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闻禅人请赞

蕴闻禅人请赞朗读

《蕴闻禅人请赞》是宋代禅宗高僧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禅修的视角,表达了禅宗的核心观念和修行体验。

诗词的中文译文:
蕴闻闻自性,
自性离闻蕴。
吾真亦复然,
迥迢千圣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禅修者的心境出发,探索人性的内在本质。诗人通过言语的巧妙运用,表达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的境界。

首句“蕴闻闻自性”,揭示了诗人深入内心,寻找自我本质的过程。禅宗强调通过寂静的冥想和内观,超越外在的声音和杂念,进入自我内在的沉静与平和之境。

接着,“自性离闻蕴”,表达了禅修者在超越外界声音的同时,也超越了思维的纷扰。这里的“闻”既指感知外界的声音,也象征思维的运作。通过禅修,人们可以超越思维的束缚,直接体验自性的纯净和自由。

第三句“吾真亦复然”,表明禅修者在超越外界和思维的束缚后,发现了内在的真实本性。禅修的目的在于觉醒内在的智慧和觉知,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本质,超越了世俗的幻象和执着。

最后一句“迥迢千圣顶”,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禅修者在境界上的超越。禅修者的修行之路是与千百位圣贤的境界相通,超越了尘世的种种界限和限制。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深邃思想和修行的体验。通过超越外界和思维的束缚,禅修者可以直接觉知自性的纯净和自由,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本质,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这首诗词充满了禅宗的哲理和禅修者的境界,具有启迪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

猜你喜欢

绣阁和烟飞絮,粉墙映日吹红。
花花柳柳成阴处,休恨五更风。
絮点铺排绿水,红香收拾黄蜂。
留春尽道能留得,长在酒杯中。
()

一领彤弓下赤墀,惟将清净作藩篱。马卿山岳金相似,

张绪风情柳不如。心染烟霞新句出,笔驱奸蠹宿根隳。

()
有客傲今世,去古见是人。
得姓遗唐谱,自号乐天民。
毋乃香山老,重来现后身。
问君何能解,满口谈天得。
()
夷陵城阙倚朝云,战败秦师纵火焚。
何事三千珠履客,不能西御武安君。
()

黑猪渡河天不风,苍龙衔烛不敢红。一瓶何处马背倒,芰塍藕荡漫西东。

西风佳时数重七,乾鹊桥成云□湿。兰膏香冷梦初回,花馆月寒秋又立。

()

满园丛菊手亲栽,今日迎君户早开。绕径探秋排雾出,登山得句似云来。

重峦笔洒屏生色,六法谈深月浸杯。愿睹太平图黼黻,多君掞藻有奇才。

()

雨雪连朝意未休,支筇难步最高楼。
梅花不识春风面,野水相平古渡头。
船上看山无屋碍,尘中阅世似沤浮。

()

积翠异诸岳,令人看莫休。有时经暮雨,独得倚高楼。

云外僧应老,林间水正秋。到头归隐处,岂在问嵩丘。

()

令节无端虚掷,未把黄华盏。白云红树,犹遮缙山半。

苏海展作重阳,杜陵高会蓝田,兴俱非浅。

()

踏车如市水如金,守闸如城不放人。
共倚河渠通北使,可怜膏泽养边臣。
平生自计更蓑笠,此日何颜玷缙绅。

()

城西买马滑冲泥,总为风光候指挥。拍案寒潮惊晓枕,过江残雪上春衣。

梅花野寺初闻磬,杨柳村居半掩扉。曙色渐分人渐远,五云双阙拥朝晖。

()
道绝名言,法离闻见。
打破虚空,成七八片。
直饶锢鏴完全,也是由基副箭。
()

当年二老赵张俦,独许先生第一流。异政曾闻山鬼伏,直声须向古人求。

从来走卒知司马,到处儿童说细侯。惆怅当年旧游处,羊昙不肯过西州。

()

结茅次烟水,用以资啸傲。岂谓钓家流,忽同禅室号。
闲凭山叟占,晚有溪禽嫪。华屋莫相非,各随吾所好。

()

灯灯夜续一清光,寒卷深扉暑卷廊。除却青毡皆长物,待来紫荷看新囊。

青山白日文犹在,敝帚千金价亦忘。此意君知高引领,童童紫盖影篱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