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皎洁一轮,寒光万里。灵利者叶落知秋,傝{鸩鸟换辱}者忠言逆耳。休不休,已不已,小释迦有陷虎之机,老大虫却无牙齿。当时一蹋岂造次,蓦然侄非偶尔。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皓洁的月轮,寒冷的光芒照耀千里。同时,它还表达了一种深刻的诗意和赏析。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皎洁的一轮月亮,散发出寒冷的光芒,照耀着千里。这里的月亮象征着纯洁和明亮的美好事物。寒冷的光芒则暗示着诗人对世间冷酷现实的触动和反思。这种冷酷常常让人感到痛苦,但它也能让人认清事物的本质。
诗中提到了“灵利者叶落知秋”,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和敏锐的赞赏。只有那些敏锐的人才能从叶落的现象中体会到秋天的到来,暗示了诗人对于善于洞察事物本质的人的钦佩。
而“傝{鸩鸟换辱}者忠言逆耳”则表达了一种令人深思的意味。傝{鸩鸟换辱}是一个典故,指的是鸩鸟愿意用自己的肉换取主人的安全。这里的意思是,有时候忠诚和真理的忠告可能会被人们所拒绝和排斥。这暗示了人们在面对真理和忠告时的盲目和固执。
诗中还出现了“小释迦有陷虎之机,老大虫却无牙齿”的描述。这里的小释迦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们虽然年纪小,但却拥有陷害老虎的机会。而老大虫则指老虎,虽然强大,但因为失去了牙齿而无法捕食。这个比喻表达了力量和智慧的关系,即智慧往往能够克服力量的限制。
最后,诗中提到了“当时一蹋岂造次,蓦然侄非偶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生的思考。它暗示了人生中的冲动和偶然性,以及历史的无常和变幻。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对纯洁、智慧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形式,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于人性和世界的深刻洞察。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寄赞宁上人。宋代。王之道。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若念垂瞳欲相见,未访西上一浮杯。
咏王右丞。宋代。梅尧臣。右丞笔通妙,阮籍思玄虚。独画来东平,倒冠醉乘驴。力顽不肯进,俛首耳前驱。一人牵且顾,一士旁挟扶。捉鞍举双足,闭目忘穷途。想像得风度,纤悉古衣裾。玉骨化为土,丹青终不渝。而今几百岁,乃有胡公疏。买石遂留刻,渍墨许传模。白黑就髣髴,毫芒辨精粗。千古畜深意,终朝悬座隅。谁谓盈尺纸,不惭云雾图。
送田仲茂宰入四川。元代。傅德称。天门传制拜新除,西入成都万里余。江上好风催去棹,邑中故老候来车。巴园五月收丹橘,丙穴三春馔白鱼。却忆文翁遗化在,何因公暇说诗书。
咏灯花。明代。李昌祺。羞向明开向暗开,芳丛暖燄照银台。须臾烂漫都成蕊,顷刻凋零半是煤。绣幌不愁疏雨至,纱窗只怕猛风来。歌阑舞罢人归寝,一寸丹心未肯灰。
燕子楼诗三首。唐代。张仲素。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白居易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张仲素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白居易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张仲素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
斋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九。明代。张元凯。草木鹑之居,朝夕鷇以食。嗤嗤四十年,梦梦如一息。
风波。清代。丁绍仪。一欲群芳歇,天涯人未归。风波大江上,星月几时辉。梦杂浮云幻,心惊去日非。茫茫身世感,空自说忘机。
章中丞谪居南海枉书相问余值北上不获面承寄答二首 其一。明代。欧大任。椷书劳尔寄衡门,知在城西诃子园。我自天涯频借问,几人迁客似虞翻。
赠别周玉虹。明代。叶春及。独客深杯始为君,夏堂风砌夜论文。山围官舍云时入,水满江楼袂忍分。旧赏雨花愁树树,并飞沙鸟故群群。共来闽海频伤别,细作音书寄鲤闻。
论诗三十首·二十九。金朝。元好问。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文同风篁萧瑟图。元代。吴镇。翠羽参差自一丛,湘江清影澹微风。开图忽睹题痕处,羡杀当年笑笑翁。
元日上尊大人领省阿钵国夫人寿。宋代。耶律铸。莫求天上长生药,己得人閒不老方。看破古今如一日,年年春色似寻常。
乳虎行。元代。方回。伏鸡护窠能搏狸,人物一理谁无儿。南山斑寅产三稚,野人采樵遥见之。萧萧落日黄茅坞,睥睨田家窥水牯。衔归穴中哺尔雏,岂不此心慈父母。射石没羽李将军,两老于菟如有闻。伥鬼夜报旦出猎,遁逃远入千重云。纵火鸣鼙括原湿,生擒二彪逸其一。食肉寝皮勿遗患,壮士挥戈血鲜滴。滴血满地遗腥臊,顽嚚昏暮来咆哮。舐沙齧土擦树木,如哭如泣空哀号。君不见楚灵投车痛子死,尔杀人子亦多矣。又不见禄山反噬逆天理,逆雏先斮长安市。渠魁未缚妪与翁,凶酋肆虐焉可容。安得冯攘卞刺扫此辈,假威之狐群亦空。
迷路仙。宋代。徐积。当时采药因迷路,平上青云不用梯。却似人閒行路者,醉魂春梦至今迷。
恭闻秉山人表谢急徵不赴荣侍因成拙句仰纪高。宋代。王禹偁。未赴吾君凤诏徵,蒲轮何似板舆荣。自期物外长无事,谁觉人间已有名。饵术肯尝锺鼎味,纫兰应笑佩环声。洛南迁客堪羞死,犹望量移近帝城。
仁圣皇太后圣节朝贺。明代。区大相。璚宫瑞霭接层台,天子承欢龙衮来。长乐慈云仙仗晓,坤闱御气曙钟开。玉桃先发宜春苑,瑶水重添献寿杯。幸从九重称庆毕,方随万国颂恩回。
次宗司法云字韵。宋代。杜范。我来縠水偿披云,秋堂霭霭生春薰。落笔盘空斗神速,刮眼一破平生闻。自笑黏黐日凭案,抽思索句曾未半。弱步何由附天骥,肝胆轮囷惭寸管。
河满子 闻雁。清代。易顺鼎。太液何时雪尽,洞庭此日波荒。水碧沙明苔两岸,湖天古怨微茫。枫叶蓼花多处,勾留半在红乡。一路冲开雨密,数声拖得秋长。只有渔翁浑不管,中流自起鸣榔。几处高楼怕听,谁教错住潇湘。
题米元晖山水小景。元代。刘崧。江上见青峰,亭亭三四重。雨沾金翡翠,云拥玉芙蓉。桂屿閒秋馆,枫林隐暮钟。苍茫图画意,欲赏惜无从。
寄内。明代。于谦。结发为夫妻,恩爱两相好。生男与育女,所期在偕老。我生叨国恩,显宦亦何早。班资忝亚卿,巡抚历边徼。自愧才力薄,无功答穹昊。勉力效驱驰,庶以赎天讨。汝居辇毂下,闺门日幽悄。大儿在故乡,地远音信杳。二女正娇痴,但索梨与枣。况复家清贫,生计日草草。汝惟内助勤,何曾事温饱。而我非不知,报主事非小。忠孝世所珍,贤良国之宝。尺书致慇勤,此意谅能表。岁寒松柏心,彼此永相保。
生还四首 其四。明代。张煌言。奔北谁能殿,图南我亦迷;翻令百步笑,未得一枝栖。孤岛摇烽燧,登坛恃鼓鼙。风云蹉跌后,无计展霜蹄!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宋代。黄庭坚。乳花翻椀正眉开,时苦渴羌冲热来。知味者谁心已许,维摩虽默语如雷。
入邑问炊中云招王希圣起龙三首。宋代。许月卿。简瓢不改乃真豪,之子胸中志自高。本自无官彭泽柳,不知何世武陵桃。窗前草色勤鑽仰,堂上萱丛敬抑搔。好向中庸看未发,养成和气盎春醪。
闭閤。宋代。陆游。闭閤孤城剩放慵,桐江清绝胜吴松。云收忽见北山雪,月落正闻西寺钟。世味老来无奈薄,土思病后不胜浓。莼羹岂止方羊酪,轻许平生笑士龙。
送石继贤还江阴。明代。徐溥。万石推先世,多才迈等伦。剑光横白日,文采照青春。喜作桥门客,仍怀梓里人。綵衣虽可乐,黄卷亦宜亲。瞻眺君山表,行歌骥水滨。他年拜华秩,鸣佩侍枫宸。
读李憕碑。宋代。张耒。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骷髅行万里。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却嗟何独此事然,搔首碑前空叹慨。
送何司封知寿州。宋代。孔武仲。清淮带城郭,形胜压吴天。人苦怀襄后,帝求师帅贤。郎官已分竹,画鷁似登仙。昨夜惊乌坐,星辉共黯然。
山中。宋代。方岳。世间尘土隔丘林,竹绕松园不厌深。一片野云人寂寂,几番山雨夜沈沈。桑麻事业本来面,竹帛功名过去心。持戒十年今始定,邯郸梦不到寒衾。
又和酴醾韵。宋代。项寅宾。天遣司花宝笈开,鲛绡散翦碧云堆。芳根移自蚕丛远,薰酿曾随凤诏来。只恐飘风撼新竹,却惊残雪触苍苔。水仙欲逞幽香压,山谷似无诠品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