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福萃长老写师像求赞。宋代。释正觉。少食枣而齿黄,老饱盐而瘿亡。兔分月魄入犀角,蜂採华滋归蜜房。源深流长,体明用光。巍巍堂堂,炜炜煌煌。檀篆香消默无语,乌藤相伴倚绳床。
《保福萃长老写师像求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正觉。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食枣而齿黄,
老饱盐而瘿亡。
兔分月魄入犀角,
蜂採华滋归蜜房。
源深流长,体明用光。
巍巍堂堂,炜炜煌煌。
檀篆香消默无语,
乌藤相伴倚绳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长者为了表达对自己的老师的赞美之情而创作的诗画。
诗的开头,表达了长者本人少吃枣子导致牙齿变黄,老年时多吃盐而瘿亡的经历。这种自我嘲讽的方式,传达了作者对自身的坦诚和自谦之情。
接着,诗中出现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兔子分离月亮的魄力进入犀牛的角中,蜜蜂采集花粉滋养蜜蜂巢穴。这些形象化的描写,暗示了作者对自己的老师的赞美之情。兔子进入犀牛角中,象征着老师的智慧和才能,而蜜蜂采集花粉滋养蜜蜂巢穴的行为,则象征着老师对学生的培养和指导。
诗的后半部分,用一系列的形容词来描绘老师的风采和威严,如“源深流长”、“体明用光”、“巍巍堂堂”、“炜炜煌煌”。这些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老师的气质和威望,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敬仰和推崇之情。
最后两句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老师的沉默和虚心。檀木的篆刻香味消散了,意味着老师不再言传身教,但他依然通过静默传达着深刻的思想。乌藤与绳床相伴,象征着老师在简朴的环境中,淡泊名利,专注于教育教学的精神。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嘲和形象的比喻,传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老师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老师的风采和教育理念。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师道的重视和尊师的传统观念。
赤谷安禅师塔。唐代。卢照邻。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烟霞朝晚聚,猿鸟岁时闻。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氲。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分。且当事芝朮,从吾所好云。
行路难(五首)。明代。王廷陈。北风萧萧雨雪滂,辞我亲友之朔方。中闺少妇走徬徨,劝君斗酒牵衣裳。道路纵横多虎狼,岁暮天寒百草黄。结发本期不下堂,君独何为慕他乡。东流之水不西归,宛转蛾眉能几时。人生富贵亦有命,辛苦驰奔空尔为。纵令鼎食有别离,贱妾但愿共驩糜。¤
读史(三首)。明代。莫璠。五湖荐云扰,晋宇如瓜分。修蛇与封豕,乘时肆妖氛。茁彼池中蒲,雄姿盖世闻。投策渡江表,目中无晋君。兵威奋烈火,玉石将俱焚。谢傅运帷幄,子弟将中军。战血漂淮水,杀气凌浮云。遂令轩冕士,不污犬羊群。伟哉淝水捷,可方城濮勋。吁嗟谢安石,后世之桓文。彼哉清谈辈,碌碌何足云。¤
次韵洁堂别岁。宋代。马廷鸾。月底南枝插屋椽,无人共赏只凋年。我惭王氏青毡旧,君效坡翁白鹤迁。小隐未荒存菊径,独清难涴出山泉。归时好待春江涨,稳泛轻舟一叶莲。
和韦苏州二十首 其一 西涧。元代。赵秉文。雨荒竹径草丛生,树隔前溪一犊鸣。步寻幽涧疑无路,忽有人家略彴横。
点绛唇 花堤。清代。熊琏。万紫千红,垂杨影里香风度。绣裙微露。拾翠人无数。隐隐楼高,蛱蝶双飞去。帘开处。谁家别墅。指点春游路。
济源县裴公亭。宋代。钱若水。裴相亭成未退身,空烦舞袖与歌尘。至今亭下萧萧竹,似对秋风怨主人。
归去来集字十首。宋代。苏轼。役役倦人事,来归车载奔。征夫问前路,稚子候衡门。入息亦诗策,出游常酒樽。交亲书已绝,云壑自相存。
寄李伯承 其四。明代。欧大任。君上秋风百尺台,白云片片乱鸿哀。江潭此去三千里,那得瑶华远寄来。
采桑子 道友问变化(原误作巫山一段云,兹。金朝。王哲。堪嗟万物阴阳内,造化因功。休论西东。只在三光秀气中。公如会得疾安脚,便做飘蓬。脱了凡笼。一个真灵入碧空。
赋家山夕秀。宋代。李曾伯。小亭八尺石为台,占绿围中作翠堆。一片闲云难画去,四时野色入诗来。气凌月观身曾到,梦托云根手自栽。更出城楼一头地,夕阴含雨肯低徊。
进思堂夜坐怀故山。宋代。范成大。尘事潮来不可推,身如病鹤强毰毸。簿书遮断寻诗路,风雨惊残问月杯。想得竹门无客到,直须雪夜有船回。鲈乡望眼双明处,祗欠凌霄万仞台。
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唐代。白居易。华阳观里仙桃发,把酒看花心自知。争忍开时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
芝兰桃李环围著。拥和气、浮帘幕。寿斝交飞争满酌。一声珠丳,数敲牙板,应有梁尘落。腰金虽重何曾觉。更看悬鱼上麟阁。不用祖洲寻灵药。平时阴德,几人今日,额手称安乐。
青玉案·芝兰桃李环围著。宋代。杨无咎。芝兰桃李环围著。拥和气、浮帘幕。寿斝交飞争满酌。一声珠丳,数敲牙板,应有梁尘落。腰金虽重何曾觉。更看悬鱼上麟阁。不用祖洲寻灵药。平时阴德,几人今日,额手称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