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八首。宋代。释法薰。腊月烧山,火势炎炎。目前包裹,借手行拳。若是衲衣下事,犹较十万八千。御楼看射猎,不是刈茆田。
《偈颂六十八首》是宋代释法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腊月烧山,火势炎炎。
在这腊月里,山上燃起熊熊的大火。
目前包裹,借手行拳。
此时此刻,身着袈裟,伸手即可施展拳法。
若是衲衣下事,犹较十万八千。
如果是在僧袍下进行,依然胜过千万壮士。
御楼看射猎,不是刈茆田。
登上皇宫的楼阁观看射猎,不同于普通的田地耕作。
诗词表达了作者释法薰对于修行中的境界的思考。他以烧山、行拳、衲衣等形象,将禅宗修行与日常生活中的景象相结合,表达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体现出非凡的境界和力量。
首先,腊月烧山的描绘给人一种壮丽的景象,火势炎炎象征着热情与能量的迸发。这里可以将烧山与修行相类比,表达了修行者在内心中燃起的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其次,目前包裹,借手行拳,描绘了修行者身着袈裟,但仍能施展拳法的形象。这表达了修行者无论身处何境,都能保持内心的自由和力量。这种力量超越了物质的束缚,体现了在修行中获得的精神境界。
再者,若是衲衣下事,犹较十万八千。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在僧袍下所能展现的力量和境界超过了普通人。衲衣象征着修行者的身份,此处可以理解为修行者在特定身份下所能达到的境界。
最后,御楼看射猎,不是刈茆田。这句诗以御楼观瞻射猎为象征,表达了修行者的境界超越了尘世的琐碎和平凡。御楼作为皇宫中的高处,象征着超凡和卓越的境界,与刈茆田相对,强调了修行者的非凡之处。
《偈颂六十八首》通过生动的描写和象征意义的运用,寄托了作者对于修行者境界的赞美和对修行精神的追求。它提醒人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通过修行获得内心的力量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宿岳麓寺。宋代。李纲。岳麓久不到,兵戈浩联绵。及玆再来游,莲宇犹依然。隔江望城郭,瓦砾稀人烟。十里无草木,髡尽群山颠。老僧旧相识,为语当时缘。胡骑中宵来,烈火光照天。杀人知几何,浮尸蔽长川。巨盗继凭据,奸贪争弄权。诛求到骨髓,荆棘生荒田。兹山二三刹,危甚偶得全。至今斋厨室,不给粥与饘。步上法华堂,试酌白鹤泉。泉味俨如昔,松竹自碧鲜。端如君子操,不为治乱愆。永夜宿虚堂,慷慨不成眠。安得有志士,王道还平平。太平复旧观,山林寄馀年。
泊舟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蘸岸烟波舣画船,幅巾萧散饯流年。两行杨柳吹晴雪,只著啼莺未著蝉。
真游觅唐舆题诗不见有怀其人八首。宋代。赵蕃。险绝辰州路,曾闻一再行。看岩有留句,扪石欠题名。四世斯文事,平生一壑情。何当从此去,感念在先生。
宿灵岩寺。唐代。戴叔伦。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偃腹虚檐外,林空鸟恣啼。
寿若赤祁翁七十一。明代。张家玉。嘉君甲第寿星明,海内人推齿德馨。九十荆枝同曳杖,百年椿树旧趋庭。齐眉萱草连根秀,入室芝兰聚德星。天爵既修人爵至,明庭应见下弓旌。
送圆和尚还丹霞。宋代。何绛。自怜闻道寡,益怅别离情。挂席又千里,秋风雁翅城。丹霞何日到,白露满天行。虽觉溪山异,还同一月明。
九日游华严寺二首。宋代。刘克庄。堂闭厨荒藓壁颓,重寻陈迹故堪哀。残僧远避游山屐,饥雀空窥施食台。鬓换绝无黑丝出,樽空不见白衣来。千林摇落秋容老,未有黄花一朵开。
九日游兴隆寺。明代。薛蕙。厌就骚人会,欣投释子家。林风鸣贝叶,径露湿金沙。宴坐依双树,清斋服九华。晚来归客倦,欲借白牛车。
五弟新卜园居余笑曰柰物力不敷何社中遂以为韵作诗嘲之仍限四章各四韵 其三。明代。袁宏道。螺子洗春云,空塘系瘦鹄。柳烟不蔽条,遮得鸦雏不。裁剪湘波纹,苍根删古玉。附僧觅紫绵,筠笼客西蜀。
华胥引。宋代。张炎。温泉浴罢,酣酒才苏,洗妆犹湿。落暮云深,瑶台月下逢太白。素衣初染天香,寻东风倾国。惆怅东栏,炯然玉树独立。只恐江空,顿忘却、锦袍清逸。柳迷归院,欲远花妖未得。谁写一枝淡雅,傍沈香亭北。说与莺莺,怕人错认秋色。
西蜀江君骏卿不知自何处收得余二十二岁所。近现代。钱钟书。藏拙端宜付烬灰,累君收拾太怜才。坐知老物推排尽,一蟹争如一蟹来。
高庙灾董仲舒推说其意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宋代。袁说友。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
和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 其一。宋代。商倚。气候逢秋晏,蛩鸣入户闱。檐空看雀斗,天阔暮鸦归。风急飘庭叶,寒光著客衣。重阳故人境,应念赏心违。
刘博士以诗文见寄赋答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乡里衣冠后,如君岂乏贤。文雄推赤帜,官冷尚青毡。飘泊同羁旅,赓酬少接联。上林将赋猎,紫陌听莺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