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默默无思,閒閒不羁。秋濯星河色,风吹月荡漪。二仪前是我,万像里名谁。似难去取,决定相随。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为释正觉。这首诗词描绘了禅宗修行者的境界和追求。
诗人以禅宗修行者的身份自称为"禅人",并将自己与"化主写真"并列,表达了对禅修境界的追求和渴望。诗中的禅人以沉默无思、自由自在的姿态存在,没有杂念和束缚。他在宁静的秋天,感受着星河的清澈色彩,风吹动月亮在水面上荡起的涟漪。这一景象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敏感。
诗中提到"二仪前是我,万像里名谁",表达了禅修者超越个体和形象的状态。禅人认识到自我与宇宙的关系,超越了个人的身份和形象,追求内心的真正自由。他认识到个体的形象是虚幻的,而真正的自我存在于无限的宇宙之中。
诗的最后两句"似难去取,决定相随"表达了禅修者对境界的渴望和决心。禅修境界并不容易达到,它需要超越世俗的束缚和个人的欲望。然而,禅人决心追随这条道路,不畏艰难,坚定地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境界和追求。通过描绘秋天的宁静景象和禅修者超越个体的境界,诗人表达了对内心自由的追求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这首诗词启迪人们思考超越个体和形象的境界,以及追求真实和内心自由的重要性。
题饶平公馆。元代。陈理。万山环绕一孤城,城外荒郊路坦平。春煖祇看桃李灿,山深不见虎狼行。俗同邹鲁皆归化,人乐农桑尽力耕。更喜儒林多俊彦,年来桂籍共联名。
寄赠印山黄巡检进贤。元代。刘崧。茫茫江海暗烟涛,公子临边事武韬。野砦入云山似印,悬岩飞雨石如刀。马头猎罢秋风起,剑底诗成夜月高。寂寞林居最相忆,尘埃凉满旧绨袍。
送罗机宜秩满东归三首 其二。宋代。项安世。风髯飞动俨长身,缥渺襟期不受尘。岂是恝然忘应物,亦知蕞尔漫劳人。若非事业惊当世,也合文章作近臣。此外世间无处著,却须汗漫跨麒麟。
寿州十咏·春晖亭。宋代。宋祁。涉园憇何处,道左荫华榱。幽寻乏朋往,胜晤徒自知。文禽弄不歇,惠风至无期。含情重徙倚,物色到霞霏。
咏菊。宋代。汪藻。依倚西风不自持,葳蕤羽葆杂金规。繁开不负朝阳色,独步非关昊帝私。把酒可能追靖节,掇苗终欲慕天随。春红过尽聊经眼,赖有芬菲慰所思。
空庐。宋代。释文珦。荒径草青青,空庐未始扃。好山皆在目,无事可劳形。已信虚空讲,何妨树石听。悠然朝复莫,真道自相冥。
鹧鸪天。宋代。晁端礼。圣泽昭天下漏泉。君王慈孝自天然。四民有养跻仁寿,九族咸亲迈古先。歌舜日,咏尧年。竞翻玉管播朱弦。须知大观崇宁事,不愧生民下武篇。
夜宿丞舍即事呈蒋大匠存诚苏少监元老 其二。宋代。程俱。王生一言善,从容水衡丞。无功乐佳酿,能令浊流清。顾我老且奇,微官代躬耕。正当急跨马,问讯桷与楹。观公成风手,一引朱丝绳。简书可少置,颇哀此无能。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 其三。清代。钱谦益。大火西浪汉再晖,金风初劲朔风微。沟填羯网那堪脔,竿挂胡头岂解飞。高帝旌旂如在眼,长沙子弟肯相违。名王俘馘生兵尽,敢道秋高牧马肥。
游南雁诗。唐代。李皋。雁荡诸奇不可穷,石梁华表远淩空。乾坤谁道洞中小,日月曾从牖里通。词客墨苔观照耀,飞仙环佩听玲珑。何当偕得缑山鹤,驾入嶙峋翠几重。
卖花翁。唐代。吴融。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宋代。宋祁。惟师墨海多雄藻,具足身中无欠宝。先追御寇跨泠风,后伴骚人拾香草。
无题。宋代。范仲淹。十口相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定是孤儿寡妇船。
潇潇雨(泛江有怀袁通父、唐月心)。宋代。张炎。空山弹古瑟,掬长流、洗耳复谁听。倚阑干不语,江潭树老,风挟波鸣。愁里不须啼鴂,花落石床平。岁月鸥前梦,耿耿离情。记得相逢竹外,看词源倒泻,一雪尘缨。笑匆匆呼酒,飞雨夜舟行。又天涯、零落如此,掩闲门、得似晋人清。相思恨,趁杨花去,错到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