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玄志禅人请语。宋代。释绍昙。上人幼负凌云志,十五为僧今廿二。鲸波不怕险如崖,远涉要明西祖意。老松阴下扣烟扉,未透慈溪劈箭机。满口乡谈学唐语,帝都丁唤那斯祁。粗拳便欲拦胸{上祝下土},又恐傍观分背触。快归省问老传衣,古磵寒泉休瞪目。
《日本玄志禅人请语》是宋代释绍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早年怀抱远大志向的回顾,以及他在修行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上人幼负凌云志,十五为僧今廿二。
鲸波不怕险如崖,远涉要明西祖意。
老松阴下扣烟扉,未透慈溪劈箭机。
满口乡谈学唐语,帝都丁唤那斯祁。
粗拳便欲拦胸{上祝下土},又恐傍观分背触。
快归省问老传衣,古磵寒泉休瞪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禅修者的视角,描绘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内心体验。诗人自幼怀揣着追求卓越的志向,十五岁出家,如今已经二十二岁。"鲸波不怕险如崖"表明诗人在修行中并不畏惧困难和险阻,他远离家乡,追随西方祖师的教诲。"老松阴下扣烟扉"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静修时坐在松树的阴影下,敲打着禅房的门扉。"未透慈溪劈箭机"意味着诗人的修行尚未突破到更深的层次,他还需要继续努力。"满口乡谈学唐语,帝都丁唤那斯祁"表明诗人在禅修的同时,也怀念家乡,对唐代文化进行学习,并对京城的事物感到好奇。"粗拳便欲拦胸{上祝下土}"表现了诗人内心中对于外界干扰的矛盾心态,他既想抵挡外界的干扰,又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被旁人误解。"快归省问老传衣,古磵寒泉休瞪目"表达了诗人对师长的尊敬和对修行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尽快回到家乡,向师长请教,传授他更深的修行之法,同时也期待能够在古磵寒泉的旁边修行,达到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词展现了禅修者的心路历程,描绘了诗人在修行中的坚持和奋斗。通过对自己早年志向、离乡背井、面对外界干扰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修行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探索。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修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修行道路的思考,给人以深入思考和启迪。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释绍昙。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越中览古。唐代。李白。越王句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见山台。宋代。蒲寿宬。叠石生幽云,层台起修竹。群山不出门,一日俱在目。远眺极悠悠,男儿岂碌碌。宝匣长夜鸣,黄金几时築。此事谁与论,掀髯对云麓。
游太山四首其四岳下。宋代。苏辙。东来亦何求,聊欲观海岱。海西尚千里,将行勇还退。岱阴即齐疆,南往曾历块。春深草木长,山暖冰雪溃。中巷无居人,南亩释耕耒。车徒八方至,尘坌百里内。牛马汗淋漓,绮纨声綷縩。喧阗六师合,汹涌众流汇。无复问谁何,但自舍耽爱。龙鸾画车服,贝玉饰冠佩。骅骝蹴腾骞,幡旆飞晻暧。腥膻及鱼鳖,琐细或蒲菜。游堕愧无齎,技巧穷殊态。纵观{左目右鄂去阝}未已,精意殚一酹。出门青山屯,绕廊遗迹昧。登封尚坛壝,古观写旗队。戈矛认毫末,舒卷分向背。雍容太平业,磊落丰碑在。往事半蓬蒿,遗氓但悲慨。回瞻最高峰,远谢徂徕对。欲将有限力,一放目所迨。天门四十里,预恐双足废。三宿遂徘徊,归来欲谁怼。前年道轘辕,直上嵩岭背。中休强饮食,莫宿时盥頮。稍知天宇宽,不觉人寰秽。岁时未云久,筋骸老难再。山林无不容,疲薾坐自碍。自知俗缘深,毕老守闤闠。何当御清风,不用车马载。
寿庞明经。清代。成鹫。南海衣冠盛,东山物望专。鹿门绳祖武,虎观仰前贤。古道江河下,清风水石边。中流凭砥柱,薄俗仰陶甄。白首明经日,青云卷翮年。还童丹九转,娱老易三编。举案庞眉并,趋庭彩服翩。门无题凤客,溪有钓鱼船。绕径栽红药,开池种白莲。閒寻宗炳社,来问远公禅。鸠杖时安步,蓝舆或比肩。山林今宰相,烟火老神仙。玄鹤传云笈,青鸾寄彩笺。蓬莱曾有约,弧矢正高悬。谷旦日初曙,中秋月渐圆。主人誇矍铄,宾客舞蹁跹。锦绣华封祝,觥筹梓泽筵。半酣人似玉,高咏笔如椽。愧我游方外,因君念昔缘。野芹惭献曝,钟鼎懒垂涎。一见频惊老,相逢畏问年。风尘归未得,松柏老弥坚。杖国春秋富,空门岁月偏。愿随鸿鹄后,翘首彩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