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书座右

因事书座右朗读

《因事书座右》是宋代释绍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冬夜寒窗之下与他人交谈的情景,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并暗示了世间的变幻无常。

这首诗词没有提供具体的中文译文,但我可以为您解读其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促膝寒窗淡话时”,寒窗下的谈话让人联想到寒冷的冬夜,也暗示着作者身处于寂静的环境中。这里的“淡话”意味着平淡而随意的对话,似乎是作者与朋友或知己之间的闲谈。这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舒适。

接着,诗中写道:“告休说是与论非”,诗人告诉对方不必再辩论是非。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争论和争执的厌倦,他希望通过与人交谈来放松心情,而不是在争辩中消耗精力。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于纷繁世事的超脱,以及对于争议和争吵的抵触情绪。

接下来的两句:“须知世路风波恶,百匝各重设祸机”,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间变幻和风波的警醒。诗中的“世路风波”指的是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而“百匝重设祸机”则意味着各种不测的险遇和隐患。通过这两句话,诗人提醒人们要认识到世间的艰难和危险,保持警惕和谨慎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因事书座右》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于争辩的厌倦。诗人通过寒窗下的淡话,抒发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舒适。然而,他也提醒人们要认识到世间的变幻无常和危险,保持警惕。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思考和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绍昙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释绍昙朗读
()

猜你喜欢

自与浑家邻,馨香遂满身。
无心好清静,人用去灰尘。
——麻大
终朝每去依烟火,春至还归养子孙。
()

子猷当日痛人琴,刚是乾坤死别心。若使弹成山水调,更应肠断为知音。

()

丹标鼍鼓竞韶华,茂宰开筵傍钓沙。群桨凌风江浴日,中流击楫浪生花。

休因锦彩争先渡,须剖藩篱作大家。我欲垂纶珠海去,笑看飞鹜带流霞。

()

韦郎故地久萧条,只有泉声响夜潮。
行客往来回首地,玉环无处觅娇娆。

()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

()

松生陇坂上,百尺下无枝。东南望河尾,西北隐昆崖。

野风振山籁,朋鸟夜惊离。悲凉贯年节,葱翠恒若斯。

()

权奸垂死未心灰,领史秦埙后命推。只道世人聋哑尽,不将董笔刺渠魁。

()
为爱先生所赋诗,半生参学老犹迷。
如今数卷钟山草,步步相随处处携。
()

天晴禾黍平,畅目亦伤情。野店云日丽,孤庄砧杵鸣。

川原唯寂寞,岐路自纵横。前后无俦侣,此怀谁与呈。

()

社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

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江君丈人意,莫入楚乡深。

()

蚕妾出房栊,结伴类花丛。度水春衫绿,映日晚妆红。

钏声时动树,衣香自入风。钩长嫩枝曲,叶尽细条空。

()

残编犹可度朝昏,四顾应知天意存。窖底未容留点雪,枕边依旧剩空樽。

寒当彻骨诗方富,穷到尽头道愈尊。独有老僧愁更剧,从今托钵向何门。

()

落袖红知白,沾池重更轻。隔堤斜日澹,织月较分明。

()
从来赛社说金渊,鼓笛钲旗隘市廛。
地上鬼神行白昼,夜中风雨洗青天。
妖氛旱魃驱无迹,和气欢声兆有年。
车马纵观儿女事,老夫闭户读韦编。
()

使出凤皇池,京师阳春晚。
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
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

()

上逼青霄下瞰城,来游何必羡登瀛。风前不动旌幢影,云外时闻杵臼声。

盟狎海鸥机渐了,梦回蕉鹿世空惊。丹房何日全相借,慰我吟身太瘦生。

()

太山秋毫两微尘,巨细本无不二门。四方八面开户牖,是中元有不动尊。

如大圆镜万象入,如大海水百谷奔。维摩倒用那罗印,用證初心岂或沦。

()
芙蓉池馆一重重。
留得黄花寿斝中。
春到小春如有信,月临良月正相同。
芝兰美应瑶阶瑞,苹藻香吹翠沼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