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岩桂有感

见岩桂有感朗读

《见岩桂有感》是宋代孙应时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被香气缠绕,令人痛苦,岩桂又一枝婀娜多姿。每年秋天的美好之处,依然如故。当明月高悬的时候,胜景已无妨于晚间,凄凉而仍然宜人。客人的忧愁增添了白发,辜负了对这座小山的期望。

诗意:
《见岩桂有感》表达了诗人对岩桂花的感慨和思考。岩桂是一种花卉,它的香气扑鼻,让人心生痛苦,同时它的姿态又非常美丽。每年秋天,岩桂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美好的景色依旧存在,即使在夜晚,明月的光辉也无法超越它的美景。尽管如此,这美景仍然带着凄凉之感,但却依然令人愉悦。诗人以客人的角色,感叹自己的忧愁不断增加,同时也感到对这座小山的期望未能实现,有所辜负。

赏析:
《见岩桂有感》通过描绘岩桂花的香气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以岩桂花为形象,将香气和美丽的形态相结合,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他通过描述岩桂花秋天的美好和明月的光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尽管这美景有一种凄凉之感,但依然令人心生喜悦。诗人以客人的身份,将自己的忧愁和辜负的情绪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凸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思考和感叹。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情之间的交融,引发读者对美好事物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

猜你喜欢

高卧沧江有逸民,夷犹养得百年身。青山白水自邻里,霁月光风共主宾。

醒眼看人浑弄拙,素心随份独全真。悠然一段安闲意,疑是羲皇以上人。

()

朔风吹雪江上来,急桨迎风荡不开。渡口云藏伏波庙,山腰雾失楚妃台。

移居自作泛舟乐,抱瓮还如载酒回。岁晚浮家寄何处,两溪春水绿如醅。

()
旷望丛台路,飘颻楚塞人。
琴堂无故旧,何计免沾巾。
()
忆昔叨从班,入朝大明宫。
五更催上马,梦里过万松。
想见天竺山,九重吟清风。
头垢不暇梳,爬搔常靡通。
()

蟋蟀声中微叹,芙蓉花下无眠。泥金帘幕雨残天。

多生受,鹦鹉解周旋。

()

此去向南西,山高山复低。
不逢清话客,已觉倦扶藜。

()

人重韩干名,孰识韩干马。玉堂退直披此图,茟精墨妙知谁写。

忆昔王母宴瑶池,蟠桃嘉会人少知。独有穆王好仙术,日驰八骏相追随。

()

种稻南谷口,凶岁囷仓虚。晚值老农语,出口三嘻吁。

幸有高亢田,种麦给群需。有麦且免忧,无麦将焉如。

()

金风正秋令,开此肃杀原。凝霜结严威,草木同摧残。

芳华日彫落,光润归本根。岂不怀惨凄,中有生意存。

()
卢溪望望接宣风,景富犹能慰客穷。
已爱熙熙村舍好,更欣漠漠稻田丰。
()

万里平生几蛇足,九州何路不羊肠。
只应绿士苍官辈,却解从公到雪霜。

()

人生百岁等叹悲,已判行藏任所之。
笔砚重寻惊梦觉,课程聊复伴儿嬉。
荒原傍海多间趣,闭户观书有倦时。

()

二鼓孤清妙用。颠倒倒颠看供。遍地长黄芽,便觉个中无梦。无梦。无梦。八味水流梁栋。

()

西风澄晓气,凝观惬幽情。草润蛩声滑,松凉鹤梦清。

吟怀依水静,病思得秋轻。忽忆登高近,循篱看菊英。

()

提壼聒聒惟呼酒,杜宇喧喧只说归。
坐怪鸟声皆有取,静于人事益知非。
已嫌世浊胡为混,能待河清固已稀。

()

海月渐蔼空,斜注一峰凸。霜缟披山肩,其趾列积铁。

夜泉触耳寒,发我游兴热。径转嘉树阴,茧步到山裂。

()

前年望归归不得,去年中途脚无力。残生何意有今年,突兀家山堕眼前。

东家西家百壶酒,主人捧觞客长寿。先生醉袖挽春回,万落千村满花柳。

()

草堂不与浣花同,移上东山出鲁峰。招隐短章吟白雪,读书长日对青松。

莫言世上无鸣凤,却忆隆中有卧龙。可是苍生望安石,未应丘壑独从容。

()

十年奔走宦途忙,赢得须眉鬓发苍。竭力仅能修百废,举头何忍见千疮。

充饥处处惟糠覈,输税家家卖枣桑。老我此行归计得,谁将民隐达岩廊。

()

奉敕总京储,势殊时亦异。蓄积犹未充,冗食如鳞次。

貂珰何纷然,营营日趋利。漫劳口舌争,空怀禄食愧。

()
城头片雨浥朝霞,一径茅堂四面花。
十日西园无忌约,千金南曲莫愁家。
林藏红药香留蝶,门对垂杨暮洗鸦。
拣得露芽纤手瀹,悬知爱酒不嫌茶。
()

高堂红烛鼓声齐,舞遍纤腰月未西。一曲缠头一双锦,骅骝空自惜障泥。

()

久战词场力未衰,毫端珠璧粲离离。气如八尺九花马,人似千年五聚龟。

国士无双君自有,痴儿不了我先知。七年留滞沅湘道,忽咏青山独往诗。

()
仙《韶》别院奏新声,不按唐山曲里名。
青鹞白翎俱入破,十三弦底似雷鸣。
¤
()

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

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

()
白云深处葺茅庐,退隐衡门与俗疏。
一洞晓烟留水上,满庭春露落花初。
闲看竹屿吟新月,特酌山醪读古书。
穷达尽为身外事,浩然元气乐樵渔。
()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
巧梳手欲冰,小颦为寒怯。
有时衿肘露,颇与雪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