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之金华兼简周屯田

送僧之金华兼简周屯田朗读

诗词:《送僧之金华兼简周屯田》
朝代:宋代
作者:释重显

瘦藤轻屦藓衣并,路过危峰截杳冥。
若到金华拂云雾,不应容易见文星。

译文:
瘦弱的藤蔓缠绕在轻便的鞋上,苔衣与之相伴,
穿越险峰截断遥远的冥冥之路。
如果到达金华,拂去云雾,
也不容易看到那闪耀的文星。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释重显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离开的场景。诗中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表达了离别之情以及前行者所面临的艰难与不易。

赏析:
诗中的瘦藤、轻屦、藓衣等形象描写,通过简练的语言揭示出主题的含义。藤蔓代表着离别者的身影,瘦弱而柔软,与轻便的鞋相伴,强调了行者的孤独与坚毅。藓衣象征着行者在世俗间的尘世束缚,与藤蔓并列,凸显了修行者超脱尘世的追求。

诗中的危峰和杳冥形容了行者所面临的险阻和遥远的道路,暗示着行者的修行之路充满挑战和艰难。而金华则象征着清净和圣洁的境地,表示行者终于达到了心灵的归宿。

诗的最后两句"不应容易见文星"表达了行者在金华之境,即使接近了高尚的文化与知识,也并非容易见到真正的智慧和卓越的人才。这是对行者修行之路的警示,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和智慧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不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行者离别的情景和修行之路的艰辛,同时蕴含着对于追求真正智慧的思考和警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四十九年,欺胡谩汉。
疾入涅槃,救得一半。
谤观紫磨金色身,涴却娘生眼。
()
素秋欲尽风雨恶,千林如扫俱摇落。
年运而往秋复冬,念念元知已非昨。
痴人顾欲吝此生,放翁悯汝笑绝缨。
发毛爪齿俱外物,天地大化终无情。
()
孔欲居九夷,老亦适流沙。
忠信之所覃,岂间夷与华。
况我州闾间,相视等一家。
老稚各自力,勉蹈思无邪。
()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

岁事萧条雪拥门,家人随分具盘飧。灶头饼软团团白,缸面醅新盎盎浑。

万窍风声皆地籁,一窝春意自天根。老夫只待干戈息,归问西湖水竹村。

()

粤从太极生两仪,大明生东月生西。煌煌两日照今古,一昼一夜分主之。

人具阴阳中造化,亦系日月之所舍。在日为命月为身,所主各随其昼夜。

()

向来河洛久愆阳,祷祀徒劳罄肃庄。林雪飞花欣暂白,麦田濡叶未全黄。

城中稍觉桑薪贵,村外时闻社瓮香。八使孜孜悯茕独,斯民那复畏凶荒。

()

得莫欣欣失莫悲,乐天忘分我何疑。丈夫胸次自磊落,作事悻悻非男儿。

()
堕巢拾槁枝,微火吹孤萤,风火一相得,须臾细烟青,暖焰遂腾上,凛冽回玄冥。
君看金鼎火,其初亦荧荧,至理存橐龠,奇功挟风霆。
笑谈缚三彭,指顾役六丁,超然出尘世,岂独制颓龄。
劝君勿虚死,万过诵黄庭。
()

孰尚容寒畯,双眉拓得高。人才收小草,经济嚼空螯。

落溷怜名女,呼衿让土豪。冲霄曾有愿,无羽又无毛。

()
几度徘徊对暮天,怀人珍重寄诗篇。
古今上下几千首,天地中间八九椽。
史醒吟魂归浊酒,移将杰句上华颠。
南来诸老凋零尽,回首斜阳倍黯然。
()

杨花飞尽莺声涩。杜娟唤得春归急。病酒起来迟。娇慵懒画眉。宝奁金鸭冷。重唤烧香饼。著意炼龙涎。纤纤手逴烟。

()

炉煨榾柮雪煎茶,松竹环居耐岁华。
窗外玉梅疏弄影,助人诗兴两三花。

()

碧崖倒影,浸一片、寒江如练。正岸岸柳花,村村修竹,唤醒春风笔砚。溯水舟轻轻如叶,只消得、溪风一箭。看水部雄文,太师健笔,月寒波卷。

游倦。片云孤鹤,江湖都遍。慨金屋藏妖,绣屏包祸,欲与三郎痛辨。回首前朝,断魂残照,几度山花崖藓。无限都付窳尊,漠漠水天远。

()

柴门傍水是通津,夜理渔蓑昼卖薪。晚市醉归逢鼓吹,笑携稚子看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