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

逍遥咏朗读

《逍遥咏》是宋代皇帝宋太宗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逍遥咏

知晓修练需辛勤,
苦心追求远离尘。
金鼎初分红燄火,
明月高挂碧潭津。
思虑深深五岭路,
志趣高远三天人。
万里州通世俗间,
清虚境象善追寻。

译文:

了解修行需要辛勤,
苦心追求远离尘埃。
金鼎初分红色火焰,
明月高悬碧潭之上。
深思考虑五岭之路,
志趣高远如三界之人。
万里之州通达世俗之间,
清虚之境似善追求真理。

诗意和赏析:

《逍遥咏》表达了宋太宗对修行和超越尘世的追求。诗人认识到修行之道必须付出艰辛努力,通过苦心的追求才能远离尘埃的纷扰。金鼎初分红色火焰,明月高挂碧潭津,形象地描绘了追求逍遥境界的景象,金鼎象征炼丹之法,明月代表高洁的境界。

在修行的过程中,诗人思虑深远,深思熟虑着五岭之间的路途,表达了对修行道路的探索和思考。志趣高远如三界之人,表示诗人追求的目标是超越凡俗之境,追求高远的境地。

诗词的结尾提到万里之州通达世俗之间,清虚之境似善追求真理。这句话表明诗人认识到修行并非追求超脱世俗,而是在世俗中追求清虚的境界,善于追寻真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修行的艰辛和追求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词也传达了一种追求真理和境界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世俗间寻求清虚之境,追求真理的追寻与探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太宗

...

宋太宗朗读
()

猜你喜欢

市声汹汹鼓催阵,日影駸駸潮涨痕。
消磨意气默数息,把翫光阴牢闲门。
()

簪绂遂初衣,结茅在深竹。庭静积秋阴,窗虚锁寒绿。

知子久乐閒,无心慕荣禄。予本林壑人,平生寡羁束。

()
东山山下海潮通,一片江流出镜中。
度岭拾薪歌稚子,和烟牧犊走村翁。
千年桥锁高人迹,百丈岩垂烈女风。
此去天台知几许,桃花深处失西东。
()
亭为君来又得名,公余赢取眼双明。
溪光影碎黄金艳,波面声流白玉琤。
夜半吴歌缘底恨,晚来山色不胜情。
风光我欲平分破,故把吟边当结盟。
()

扬州桥南有贾客,船中居处无家宅。生涯常在风波间,名姓不登乡吏籍。

前年射利向蛮方,往平行贩越海洋。归来戴货不知数,黄金绕身帛满箱。

()

栖鸦啼破烟林暝。把旅梦、俄惊醒。猛拍征鞍登小岭。峰回路转,月明人静,幻出清凉境。马蹄踏碎琼瑶影。任露压巾纱未忺整。贪看前山云隐隐。翠微深处,有人家否,试击柴扃问。

()
达士如鸱夷,无客亦自醉。
痴人如扑满,多藏作身祟。
放翁亦何长,偶自远声利。
胸中白如练,不著一毫伪。
()

雨歇林气清,鸣蜩集高柳。痴儿戏我侧,进此尊中酒。

御史不在前,执法不在后。陶然玉山颓,竟入无何有。

()
二十年朋友,同吟五字诗。
琴精毛敏仲,字逼晋羲之。
多听诸公说,堪为后辈师。
苕溪深隐好,不欲仕明诗。
()

小园雨过草离离,寂寞葵榴又一时。载酒客来閒问字,催租人去更吟诗。

一杯淡粥学僧供,三尺高床避鬼吹。百岁光阴行六十,世间何许凤凰池。

()

石有千年藓,崖悬百尺藤。祗疑云尚合,忽见日初升。

()

依旧林扉枕水开,寂无屐齿叩苍苔。莺声不管春风尽,花气如愁暮雨来。

入夜夔魖群窃据,隔墙弦管易兴哀。梨园老去名姬嫁,都把繁华付劫灰。

()

梅花树下春风静,苔荒荠老围春井。
山翁汲泉点茶水,触残花下玲珑影。

()

十里莲塘际碧山,入潭无数竹根泉。诗狂欲洒亭间壁,却愧文公与乐天。

()

河边霁色无人见,身带春风立岸头。

浊水茫茫有何意,日斜还向古蒲州。

()
乃翁犹旅殡,霜露几焄蒿。
日与清江游,云连桂岭高。
时无郭元振,梦有令狐绹。
目断方田墓,招魂我欲骚。
()

台阁新编说武功,桃花温树媚春风。谁知大手输燕国,关塞文章老愈工。

()
信脚东游十二年,甘泉香稻忆归田。
行逢蜀井恍如梦,试煮山茶意自便。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
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著鞭。
()
小折霜林半壁间,春风日日付毫端。
秋高为借横斜影,留与吾师岁晚看。
()
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
窗间半偈闻钟后,松下残棋送客回。
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
白莲社里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
()
月窟移来有贵名,一帘金碧照东荣。
鼻端入妙睡魔醒,眼底会真诗句生。
日气珑璁无奈醉,露华凌乱不胜清。
君家倾国何时见?淡扫蛾眉捻夕阴。
()
山上今冬少阴雪,晴和天气如春月。
斯辰又喜一阳生,梅根占得先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