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二乔手卷二绝。宋代。陆文圭。小郎斫案怒生嗔,亚媚提兵算若神。借使横江风不便,可能铜雀锁佳人。
《题二乔手卷二绝》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郎斫案怒生嗔,
亚媚提兵算若神。
借使横江风不便,
可能铜雀锁佳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情景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中描述了一个小郎的愤怒和嗔怒,他用力敲打案几。接着,诗人提到了一个亚媚,她拿起兵器算计似乎具有神奇的能力。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假设,如果横江上的风不便利的话,可能会有铜雀锁住佳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场景和隐喻的手法,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小郎斫案怒生嗔,展现了愤怒和不满的情绪,诗中的动作描写生动有力。亚媚提兵算若神,通过亚媚的形象,诗人表达了一个智慧和机智的女性形象,她能够运用兵器谋划计策。最后两句则是一种假设和思考,通过铜雀锁佳人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可能的困境或束缚。
整首诗词情感丰富,意境独特。作者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描绘和隐喻的运用,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和思考。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解读,产生各种联想和思考。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的空间,引发读者对人性、社会问题以及命运的思考。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陆文圭。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读崔昭纬传。宋代。张嵲。季末慆忧事可嗟,本根已拨尚肥家。那堪事异荀文若,空费君王十四车。
吊步香诗十首 其八。明代。萧光绪。同泽同仇矢勿降,偏从醉梦睹天光。虽无成绩乾坤挽,尚有丹衷青史香。
秋日观莲和陈大云韵 其一。明代。区越。轩外濂溪朵,霜前靖节根。凭阑看紫萼,奇馥隔池闻。
雪桃二首 其二。明代。孙作。大桃刺口如猬毛,小桃青硬不容刀。端门马上晨炊饼,谁信人间用雪桃。
舟行夜泊夔州。唐代。唐求。维舟镜面中,迥对白盐峰。夜静沙堤月,天寒水寺钟。故园何日到,旧友几时逢。欲作还家梦,青山一万重。
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唐代。孟郊。隐咏不夸俗,问禅徒净居。翻将白云字,寄向青莲书。拟古投松坐,就明开纸疏。昭昭南山景,独与心相如。
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清代。佚名。鱼轩鼎来,象服是宜。班于内庭,率礼惟祗。化以妇道,时惟母德。是庆是类,于能乐兮。
次槐卿舅咏梅二绝。宋代。喻良能。朔风寒日澹孤芳,冰雪相看有暗香。但得横枝临却月,不须斗酒博西凉。
秦驻山杀虎歌。元代。胡奎。秦驻山头祖龙庙,月黑天寒闻虎啸。将军手挽乌角弓,平明入山寻虎踪。丛篁秀木郁重重,阴壑惨淡来悲风。山灵白昼驱虎出,壮士跳踉与之敌。雄牙利爪善搏人,大剑长鎗俱辟易。我今三箭信有神,勇气不让飞将军。山中一朝除虎害,四境扫荡无妖纷。封章奏彻彤庭上,圣主闻知颁内赏。安得储公数十人,一时苏息东南民。
和答诗十首。和古社。唐代。白居易。废村多年树,生在古社隈。为作妖狐窟,心空身未摧。妖狐变美女,社树成楼台。黄昏行人过,见者心裴回。饥雕竟不捉,老犬反为媒。岁媚少年客,十去九不回。昨夜云雨合,烈风驱迅雷。风拔树根出,雷劈社坛开。飞电化为火,妖狐烧作灰。天明至其所,清旷无氛埃。旧地葺村落,新田辟荒莱。始知天降火,不必常为灾。勿谓神默默,勿谓天恢恢。勿喜犬不捕,勿夸雕不猜。寄言狐媚者,天火有时来。
避地毗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首。唐代。贯休。一到毗陵心更劳,冷吟闲步拥云袍。岂缘思妙尘埃少,自是风清物态高。野色疏黄连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桥。终须愚谷中安致,不是人间好羽毛。常忆双溪八咏前,讲诗论道接清贤。文欺白凤真难及,药撚红蕖岂偶然。花湿瑞烟粘玉磬,帘垂幽鸟啄苔钱。自怜不是悠悠者,吟嚼真风二十年。□雷车雨滴阶声,寂寞焚香独闭扃。锦绣文章无路达,袴襦歌咏隔墙听。松声冷浸茶轩碧,苔点狂吞纳线青。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禅灵。
凤凰台上忆吹箫 秋夜怀姊。清代。邵笠。桂院香残,松窗月冷,孤鸿呖乱楼头。见梧桐摇落,叶叶惊秋。几阵轻风暗度,窗儿外、细戛帘钩。听砧声,随风断续,惹起闲愁。悠悠。玉人别后,又三秋去也,谁与绸缪。对孤灯兀坐,冷落香篝。画阁深沉独自,镇日里、挨尽清幽。无聊赖,且凭绿绮,一曲凉州。
登清音堂其下琵琶洲也再用韵。宋代。张孝祥。夜横霜竹梦游仙,晓到馀干月满川。山绕楼台欲无地,水环洲渚更连天。明霞一抹朱弦直,芳草分垂绿绶鲜。却忆洞庭张乐地,石钟浮磬定同编。
次韵范才元中秋不见月。宋代。张元干。不见中秋月,长吟五字城。浮云有底急,清影可怜生。残夜四更句,故人千里情。与君同怅望,天上自分明。
太原古城惠明寺塔秋望。金朝。元德明。西山万古壮陪京,一日汾流入废城。浩浩市声争晓集,畇畇原隰但秋耕。晋公老去诗仍在,越石亡来恨未平。千尺浮图暮烟底,瓦盆浊酒为谁倾。
极相思(赠张浩)。魏晋。李氏。日红疏翠密晴暄。初夏困人天。风流滋味,伤怀尽在,花下风前。后约已知君定,这心绪、尽日悬悬。鸳鸯两处,清宵最苦,月甚先圆。
送客至城西望图山因寄浙西府中。宋代。徐铉。枚叟邹生笑语同,莫嗟江上听秋风。君看逐客思乡处,犹在图山更向东。
前汉门·条侯。唐代。周昙。上将风戈赏罚明,矛鋋严闭亚夫营。人君却禀将军令,按辔垂鞭为缓行。
菩萨蛮 其十 咏梅。明代。俞彦。雪晴飞暗朦朦月。月朦朦暗飞晴雪。妆点额凝香。香凝额点桩。玉鳞飘地忽。忽地飘鳞玉。疏影晚山孤。孤山晚影疏。
夜行船·王哲害风都不管。金朝。王哲。王哲害风都不管。乐清闲、恣情慵懒。纸袄麻衣,教人说短。我咱自知凉暖。一炷名香经十卷。三千日、行成功满。稳驾祥云,独通霄汉。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