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朗读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是宋代诗人方蒙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色无香应是画,
雨珠雨玉奈可穷。
素餐终老坐成晚,
白业它生扫未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情感内涵。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梅花无色无香的特点,以及梅花在雨中的美丽。诗人还通过梅花的形象,寄托了对清贫生活的坚守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赏析:
诗词以“无色无香”来形容梅花,传达了梅花的朴素和无华之美。梅花虽然没有艳丽的颜色和香气,却在自己的无声中展示了一种独特的韵味。接着,诗人运用了“雨珠雨玉”来形容梅花在雨中的景象,将梅花与珠玉相比,凸显了其高贵和洁净之美。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他以“素餐终老”来表达对清贫生活的坚守,坚持简约纯朴的生活方式。而“坐成晚”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诗人在朴素的生活中度过了大半生,岁月已经不再年轻,但他的创作热情并没有消退。

最后两句“白业它生扫未空”,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白业指的是创作,扫未空意味着诗人的创作之路仍未完成,还有更多的空间等待他去开拓。这两句诗意味深长,饱含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创作的无尽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形态和意义的描绘,折射出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艺术的热爱。它表达了朴素之美和追求的信念,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深思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鹤径风回香细萦,仙衣长似御风轻。砂胎初剖银芽出,还恐流珠㬉易倾。

()

人云下元府,莫作马当看。自有天公仗,那能问水官。

()

霁野收云雨,长光架一条。娲天初补石,乾鹊早成桥。

日驭迷黄道,仙梯接绛霄。谁能乘六气,万里信扶摇。

()

西来异兽路应迷,金锁何年落此溪。
不比李侯心似水,归舟自掷石门西。

()

启蛰而郊月建寅,新元颁赦又颁春。端闱拜了熙成表,朝会移班贺紫宸。

()

酒肠诗胆两轮囷,已病方知爱重身。
慈母绝怜呕心[以下原残缺八面]

()

晚秋过了小春催,放尽山家绿萼梅。东阁渠关诗兴动,南枝先放暖风回。

素裳肌透未融雪,碧苍色欺初晕苔。惆怅东篱正岑寂,重阳消得满园开。

()
山鸟纷纷不计名,晓来聒聒弄新晴。
山人不识虞庭乐,疑是箫韶秦九成。
()
双鹤横桥阿那边。
静坊深院闭婵娟。
五度花开三处见,两依然。
水眄难禁频领□,歌云犹许小流连。
()

汉阁西头千步廊,与君长夏对胡床。阴阴桧色连宫草,寂寂棋声度苑墙。

细乳分茶纹簟冷,明珠擘芡小荷香。身今老病投炎瘴,最忆冰盘贮蔗浆。

()

今夕知何夕,花然锦帐中。自能当雪暖,那肯待春红。

黄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公。

()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
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

汉重貂珰鼎轴轻,力扶弱势赖公卿。劾侯常侍如张□,讼石中书有更生。

伺夜九头犹作祟,过时百舌未收声。虞廷可是无仪凤,底事相看噤不鸣。

()

试说栖真是若何,铁牛安卧到新罗。个中消息凭谁会,古庙缘墙长薜萝。

()

左辖辍中台,门东委上才。彤襜经宿到,绛帐及春开。

民望恳难夺,天心慈易回。那知不隔岁,重借寇恂来。

()
一到仙山眼自明,前身彷佛记曾经。
真人眇忽在何许,更随藜杖缘青冥。
()

南岭见秋雪,千门生早寒。闲时驻马望,高处卷帘看。

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澜。

()

章子捐书洒埽忙,华轩乃肯过草堂。
知闻敢望回并赐,文献难徵夏与商。
会有神医为刮膜,岂无邻女肯分光。

()

遥山明如罨画,玄冬暖剧青阳。喜见滇云旧侣,重到并州故乡。

()

与君媾新欢。
托配于二仪。
充列于紫微。

()
芳郊联骑出,竹苑听莺迁。
共酌陶嘉月,相看忆昔年。
病因春事减,穷益故人怜。
只恐闻鹈晙,花间拚醉眠。
()

柳际微茫月,神伤忆往年。玉人临绮席,琼管和冰弦。

今夕空庭里,清光寒食前。子规鸣不歇,坐尽博山烟。

()

历井扪参踏藓苔,山腰海角偶徘徊。身从飘泊似浮水,眼见纷华等湿灰。

共煮松风占乳信,试寻香雪探芳媒。笑谈疑在蓬瀛上,下视云中两两苔。

()

两鹁鸪,朝朝莫莫啼不休。天阴妇弃去,雨止还相求。

天公阴晴变不测,嗟尔夫妇难为逑。勃勃水西头,啼过东家楼。

()
京城六月日如火,风轩散发执书坐。
顿嫌城市多烦嚣,欲买田庐何处可。
素几茶瓯吹碧香,有客敲扉偶相过。
为言越中好山水,厥土膏腴不偏颇。
()

天纳吾家古朴城,祗将顽钝学痴兄。知君不误真衣钵,付与溪山执屦行。

()

须鬓三分白二分,一生踪迹出人群。嵩丘梦忆诸峰雪,

衡岳禅依五寺云。青衲几临高瀑濯,苦吟曾许断猿闻。

()

无求不敢向人清,繁响徒萦十里行。曾学金人长杜口,忽逢玉露自成声。

高栖未必全关节,弃秽难辞是近名。翘首长空如独诉,岂堪了了托閒情。

()
君有轻舠恰称身,我家亦有岭头云。
君云容易能分我,亦有吾云可寄君。
()

高馆临槐柏,清筵引桂觞。淮南秋望迥,江左故欢长。

气色琼枝映,词华翰墨香。只应今夕会,星聚比陈乡。

()

举业经书也圣功,人间道眼费圆融。夜来睡醒罗浮梦,月满秋江数十峰。

()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
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
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

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

()

长林行未竟,群峰俄耸青。高石栖霞气,圆影抱月形。

莺声当听转,萝花逐援零。更欲采灵蕴,终将测窈冥。

()

尼珠曾现海遐荒,况有招提在上方。取醉不辞光禄酒,披襟时散令公香。

天边暝色迷欹岸,窗外潮声送夕阳。江夏最怜鹦鹉赋,莫教人笑祢衡狂。

()
所思劳旦夕,惆怅去湘东。
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
独行残雪里,相见暮云中。
请住东林寺,弥年事远公。
()
蜀客登来屈子城,九歌重见笔纵横。
不妨秋露浇春菜,只可从渠学独清。
()

麻衣年少雪为颜,闻说经旬不启关。

弄玉已归萧史去,洞门深锁碧窗寒。

()

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
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

()

春城社散已经时,夏日寻盟对雨宜。似洒山阳思旧泪,未知河朔纳凉期。

层阴欲堕侵单袷,重午才过恋五丝。光景易流人易老,相逢沉饮不须辞。

()

白发初为吏,有惭年少郎。自知身上拙,不称世间忙。

秋雨悬墙绿,暮山宫树黄。同官若容许,长借老僧房。

()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

好风吹雪点征衣,认得东君巧转机。
北渚燕鸿从背立,前滩鸂鵣喜双飞。
梅中有味不妨隐,莲本无心何待依。

()

萧萧烟树六陵东,燕子双双飞故宫。秋草马嘶行客岸,夕阳楼捲聚鸦风。

而今不复为京洛,此地曾闻属镐丰。陵谷从来桑海变,江枫何似建康红。

()
平时安乐病中知,多少人间未发机。
若把此身常似病,分明四十九年非。
()

大江东去,是吾家、一段画笥中物。襟带五湖吞百渎,说甚黄州赤壁。

两岸芦汀,一湾柳浪,海涌潮头雪。苍浪声里,渔翁也是豪杰。

()
霜露薄貂裘,连年塞上留。
芦笳青冢月,铁马玉关秋。
振臂忘身惫,凭天报国雠。
诸公方衮衮,好运幄中筹。
()
短日悲年促,他乡苦病侵。
疏砧偏傍耳,归雁忽惊心。
塞柳犹含冻,江梅正满林。
衰羸难自强,早晚合抽簪。
()
秋色西陵满绿芜,繁弦急管强欢娱。
长舒罗袖不成舞,却向风前承泪珠。
()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
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
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
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
高吟晚节动江关,自况孤云岂易攀。
赋鹏一篇传日下,骑鲸半夜去人间。
知音谁复称流水,招隐吾方拟小山。
固有清风千古在,不应空伴月明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