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朗读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是宋代释崇岳所作的一首诗词。诗词以描述一个特定时刻的景象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意象,展现了丰富的诗意和情感。

译文:
今朝五月端午节,
衲僧门下无一说。
千妖百怪逢潜踪,
万里长天一条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具体的时刻,即五月端午节的早晨。诗人自称为衲僧门下的一员,意味着他是一个出家人,与尘世繁华相隔离。诗人在这个时刻静静地站在一旁,观察着周围的景象。

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呈现,首句“今朝五月端午节”,反映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五月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会庆祝并参与各种活动。然而,接下来的一句“衲僧门下无一说”,却表达了诗人自身的超然和沉默。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作为僧人的独特身份,与尘世的热闹和喧嚣相对立。

接下来的两句“千妖百怪逢潜踪,万里长天一条铁”,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形容周围的景象。通过使用“千妖百怪”和“万里长天”这样的词语,诗人传达了一个神秘而壮阔的景象。其中,“千妖百怪逢潜踪”似乎暗示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神秘的生物和现象纷纷出现,而“万里长天一条铁”则可能指代了一条铁路,象征着现代文明的到来。

这首诗词通过对时刻的描绘和对自身身份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宇宙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神秘景象的描绘,也启发了读者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这种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整首诗词充满了哲思和诗意,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春蒲发华滋,潮涨失沙嘴。

好风自西来,吹皱一江水。

()
胙城主簿冰雪骨,天阔霜清见飞鹘。
家住西湖第一桥,半生诗酒笙歌窟。
斜肩兜子总宜船,九里松阴十里莲。
松下看山船上宿,小娃随索卖花钱。
()
香火社闲棋度日,溪山伴静酒为年。
碧霄鹤唳诗情远,湖院僧知蔡梦圆。
常喜春锄行佚老,每嫌棋路尚争先。
平湖草岩径行好,后夜延缘刺钓船。
()

世治山藏锡,山灵地溢泉。
石饴寒不减,水液暑常蠲。
荐茗能全味,援琴欲绝弦。

()

结茅次烟水,用以资啸傲。岂谓钓家流,忽同禅室号。
闲凭山叟占,晚有溪禽嫪。华屋莫相非,各随吾所好。

()
恼教衰病倩人扶,掩得疏慵倒酒壶。
半湿垂垂粘醉帽,全轻冉冉上吟须。
()
契那一通,方全六用。
护持般若,法身不动。
()

海上归来十五秋,西风无计白人头。丸中化主先生在,物外年华甲子流。

丹灶一方仙客护,玉阶方寸昊天留。南山佳气无边在,天寿苍生乐未休。

()
紫禁晨曦拂晓开,南山秀色郁崔嵬。
立班驰道苍龙阙,逼耳嵩呼绕殿雷。
清跸一声黄繖动,屯云万骑景舆回。
端门缓辔哦诗罢,误入钩陈豹尾来。
()
种竹才一亩,便有千亩势。
苟能会其趣,何拘寻丈地。
其气伟丈夫,其德象君子。
莹哉冰雪如,润与珪璋比。
()

远汀斜日思悠悠,花拂离肠柳拂舟。
江北江南芳草遍,送君并得送春愁。

()

今年寒甚去年寒,春雪才乾花事阑。燕子似怜人不见,故衔一片到蒲团。

()

画栋风生,绣筵花绕。层台胜日频高眺。清辉爽气自娱人,何妨称意开颜笑。
水碧无穷,山青未了。斜阳浦口归帆少。云鬓烟鬓只供愁,琵琶更作相思调。

()

闻说鄱阳湖,洪波荡流万亿顷。白云秋色入混茫,欸乃纵横几渔艇。

洞穴浮光照终夕,神龙抱珠睡不醒。中央突兀拥苍翠,别有天地一仙境。

()

睡起看云坐,敲门报吏来。受书惊鲤跃,投李得琼回。

思为源泉剧,辞遵北兴裁。不须共林石,三复野情开。

()

布谷声中醉倚栏,夕阳山色隔帘看。青团柳叶春烟薄,白散梨花暮雨寒。

燕垒泥香芳径晚,鱼梁痕浅小池乾。只因地僻稀来往,门外低枝欲碍冠。

()
拄杖头边宇宙空,去留千圣觅无踪。
直饶未举知端的,犹隔白云千万重。
()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

九十谈经似子春,三公虚位待平津。
礼文元秉周邦旧,义训重颁楚老新。
鸱阁行看迎太宰,象篦应记讲庖人。

()
郁城本自贰师谋,骑士拔剑犹封候。
董生明经守正直,白首区区相侯国。
参差世事足嗟叹,我笑群儿较目前。
可能董子之荣辱,乃在封侯得失间。
()
月挂墙头杨柳枝,繁灯烂漫玉琉璃。
绮罗尽学宫妆样,歌舞休传外国词。
满路竞看花灼灼,故京谁念黍离离。
他年同侍传柑宴,记取楼前掷果时。
()
□矶环合辟鲸虬,白水如汤动地流。
崖崿尽成斤斧迹,当年谁与化工谋。
()
修理方丘,吉蠲是宜。
笾豆静嘉,登于有司。
芬芬声香,来享来盏。
郊行将终,声歌和之。
()
大鹏暝慧目,悲歌恸九重。
五洲峰峦暗,八亿泪眼红。
丹心酬马列,功过任说评。
灰撒江河里,碑树人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