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是宋代皇帝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色如钩、山峦连绵的景象,表达了太宗追求自由与成就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细月衔山似钩,
先陈踪迹问瀛洲。
从来万劫垂名在,
王母行天得自由。
诗词中的“细月衔山似钩”,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弯曲如钩,勾勒出夜空中的婀娜曲线。这样的描绘既展示了夜晚的美丽景色,又给人以一种神秘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先陈踪迹问瀛洲”,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人的追寻和探索。踪迹是指前人留下的痕迹和足迹,而瀛洲则象征着遥远的仙境。通过问询前人的足迹,诗人试图寻找到自己追求的道路和境界。
最后两句“从来万劫垂名在,王母行天得自由”,表达了诗人追求卓越和自由的心愿。万劫垂名在意味着名声传扬千古,而王母行天则象征着自由自在的飞翔。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向读者传达了自己追求卓越、追求自由的坚定决心。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宋太宗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借用神话瑰丽的意象,诗人将个人的追求与更大的宇宙秩序相联系,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宋太宗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作为皇帝的人生观和追求。
清明日同宋才夫王子友游秦氏园分韵得一字。宋代。李流谦。谁浇无边春,酿成此天色。文章只引睡,茗碗不着力。虽无田父邀,欲到野人宅。日萼斗深妍,风条舞柔碧。数峰极蕴藉,未到辄目逆。人心有同然,一样寄岑寂。茅茨契不补,吾意嘿有适。置樽小轩户,云气手阖辟。苍苍万檀栾,晚吹自萧瑟。穿荒取微迳,便旷从短策。忽与幽兴会,照我两尺璧。白虹润山木,取友固多益。谈深近迂怪,理奥烦探索。鲸杯不足吞,马肝无用食。玉虬蟠蜿蜒,万鳞寒缩涩。饯春春未阑,尚及三之一。
题红梅二首 其二。元代。贝琼。野桥山店记年时,管领春风有一枝。却笑罗虬不解事,百篇空赋比红诗。
九宫坛斋居。宋代。蔡戡。斋居独卧小禅房,暂得心閒气味长。一炷炉熏春睡足,此身疑是在家乡。
峡山寺上方。唐代。李群玉。满院泉声水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东峰下视南溟月,笑踏金波看海光。
再次韵赵帅见寄三首。宋代。陈造。前欢已悔东隅失,后约如前敢再违。连夜扬州昔年梦,小梅清瘦杏花肥。
过胡汝宅留赏牡丹。明代。徐渭。芳树丰茸何岁栽,对人不语向阳开。频年此景无多日,好客相过问几回。塞蕊正宜催羯鼓,高枝偏自映金杯。醉馀谁复论朝暮,待尔阳台行雨来。
渔父。唐代。齐己。夜钓洞庭月,朝醉巴陵市。却归君山下,鱼龙窟边睡。生涯在何处,白浪千万里。曾笑楚臣迷,苍黄汨罗水。
南柯子 咏香串效唐人体。清代。顾太清。宝串垂襟软,温香著体柔。青丝贯取意绸缪。只要心心相应、总无愁。步月难寻梦,临风怕倚楼。江皋玉佩为谁留。又惹一番牵挂、在心头。
溪园。宋代。刘学箕。溪园辟平畴,左右接林麓。沉沉水浮堰,泛泛潭转曲。果木渐成行,台榭亦营築。何时东风起,吹满枝上绿。
苏幕遮·妙还元。元代。高道宽。妙还元,镇常在。丹药白银,那个人不爱。武士将来教君解。琢就银壶,提向街头卖。要三成,弃两坏。最上功夫,巧造十分大。圆满一旬遍饮快。醉赴蟠桃,归去君休怪。
送僧恬归灵隐。明代。高启。游方应未久,柳色变新年。在路逢春雪,还山访冷泉。钟催投寺锡,灯照泊江船。法意休多问,无言即是禅。
凤凰岩。宋代。张建。尽□□□□□兵,岐山无复凤凰鸣。何人更解驱顽石,飞向中原颂太平。
惠州西湖杂诗 其二。清代。丘逢甲。玻璃五色照开厅,湖艇仍标紫洞名。欲向西新桥洞去,另呼杉板过桥行。
和浔阳宰感旧绝句五首。唐代。李中。追感古今情不已,竹轩闲取史书看。欲亲往哲无因见,空树临风襟袖寒。浔阳物景真难及,练泻澄江最好看。曾上虚楼吟倚槛,五峰擎雪照人寒。园林春媚千花发,烂熳如将画障看。惟爱松筠多冷淡,青青偏称雪霜寒。知君百里鸣琴处,公退千山尽日看。政化有同风偃草,更将馀力拯孤寒。昔岁寻芳忻得侣,江堤物景尽情看。就中吟恋垂杨下,撼起啼莺晚吹寒。
渭川秋望寄右军王特进。唐代。高骈。长川终日碧潺湲,知道天河与地连。凭寄两行朝阙泪,愿随流入御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