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宋代。陆文圭。夜半更相呼,巷南连巷北。人语何喧喧,阴风休窣窣。猛虎下山来,挼尾逐不得。村中鸡犬尽,行择小儿食。
诗词:《杂诗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陆文圭
《杂诗五首》是陆文圭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一些寓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夜半更相呼,巷南连巷北。
人语何喧喧,阴风休窣窣。
猛虎下山来,挼尾逐不得。
村中鸡犬尽,行择小儿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寂静的街巷,以及其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夜半时分,街道南北相连,人们的言语喧闹,但此刻阴风停止呼啸。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对比街道上的喧嚣和风的寂静,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祥和。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只猛虎下山来,试图逐捕一只小动物,但却无法抓到它的尾巴。这里猛虎和小动物的形象,可能隐喻人生中的困境和追求。猛虎下山,象征着追逐目标或追求梦想,而无法抓住小动物的尾巴,则意味着努力追求却未能如愿。
最后两句“村中鸡犬尽,行择小儿食”,描绘了一个村庄里的景象。夜晚时分,村中的鸡犬都已归巢,只有小孩在外活动,可能是在采摘或觅食。这里的意象传达出生活的常态,人们的生活继续,默默地进行着。
整首诗以夜晚为背景,通过对街道、风、动物和村庄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和寓意,引发读者对人生、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陆文圭。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玉楼春(雪中拥炉闻琵琶作)。宋代。葛立方。青女飞花浓剪水。寒气霏微度窗纸。人间那得骨为帘,炉有麒麟尊有蚁。笙簧冻涩闲纤指。香雾暖熏罗帐底。却教试作忽雷声,往往惊开桃与李。
杨柳青。明代。谢迁。直沽南头杨柳青,昔时杨柳今凋零。霜风满地散黄叶,河边索寞双邮亭。人道垂杨管离别,南来北往竞攀折。我来袖手怜枯枝,踯躅临河驻旌节。五云回首怀汉宫,丹枫转眼经霜空。李梅冬实岂佳味,垂涎奔走嗤狂童。阳回万物自生色,斡旋造化惭无力。百年心迹岁寒同,却忆南山旧松柏。
甲寅十一月朔旦冬至适值先妣太夫人服阕从吉。宋代。虞俦。黄鸡催晓破霜天,起整冠裳拜影前。又见刺文添一線,谁知泣血已三年。蟠桃海上今应熟,双橘怀中只自怜。未必儿童知此恨,彩衣依旧戏蹁跹。
湖上对酒行。唐代。张谓。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主人有黍百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茱萸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公家。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
夜分不寐二首。宋代。宋祁。西风已飘上林叶,北斗直挂建章城。愁人底事最堪恨,络纬啼时无妇惊。
观卢岩寺瀑布 其二。明代。袁宏道。洞门长是带云关,竹杖深穿香叆间。醉里放杯眠涧水,梦中和雨入卢山。霞光射壁残碑出,松影流阶处士还。潭下老龙呼不起,携将新月过烟鬟。
清心镜 以示同流,如此修持,决证仙果。金朝。马钰。出家儿,要决断。万种尘缘,一齐割拚。便忘机、绝虑修仙,把性命了干。外愚痴,内光灿。声音笑貌,有如憨汉。乐清贫、歌舞街前,欣披
鸿映闽逵 其一。明代。霍与瑕。老梦不知湖海阔,秋衫遥带岭南云。汀洲到处兰花满,风月常时桂子芬。当路福星人万仞,临流孤啸鹤离群。殷勤为语震堂子,清世今方好致君。
颂古七首 其六。元代。明本。叶卷西风树树寒,乱蛩吟砌梦初残。情怀自是不堪听,又把琵琶月下弹。
题海月岩。宋代。赵东山。踏尽崔嵬倚石门,海风山月满岩峦。自然仙室依蓬岛,不觉人寰变广寒。千载扬尘安可测,一杯对景且为欢。崖前浴日皆诗境,唤醒东坡仔细看。
满庭芳。宋代。沈端节。雾薄阴轻,林深烟暖,海棠特地开迟。光风绝艳,独自殿芳时。须信东君注意,花神会、别有看持。群英外,嫣然一笑,富贵出天姿。日长,春睡足,粉香扑扑,酒晕微微。明皇当日,称许最相宜。刀子扶来半醉,宫妆淡、不扫蛾眉,偏怜处,流莺惊绕,金弹拂丛飞。
山寺见牡丹。宋代。刘子翚。倦游曾向洛阳城,几见芳菲照眼新。载酒屡穿卿相圃,傍花时值绮罗人。十年客路惊华发,回首中原隔战尘。今日寻芳意萧索,山房数朵弄残春。
和武帝宴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萧纲。祭壶今息鼓,董案或开帷。聊举青龙阵,正取绛宫时。犒兵随后拒,軷祭逐前师。军门初露节,步陈始分旗。
朱宣政双慕卷。明代。符锡。有客频频款我扉,泪痕斑尽旧莱衣。回首江云三尺土,短诗谁写寸心违。
菊花新。宋代。葛长庚。十二楼台,但前回旧迹。想琪花似雪,忘了还思。朝暮痴痴地。只有老天知。却自省,玉阶金砌。错抛离。梧桐声颤,窗外草蛩吟细。醉魂觉,又听秋鸿悲呖。极目寒空,叹未有紫云梯。绛阙消息子。也无一二、枉垂涕。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止水怀月,空山吐云。清白自若,高閒不群。丘壑性灵兮猿鹤得伴,江湖情味兮鸥鹭相分。
正月连雨。元代。方回。新年未有一诗新,转觉羁怀感慨频。人日直连元日雨,梅花合让杏花春。避愁愁不舍孤影,怕冷冷偏旨老身。几夜五更了无寐,床头黠鼠亦欺人。
进经筵讲礼记彻章诗。宋代。刘克庄。惟王建邦国,以礼定乾坤。大分严堂陛,弥文及冠昏。徐行非曰逊,亟拜不为烦。臣岂容私量,人谁越短垣。秦惟损则覆,鲁以秉而存。制备周京奠,仪成汉帝尊。民彝何可泯,经籍未尝燔。明主亲临决,诸儒共讲论。裨谌谩求野,戴圣自专门。伋学方垂范,聃书盍塞源。四篇殊建武,百问陋开元。会稡新编钜,芟夷聚讼繁。俚辞羞狗曲,小辨戒猩言。舞蹈威颜近,传宣诏语温。昭回洒牺画,燕衎洽尧樽。宝带颁藏府,名驹出大宛。{左扌右秉}持叨象版,烹啜试龙园。羁贱均蝼蚁,清华缀鹭鹓。謏闻惭倚席,朽质谬乘轩。占毕无嘉颂,将何报上恩。
夏夜宿西园酒醒闻雨(二首)。明代。高启。人睡萧萧院落空,未秋愁已怯梧桐。夜长犹幸西轩雨,一半听时在醉中。
答梁同庵叠前韵。明代。释函是。挥空长剑倚天青,万里无云月在庭。双眼阅穷终古意,百年聊复共人惺。梦甜林麓空群岳,坐拥溪流失四溟。谁道珠江江上水,亦随残腊冻泠泠。
题竹赠闽士且却其绣段 其二。明代。杨士奇。种竹隔流尘,清阴满户庭。自公有閒暇,常对岁寒青。
送友人入湘。唐代。李嘉祐。闻说湘川路,年年苦雨多。猿啼巫峡雨,月照洞庭波。穷海人还去,孤城雁共过。青山不可极,来往自蹉跎。
秋感。宋代。陆文圭。遥夜百感集,白露下空庭。秋风入草木,众叶会飘零。革液始润物,屐霜惭阴凝。衰哉石榴树,识语成涯丁。兰艾既同焚,孰别臭与汰。皇天黑不误,今古常青青。
秋怀。宋代。陈师道。稍稍昏烟集,冬冬一再更。短檠昏细字,高枕忘平生。来雁妨身健,新杨唤眼明。己须甘酒力,不用占时名。
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其一。唐代。杜甫。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临危经久战,用急始如神。
奉释典诸部经于小祗园藏经阁中有述。明代。王世贞。方广宣妙觉,总持谛真乘。白马叶休期,金人肇奇祯。伤哉末教日,圣泽渐以凌。冥迹蹈恒河,狂飙吹慧灯。我友条净业,慷慨惠函经。奚必具羯磨,居然一摩腾。小果固有漏,法施良足凭。虽靡布金田,幸依化人城。苍松云瀰滃,脩竹风琮琤。层阁临广除,回流激清泠。闼婆陈天乐,龙藏郁飞腾。中有慈悲相,恍发妙音声。玉笈启缃缥,流纨染翰青。彷佛贝叶端,自然莲花生。如日悬中天,万象借光明。稽首两足尊,发此希有诚。破除诸疑网,摧伏群魔兵。前因获心通,后果希胜增。愿以一切智,回施一切情。巀嵲西逝梁,金篦导前行。凡圣同超解,怨亲归合并。执离文字间,犹为道所憎。曹溪倘吾许,筌蹄讵堪徵。
寄俞君度。宋代。强至。夫子惫已甚,平生心向存。黄金空旧产,白首寄他门。独酌醉应浅,愁吟声更吞。飘零那复久,知己有平原。
节南山。清代。佚名。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惨莫惩嗟。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昊天不佣,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客至。唐代。许浑。得路逢津更俊才,可怜鞍马照春来。残花几日小斋闭,大笑一声幽抱开。袖拂碧溪寒缭绕,冠欹红树晚徘徊。相逢少别更堪恨,何必秋风江上台。
早凉。宋代。章甫。江头雨过凉风早,落叶纷纷费人扫。钩帘日暮无所为,把酒悠然送归鸟。佳人可望不可亲,草根唧唧秋虫吟。家本江南客江北,须发新添数茎白。
送儿沆再之台学并似许梧山张在轩。宋代。陈著。学古入官非易事,同寅协恭第一义。昨汝行矣重吾忧,今吾闻之为汝喜。有如此广文先生,真所谓法家拂士。寄声忽到我,用情应为汝。我欲谢之难为语,汝其听之告以意。古天台,多士类,文有风樯阵马之奇,气有霜林老鹘之鸷。镇之以静重,行之以平易。艰难见初心,苦淡得真味。人谓著脚危于渊,我知进德此其地。汝不见范文正公家书片幅戒子侄,有事只与同官议。又不见欧阳朋党一论质鬼神,同道相益乃君子。
寄象山区禅师寰中。明代。郑真。尊师不见已多年,梦绕蓬莱瀚海天。杖锡行随云共远,牟尼光对月同圆。许询自欲酬支遁,韩愈终当友大颠。老我归寻丘壑趣,灵山席上定参禅。
少年游。宋代。苏轼。为诗敏捷,立成。余往观之。神请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戏之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苦雨。宋代。强至。雨脚洒不断,鱼龙沸巨溟。浮泥溢平地,暴水入中庭。门巷绝寻访,壶觞谁醉醒。顽云速收敛,渴欲睹天晴。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唐临为官。五代。刘昫。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