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傅野》是宋代诗人李覯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表达了对朋友傅野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傅野的赞颂和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国学先生石与孙,
金铃木舌士林间,
欲将天下观诸掌,
之子从今上泰山。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词中提到了"国学先生石与孙",意味着石与孙这位国学大师在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地位。作者将其称为"国学先生",展示了对他的敬重和推崇。
其次,诗词中出现了"金铃木舌士林间"的描写,这里金铃木舌士指的是鸟类,暗示着自然环境和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色。这种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然后,诗词中表达了傅野的远大抱负。诗中提到他"欲将天下观诸掌",意味着他有志于治理天下,并希望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同和支持。这展示了傅野追求荣誉和事业成功的坚定决心。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傅野的祝福。诗词末句"之子从今上泰山",意味着傅野将会获得更高的成就和地位,上升至泰山之巅。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傅野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友谊的真诚祝福。
综上所述,李覯的《送傅野》通过对傅野的送别,展示了对他的赞颂和祝福。诗中描绘了美好的自然环境和傅野远大的抱负,表达了作者对傅野未来成功的期待和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和谐,传递出对友谊和追求的热爱和追求。
戊寅上元后三日喜翼庭自天开赴京。清代。朱伦瀚。雪里征裘探早春,冲寒匹马入京尘。当年识面非因贵,到老论心更乐贫。阅世谁知松节操,住山独抱鹤精神。拌将华发三千丈,几度相逢几度新。
吴松初冷,记垂虹南望,残日西沈。秋入青冥三万顷,蟾影吞尽湖阴。玉斧为谁,冰轮如许,宫阙想寒深。人间奇观,古今豪士悲吟。
苍弁丹颊仙翁,淮山风露底,曾赋幽寻。老去专城仍好客,时拥歌吹登临。坐揖龙江,举杯相属,桂子落波心。一声猿啸,醉来虚簌千林。
念奴娇(代洛滨次石林韵)。宋代。张元干。吴松初冷,记垂虹南望,残日西沈。秋入青冥三万顷,蟾影吞尽湖阴。玉斧为谁,冰轮如许,宫阙想寒深。人间奇观,古今豪士悲吟。苍弁丹颊仙翁,淮山风露底,曾赋幽寻。老去专城仍好客,时拥歌吹登临。坐揖龙江,举杯相属,桂子落波心。一声猿啸,醉来虚簌千林。
镫下。清代。陈梓。积阴镫下焰,独坐冷添衣。江阔书难度,峰高梦不归。耳听寒食近,发为故园稀。莫是愁城恼,多缘酒力微。
后雁字十九首 其七。明代。王夫之。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唐代。张循之。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绍兴祀神州地祗十六首。清代。佚名。崇崇其坛,屹矣屡级。佩约步赵,降登中节。左瞻右睨,祥风蔼集。斿斾羽纷,昭鉴翊翊。
雨中晚步。清代。陆应宿。芳塘引步晚来天,柳色深沈暮色连。微雨小桥人独立,鹭莺飞破一溪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