文。辚辚肠车转,一刻千万里。泪睫交烟树,遥盼天在水。春梦徒杳茫,随风辨乡里。南山远回互,何处是归止。寂寞数行书,漶灭相思字。
题吉安府训导胡缙梅 其二。明代。杨士奇。吉州黉舍拥皋比,济济英才望得师。须似梅花冰玉白,郡人翘首看操持。
赠牟仲启存斋尚书之曾孙,献之提刑孙。元代。方回。存斋尚书曾大父,勇退不肯登二府。脱靴亭记斥巨阉,风节文章照千古。雌甲偶同君乃祖,早衣绣衣持汉斧。饮苕溪水二十年,杜门不出守环堵。老眼青此名家孙,妙龄谨属寡语言。试文合应进士格,貤泽宜沾任子恩。时异数奇以艺隐,粉墨丹青穷讨论。建章宫可一尺纸,刻画万户雕千门。东坡先生万卷腹,颜筋柳骨寓枯木。我尝窃评文与可,所写是诗不是竹。后生可畏但勉旃,矧尔文献亦西蜀。读书少着十年工,落笔定无一点俗。紫阳山下虚谷翁,悬知万古皆虚空。虚翁之心卧我谷,夜啸山月朝吟风。请君为我画此意,三间茅屋深云中。我诗或足传不朽,与君姓字俱无穷。
安肃道中。清代。姚鼐。檐声三夜滴床头,海日三朝照衣领。风清每快行人意,泥滑仍为车辙梗。南行常绕西山麓,青铜新沐烟鬟影。出岫湿云行自媚,蔽野绿阴寒且静。高禾连垄出芒槊,行潦逾道跳蛙黾。更有水田白鹭飞,便如长夏江南境。少年燕赵苦行役,十七年閒一俄顷。故人黄土宁复见,古道荒烟聊自省。竹舆梦断一萧疏,高木嘶蝉挂残影。
度关山。南北朝。王训。边庭多警急,羽檄未曾閒。从军出陇坂,驱马度关山。关山恒晻霭,高峰白云外。遥望秦川水,千里长如带。好勇自秦中,意气本豪雄。少年便习战,十四已从戎。昔年经上郡,今岁出云中。辽水深难渡,榆关断未通。折衔凌绝域,流蓬警未息。胡风朝夜起,平沙不相识。兵法贵先声,军中自有程。逗遛皆赎罪,先登尽一城。都护疲诏吏,将军擅发兵。平卢疑纵火,飞鸱畏犯营。轻重一为虏,金刀何用盟。谁知出塞外,独有汉飞名。
过紫柏山谒留侯祠 其二。清代。杨重雅。圯桥进履气恬然,胯下王孙事亦传。一作神仙一功狗,论人须到盖棺年。
和叔夏视获三首。宋代。胡寅。莫嗤公子务农时,后稷生民亦嶷岐。稻割黄金镰似月,汗浑白雨袂连帷。原趋座上鸡和黍,未种胸中枣与梨。此乐若嫌儿辈觉,后知何以赖先知。
晚步。近现代。钱钟书。野塘水慢浮牛鼻,古道尘旋没马头。亟待清风屠宿暑,便能白露沃新秋。出门有碍将奚适,落日无涯尽是愁。百计不如归去好,累人暝色倚高楼。
春晚二首 其二。清代。徐庭翼。粉蝶不同春色去,黄鹂啼罢日初长。杨花落地须人埽,好倩东风吹莫狂。
兰陵王。宋代。陈韡。角声切。何处梅梢弄雪。还乡梦,玉井楼前,千朵芙蕖插空碧。邻翁问消息。为说红尘倦客。应怜笑、弓剑旌旗,底事留人未归得。淮山旧相识。记急处笙歌,静里锋镝。隋堤杨柳犹春色。嗟十载人事,几番棋局,青油年少已鬓白。漫惆怅京国。朱墨。困无力。似病鹤樊笼,老骥羁勒。夕阳不系栖林翼。待添竹东圃,种松西陌。功名休问,吾老矣,付俊杰。
雁字 其四。明代。袁宏道。绢素无功法不传,几将封事达天边。青山早似含锋笔,碧雾浓如渗纸烟。体势已超鸾翥上,契书知在鸟官前。明霞淡月疏疏见,染取成都十样笺。
已亥杂诗 4。清代。龚自珍。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奉送泉州守周师改郡赴京。明代。王世贞。露冕闽江惜别迟,莼鲈已慰故园思。曾沾父老攀辕泪,亲领君王保障辞。病间可容长孺卧,政成还与细侯期。它年梦里三禾失,总道功名治郡时。
犀。宋代。丁谓。食野甘榆棘,乘流接海鲸。骇鸡称国宝,辟水得天名。巴浦千年迹,黄支万里程。至循来禁御,六扰莫心惊。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六丑·落花。宋代。周邦彦。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