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尘净无余,体明而虚。秋高夜永,河阔星疏。宛转兼而到,偏圆卷复舒。媚川果若珠含蚌,应物何妨井觑驴。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正觉。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禅修者共同创造了这幅画,希望得到赞美。
尘埃已经净化,一切都显得明朗而虚无。
高高的秋天,夜晚永恒,河流宽广,星星稀疏。
画面宛转曲折,同时又呈现出完美的圆形,展开与收拢。
画中描绘了川流不息的江水,像珍珠藏在蚌中,以及顺应自然的田园风光。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禅修者的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人通过画面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亮、虚无的景象。诗中提到的秋天和夜晚象征着寂静和永恒,而宽广的河流和稀疏的星星则传达出开阔和宁静的感觉。画面的形态变化展示了禅修者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领悟,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最后,诗人以川流不息的江水和自然田园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顺应和喜悦。
赏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展示了宋代禅修者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领悟,以及他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态度。诗中的描写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秋夜、河流和星星等元素的运用,传达出禅修者内心的宁静和对宇宙的思考。画面的宛转曲折、圆形的展开与收拢,呈现出禅修者对自然万物变化的观察和领悟,同时也暗示了禅修者对人生的领悟。最后,诗中的媚川和井觑驴的意象,呈现出诗人对自然万物的顺应和欣赏,以及对平凡生活的赞美。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描写,展示了禅修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禅修者内心境界的诠释。读者可以通过诗词中的景象和意象,感受到禅修者的宁静、思考和对人生的领悟,从而引发自己对自然、宇宙和生命的思考和共鸣。
从心斋为丁自南真人赋。明代。乌斯道。黄河南下客神京,不访移文访冶亭。中岳使回尊更绿,故山兵后树还青。笼鹅逸少曾留帖,相鹤浮丘已著经。三十六房随处坐,白云终日护岩扃。
寄越从事林嵩侍御。唐代。黄滔。子虚词赋动君王,谁不期君入对扬。莫恋兔园留看雪,已乘骢马合凌霜。路归天上行方别,道在人间久便香。应念都城旧吟客,十年踪迹委沧浪。
赠医者。明代。童冀。新筑茅堂霅水湄,喜无车马到柴扉。雨荒苔巷夫须合,日上芸窗脉望飞。丹室夜寒珠有晕,华池春暖玉生肥。不须更学壶公隐,恐有文光动少微。
夏日简焦罗陈张四侍御。明代。薛瑄。长夏飞霜几砚清,公馀景物称诗情。丝丝绿柳迎风细,灼灼红葵向日倾。宪度已应昭典则,官僚况复盛才英。运开五百时难遇,愿竭忠忱答圣明。
明妃曲二首。宋代。王安石。其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其二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题百雁图。宋代。陆文圭。青天一张纸,群雁飞来远。秋渚芦潇潇,徘徊下清浅。若烹不能鸣,一一俱不免。
甲辰仲冬八日元衡携两诗过访及归次韵酬送后。宋代。张镃。每针幽事当功名,唯欠能诗竹里僧。迳写此篇为疏引,庵成来往岂无凭。
玉楼春。宋代。侯置。市桥灯火春星碎。街鼓催归人未醉。半嗔还笑眼回波,欲去更留眉敛翠。归来短烛余红泪。月淡天高梅影细。北风休遣雁南来,断送不成今夜睡。
闻促织有感。宋代。徐瑞。苔花露重铜铺湿,深闺蜡尽纱笼碧。嗷嗷四壁候虫鸣,促人早织声不停。君不见宫中自置机与络,尽君有丝难得著。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六十二。元代。张昱。八思巴师释之雄,字出天人惭妙工。龙沙彷佛鬼夜哭,蒙古尽归文法中。
仗锡山。宋代。释文珦。高寒雪窦顶,仗锡更幽深。瀑布几年雪,清猨终日吟。四窗标郡目,片石表山心。太白诛茅后,灵踪尚可寻。
岭上红梅。宋代。范成大。雾雨胭脂照松竹,江南春风一枝足。满城桃李各嫣然,寂莫倾城在空谷。城中谁解惜娉婷,游子路傍空复情。花不能言客无语,日暮清愁相对生。
题钓台。宋代。姚勉。等閒伸脚动天文,须信乾坤系此身。天上有星犹是客,汉庭何事肯为臣。只当泉石容真隐,安可文书役故人。岂但云台高不似,钓台草木至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