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朗读
布袋头结圣凡路绝
蜡人冰,鹅护雪。
西恁麽,此土还别

诗词:《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法薰

诗意和赏析: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是宋代佛教僧人释法薰创作的一首诗词。尽管没有提供原诗的内容,我们可以从诗题和部分描述中推测出一些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简练而意味深长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禅宗的境界和对人生的思考。布袋头结、圣凡路绝、蜡人冰、鹅护雪等形象的描绘可能是以寓言和象征的手法表达禅宗的智慧和对世俗的超脱。

布袋头结可能指的是禅宗中常见的布袋和尚形象,布袋寓意着无尽的容纳和慈悲。圣凡路绝则表达了圣者超越尘世的离去,进入一个超越世俗的境界。蜡人冰和鹅护雪这样的对比描写,可能象征着世俗的浮华和虚幻,而禅宗修行者则像蜡人一样冷静坚定,像鹅一样保护着真理和纯净。

诗的最后一句“西恁麽,此土还别”则展示了一种别离的情感。西方可能是指超脱世俗的境界,这里可能暗示着禅宗修行者已经超越了尘世,与此土(世俗)别离。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通过寓言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禅宗的智慧和修行者对世俗的超脱。它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超越尘世的境界以及与世俗的别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绿径阴阴落景微,杨花零乱上人衣。
长烟似爱沧波面,风色虽豪不肯飞。

()

喧喧拥鼓吹,簇簇森列驺。仪卫一何雄,为是临边州。

却顾居中人,未免多惭羞。据案阅文牍,琐细剧毛輶。

()
雁怯重云不肯啼。
画船愁过石塘西。
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
()
双杏坛前花自春,登坛宛见仲尼心。
千年此树几寒暑,一线生机无古今。
西狩事非成反袂,缁林曲在尚鸣琴。
閒花满地乾坤老,三叹遗风感慨深。
()
闻郎往潇湘,裁书寄雁去。
郎行无定踪,书寄知何处。
()

岸脚插江深,洄潭摇石影。舟行若天游,妙处心独领。

()
荆江七百拗如讎,尽日萦纡倒转舟。
不必潇湘时逆泛,清波今日不翻流。
()

笔床茶灶具轻舟,拟向湘江昼夜浮。大块何心令我病,高人从古与天游。

梦思海上蓬莱岛,兴在湖南杜若州。三十八年尘土里,风霜空敝黑貂裘。

()

光艳动春朝,妆成映洛桥。
钱多自解数,筝涩未能调。
花如秦苑好,酒比蜀都饶。

()

死不从乱命,不从乃尊亲。婢父阴有报,结草能胜秦。

吁嗟乎康公,而心胡不仁。三良既云殉,国事亦以湮。

()

洛阳积雪盈丈馀,令君按行未扫除。虑俿尺度视今弱,辜较不外黍与肤。

六花飞荡大银海,何缘凿空寻穷庐。似闻世界最末劫,依然亚夏娇相扶。

()

九试匡衡一丙科,誓凭百战挽天河。君恩留得沙场骨,且买黄牛荷笠蓑。

()

小草偷微生,崛强沮洳间。托根倘失所,憔悴无好颜。

嗟哉一大地,宁无尺寸闲。造物惜不与,无乃亦太悭。

()

霁色变云林,寒光混烟水。
遥山定何处,渺漭才可指。

()

万户侯,丈八矛,临川四境俱休休。万人督,千钟粟,临川四境俱鼓腹。

壮有立,老有归,英巨峰前春草肥。白头高眠草堂下,前植青松后梧槚。

()

白浪排山山欲摧,北风打船船不开。江边渔父迎人语,如此风涛郎莫回。

()
自从委顺任浮沈,渐觉年多功用深。
面上减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
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
()

春风催百卉,草色遍相侵。到处没马足,有时惊客心。

远连空汉上,寒漾碧波浔。独有明妃冢,青青恨至今。

()

高峰南北两浮图,桂隐相看四载馀。休怪出关犹从我,有诗处处是侬居。

()
未觉光风转朔云,深窗乍见意增新。
欲先楚客传清些,未放江梅占早春。
自许幽午传窈窕,更烦白足下嶙峋。
为君拌擞烦襟看,要是都无一点尘。
()

北山云起南山雨,返照却见南山树。逆风燕子能疾飞,隔叶黄鹂犹独语。

忆君池上波悠悠,忆君翠竹声飕飕。兴来冒雨故相视,薄暮雷电归何忧。

()
广寒宫里,散天花、点点空中柳絮。
是处楼台皆似玉,半夜风声不住。
万里盐城,千家珠瓦,无认蓬莱处。
但呼童、且去探梅花、攀那树。
()
()

自从天隐自然庭,愈觉嚣尘喷鼻腥。可要洞研齐物论,更须深味洗心经。

独醒终了醒如醉,独醉那辞醉不醒。列百圣贤真趣在,古人糟粕是螟蛉。

()

千里还经赤地连,老农作苦也堪怜。
来牟不复歌丰岁,荞麦犹能救歉年。
山色浅深秋泼黛,田毛上下晓披绵。

()

江声含早秋,楚色暗朝雨。双桨入烟中,微闻凫雁语。

青山隐楼阁,芳草失洲渚。遥问汉阳城,濛濛在何许。

()

龙骧伐鼓下长川,直济云涛古庙前。海客敛威惊火旆,

天吴收浪避楼船。阴灵向作南溟王,祀典高齐五岳肩。

()

文武承邦式,风云感国祯。王师亲赋政,庙略久论兵。

汉主知三杰,周官统六卿。四方分阃受,千里坐谋成。

()

十年太学旧同袍,玉石磨磋梦亦劳。白下偶逢今日雨,樽前留别古风骚。

澄清已彻江湖底,壁立何辞泰华高。从此赣州多泽润,不教尘土溷波涛。

()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

堆著黄金无买处。天涯悠悠葬日促,冈坂崎岖不停毂。

()
兰也结根幽且深,若为容易出山林。
定知亦以香为累,不尔人于何处寻。
()
翦裁不惜楮先生,要护高人雪屋眠。
只恐鹤书催起去,长留空帐北山巅。
()

风流扫地难挽回,二老人物似苏梅。时从花底饮落雪,醉卧沙头双玉罍。

平时交分心相许,晚岁相思各秦楚。孤山篱落固依然,纵有此花无此语。

()
风顺风横总欲乘,传呼虽数不余譍。
去程渺渺湖边草,宿伴悠悠水上罾。
()

衮绣行将复,沙堤百里东。
病夫虽老矣,犹解赋豳风。

()

不秧已觉齿生津,坐想堆盘雨夜春。
政恐厨人无变馔,庾郎贫不似吾贫。

()

几度青陵梦故人,谛观遗照倍酸辛。盈庭兰玉皆英隽,閒酌玻璃话夙因。

()

忽示登高作,悲怀独有君。家贫违故里,书远寄秋云。

地僻山寒早,江空猿啸闻。往时落帽兴,愁绝孟参军。

()
危机易蹈退难安,进退如公地最宽。
忧国忧家双鬓白,通天通地一心丹。
久虚海宇苍生望,专结庭帏采绶欢。
终始哀荣情罔极,谁云忠孝两全难。
()

余家南望是,十里到城馀。地僻惟闻雁,村贫亦有蔬。

旧开三径在,新结数楹居。早晚攀同驾,来看隐者庐。

()

后园僧寺里,闻有蜀葵花。好趁今朝雨,移来向我家。

编篱虽待菊,引蔓盍藏瓜?总在经营力,秋成莫浪夸。

()

破晓发孤艇,春和风不惊。推篷烟树湿,荡桨浪花明。

野色入淮迥,河流带济清。江湖万里去,独抱古人情。

()

白露收荷叶,清明种藕枝。君行方岁暮,那有见莲时。

()

治粹于隆古,元凯之懿,根于笃诚。世泽未倾,英髦代兴。

非不卓荦,绝乎径庭。而斯道之正,独未有以韦平之家,而继孟荀之鸣者。

()
闻道崔公作芦雁,端如庄叟玩鯈鱼。
骞翔唼啑妙百态,君看老因般礴馀。
()
岁晚随君色色无,嫁时我自有琼琚。
借令值客休扪虱,幸未诗勿中专驴。
宁与渔樵安旧隐,莫言封禅著新书。
夜寒憎见牛衣泣,起执晨炊触釜鱼。
()

八年同叩四松扉,诗龙酒虎醉夕晖。江山无恙客重到,风雪满天鹤独飞。

南国佳人梦回梦,西征将士归未归。水云深处静俯仰,孤负旧时垂钓矶。

()

既离湖口县,未至落星湾。
舟中三两程,程程见庐山。
庐山遮半天,五老云为冠。

()

丹崖翠岭接岧峣,万骑交驰不惮遥。前队綵旄穿碧树,中军黄幄丽晴霄。

云藏网罟参差出,草合冈原逦迤烧。农事已閒脩武事,共怀词赋从銮镳。

()

黄檗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馀。久疑残蘖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

()

情悠悠。事悠悠。往事多情不耐秋。无端白了头。

花满洲。草满洲。草暗花明总是愁。衔杯懒下楼。

()

凭高指顾。叹野水增波,故陵无树。万叠金笳,千寻铁锁,依旧大江东去。

休管周郎安在,便觅桓温何处。长啸罢,怕永嘉草草,不成南渡。

()

人言一岁苦,所志在秋穫。营营商贾心,不知苦中乐。

一镬更无馀,今日忙如昨。晨征入云烟,微昕见飞鹤。

()

艺苑灵光四十春,翩翩奇气上青旻。飞翔鸾鹤三千界,惨淡龙蛇百六辰。

北岭彦伦非异族,东吴公瑾是前身。宗雷绮岁耽玄寂,禽尚生来习隐沦。

()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沉沉万籁满天星,药兔秋声处处明。
落尽灯花人欲睡,一檐桐影捣衣声。
()
我家本南闽,处世若羁寓。
侍亲从宦游,东西迁者屡。
因循历年载,未识南中路。
间岁至都城,始与里儒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