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岩桂有感。宋代。孙应时。苦被天香恼,葱珑又一枝。年年秋好处。故故月明时,胜绝何妨晚,凄凉却直宜。客愁添白发,辜负小山期。
《见岩桂有感》是宋代孙应时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被香气缠绕,令人痛苦,岩桂又一枝婀娜多姿。每年秋天的美好之处,依然如故。当明月高悬的时候,胜景已无妨于晚间,凄凉而仍然宜人。客人的忧愁增添了白发,辜负了对这座小山的期望。
诗意:
《见岩桂有感》表达了诗人对岩桂花的感慨和思考。岩桂是一种花卉,它的香气扑鼻,让人心生痛苦,同时它的姿态又非常美丽。每年秋天,岩桂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美好的景色依旧存在,即使在夜晚,明月的光辉也无法超越它的美景。尽管如此,这美景仍然带着凄凉之感,但却依然令人愉悦。诗人以客人的角色,感叹自己的忧愁不断增加,同时也感到对这座小山的期望未能实现,有所辜负。
赏析:
《见岩桂有感》通过描绘岩桂花的香气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以岩桂花为形象,将香气和美丽的形态相结合,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他通过描述岩桂花秋天的美好和明月的光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尽管这美景有一种凄凉之感,但依然令人心生喜悦。诗人以客人的身份,将自己的忧愁和辜负的情绪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凸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思考和感叹。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情之间的交融,引发读者对美好事物的思考和感慨。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赠守安诗。清代。蒋伟。高卧沧江有逸民,夷犹养得百年身。青山白水自邻里,霁月光风共主宾。醒眼看人浑弄拙,素心随份独全真。悠然一段安闲意,疑是羲皇以上人。
朔风吹雪江上来,急桨迎风荡不开。渡口云藏伏波庙,山腰雾失楚妃台。
移居自作泛舟乐,抱瓮还如载酒回。岁晚浮家寄何处,两溪春水绿如醅。
闰十二月自城东泛舟迁居城西安福寺舟中微雪。宋代。王庭圭。朔风吹雪江上来,急桨迎风荡不开。渡口云藏伏波庙,山腰雾失楚妃台。移居自作泛舟乐,抱瓮还如载酒回。岁晚浮家寄何处,两溪春水绿如醅。
读东坡谪居三适辄次其韵·旦起理发。宋代。张九成。忆昔叨从班,入朝大明宫。五更催上马,梦里过万松。想见天竺山,九重吟清风。头垢不暇梳,爬搔常靡通。今来幸閒放,栉比肯匆匆。清晨解絛辫,千梳复重重。不羡列御寇,散发摇风鬃。气舒两目明,顿与离朱同。此乐岂易得,快意适相逢。再拜复再拜,深恩荷天公。
江月晃重山 其二 秋思。清代。吴绮。蟋蟀声中微叹,芙蓉花下无眠。泥金帘幕雨残天。多生受,鹦鹉解周旋。梦记君恩似月,离来客思如烟。灯花笑处转凄然。无聊赖,故故拨红弦。
题八骏图。明代。曹义。人重韩干名,孰识韩干马。玉堂退直披此图,茟精墨妙知谁写。忆昔王母宴瑶池,蟠桃嘉会人少知。独有穆王好仙术,日驰八骏相追随。朅来此事世已久,八骏之名传不朽。韩生貌此落齐纨,种种风流真妙手。玉蹄竹耳势如龙,秋波菱镜悬双瞳。桃花赪色映晴旭,银鬃雪尾梳霜风。骄嘶群行绿杨陌,饮秣回头自相适。园人独骑最后来,缓著青缰不加策。竟从何处暮归迟,华山春暖烟草肥。大千四海息烽堠,牧罢应知入天厩。
莫冬。元代。危素。种稻南谷口,凶岁囷仓虚。晚值老农语,出口三嘻吁。幸有高亢田,种麦给群需。有麦且免忧,无麦将焉如。昔谓崖谷底,其俗异黄农。浪迹城府归,却爱淳朴风。猎夫不射雁,云与兄弟同。羽毛岂知道,天理谅无终。
秋日旅怀七首 其一。唐代。刘琏。金风正秋令,开此肃杀原。凝霜结严威,草木同摧残。芳华日彫落,光润归本根。岂不怀惨凄,中有生意存。收藏理应尔,贞脆焉足论。旷哉白云谷,松风听夜猿。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宋代。赵蕃。卢溪望望接宣风,景富犹能慰客穷。已爱熙熙村舍好,更欣漠漠稻田丰。
某用家弟韵赋绝句上浼清视芜词累句非敢以为。宋代。陈与义。万里平生几蛇足,九州何路不羊肠。只应绿士苍官辈,却解从公到雪霜。
监官权学。宋代。刘过。人生百岁等叹悲,已判行藏任所之。笔砚重寻惊梦觉,课程聊复伴儿嬉。荒原傍海多间趣,闭户观书有倦时。破帽尘埃今已矣,不妨更借蹇驴骑。
无梦令·二鼓孤清妙用。金朝。马钰。二鼓孤清妙用。颠倒倒颠看供。遍地长黄芽,便觉个中无梦。无梦。无梦。八味水流梁栋。
秋晚。宋代。戴炳。西风澄晓气,凝观惬幽情。草润蛩声滑,松凉鹤梦清。吟怀依水静,病思得秋轻。忽忆登高近,循篱看菊英。
春日。宋代。王令。提壼聒聒惟呼酒,杜宇喧喧只说归。坐怪鸟声皆有取,静于人事益知非。已嫌世浊胡为混,能待河清固已稀。为语夷齐既甘饿,可能分我首阳薇。
月夜再至濂泉。清代。王文诰。海月渐蔼空,斜注一峰凸。霜缟披山肩,其趾列积铁。夜泉触耳寒,发我游兴热。径转嘉树阴,茧步到山裂。水帘月半垂,帘动映澄澈。背树坐莓苔,暗摸辨古碣。移时月当顶,穹林地成雪。栖鸟忽翻枝,散花空际撇。零乱满衣裾,亭亭自莹洁。俄觉蔽浮云,纷纷扑地灭。揽之不盈手,飘堕玉环缺。三五阙珠龟,疑有蟾蜍窃。岂其朏魄影,天晴还未列。秉阴窍山川,和光不能泄。人生类此境,久要匪易结。好景亦长明,散去使心折。梦入露气清,惟闻歌一阕。瑶台落步虚,底事匆匆别。酌酒条尘虑,隐映泉幽咽。引指飞一光,太虚无点缀。三叹觅回踪,兀然见屹
读书山雪中。金朝。元好问。前年望归归不得,去年中途脚无力。残生何意有今年,突兀家山堕眼前。东家西家百壶酒,主人捧觞客长寿。先生醉袖挽春回,万落千村满花柳。山灵为渠也放颠,世界幻入兜罗绵。似嫌衣锦太寒乞,别作玉屑妆山川。人言少微照乡井,准备黄云三万顷。何人办作陈莹中,来与先生共炊饼。
东山草堂。明代。刘璟。草堂不与浣花同,移上东山出鲁峰。招隐短章吟白雪,读书长日对青松。莫言世上无鸣凤,却忆隆中有卧龙。可是苍生望安石,未应丘壑独从容。
题泗水厅壁。清代。蒋伟。十年奔走宦途忙,赢得须眉鬓发苍。竭力仅能修百废,举头何忍见千疮。充饥处处惟糠覈,输税家家卖枣桑。老我此行归计得,谁将民隐达岩廊。
陜西督理军饷。明代。杨旦。奉敕总京储,势殊时亦异。蓄积犹未充,冗食如鳞次。貂珰何纷然,营营日趋利。漫劳口舌争,空怀禄食愧。西戎扰边鄙,庙堂集群议。内帑发所馀,重臣董其事。憸邪惮远行,巧心生百计。元老鬼蜮资,极力为之地。当守俞所请,是非遂易位。命下子当往,敢效懦夫避。窃恐才识疏,无以副重寄。迢迢万里途,仰藉天威庇。报称期靡躬,庶几万一冀。作诗示儿襄,聊以明吾志。
朝云诗五首。明代。程嘉燧。城头片雨浥朝霞,一径茅堂四面花。十日西园无忌约,千金南曲莫愁家。林藏红药香留蝶,门对垂杨暮洗鸦。拣得露芽纤手瀹,悬知爱酒不嫌茶。¤
贵公子咏。金朝。元德明。高堂红烛鼓声齐,舞遍纤腰月未西。一曲缠头一双锦,骅骝空自惜障泥。
次韵段季裕惠诗二首 其一。宋代。王庭圭。久战词场力未衰,毫端珠璧粲离离。气如八尺九花马,人似千年五聚龟。国士无双君自有,痴儿不了我先知。七年留滞沅湘道,忽咏青山独往诗。
正德宫词八首。明代。王世贞。仙《韶》别院奏新声,不按唐山曲里名。青鹞白翎俱入破,十三弦底似雷鸣。¤
当句有对。唐代。李商隐。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题桃源处士山居留寄。唐代。刘沧。白云深处葺茅庐,退隐衡门与俗疏。一洞晓烟留水上,满庭春露落花初。闲看竹屿吟新月,特酌山醪读古书。穷达尽为身外事,浩然元气乐樵渔。
紫骝马。唐代。李白。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