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孙天龙长老思贤请赞

法孙天龙长老思贤请赞朗读

《法孙天龙长老思贤请赞》是宋代释慧开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一个村僧的描写,表达了村僧的粗俗、愚昧和低劣的品行,以及对佛教和尘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思考。

这首诗词的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译文:
咄这村僧,百拙千丑。
用处颟顸,举止磔斗。
秉恶毒钳鎚,碎情尘窠臼。
佛祖饮气吞声,魔外望风拱手。
有时汉语胡言,总当谈玄说妙。
有时把拍板门槌,唱云门曲合胡笳调。
有时指圆觉场作牛栏,有时唤普光殿为马厩。
如斯孟浪为人,钝置月林之后。

诗意:
这首诗词描写了一个村僧的形象,他粗鄙愚昧,举止粗俗。他使用恶毒的言辞和行为,破坏了纯净的佛法和修行之地。佛陀虽然深知他的行为,但保持沉默,魔鬼却对他望风而避。有时他胡言乱语,总是谈论一些玄妙的道理。有时他拿起鼓槌敲打着打击乐器,唱着不同于佛门的曲调。有时他将佛堂指定为牛栏,将殿堂称为马厩。这个村僧如此庸俗,甚至比月亮的光辉还要黯淡无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村僧的描写,展示了一个低俗、庸俗的形象。诗中的村僧言行愚昧,举止粗俗,与佛法的纯净和高尚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用一种讽刺的语调来讲述这个故事,暗示了人们在尘世中的迷惑和佛教的理想之间存在的矛盾。诗词中的对比和夸张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揭示尘世和佛法之间的冲突为主题,通过对一个村僧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和世俗之间的思考和反思。诗词运用了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低俗行为的批判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彰显了佛教文化的价值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慧开

释慧开(一一八三~一二六○),号无门,俗姓梁,杭州(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入住湖州报因禅寺。后历住隆兴府天宁寺、黄龙崇恩寺、平江府灵岩显亲崇报寺、隆兴府翠岩广化寺,再住黄龙崇恩寺,镇江府焦山普济寺、平江府开元寺、建康府保宁寺、开山护国仁王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入朝起居奉旨。景定元年(《西天目山志》作四年,误)卒,年七十八。为南岳下十八世,月林师观禅师法嗣。有《无门慧开禅师语录》二卷、《禅宗无门关》一卷,均收入《续藏经》。...

释慧开朗读
()

猜你喜欢

竹簏盛来,多少像生花卉。小年时、东风才至,街头偏卖,趁闹蛾天气。

问封姨、此情知未。

()

笔削于年在,英灵此日沦。犹存太史弟,莫作嗣书人。

门户终还汝,男儿独重身。裁诗无寄处,掩卷一伤神。

()

来时冬雁飞,去日春风度。浮云恋故山,翔鸟怀高树。

一别遂西东,各言难久驻。去去慎所之,长安有岐路。

()

佛狸城外雨丝丝,正值寒潮欲上时。愁杀篷窗倦游客,欹帆重写渡江试。

()

老柘西偏屋。冷却丛花寻竹。东华香土梦、镇相逐。

并马旗亭,长认青帘矗。忽听歌金缕,嘶骑河桥,夕阳鞭影促。

()

古寺白日丽,东风吹蹄轮。川红澹颜色,落砌痕犹新。

群贤会高座,送客兼送春。春既不我留,客复追红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