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谢子高易义。宋代。李复。束风吹园未曾出,隐几潜心读大易。低头不知客人门,但见开编时点笔。天开地辟日月明,四时变化万物成。伏义画卦混沌死,纷纷智巧凋元精。
《题谢子高易义》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专心致志地阅读《易经》,并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智慧的发展,表达了对于《易经》深奥、博大精深的赞叹和敬仰。
诗词以束风吹园未曾出、隐几潜心读大易的形象揭示了作者专注于学习《易经》的态度。他沉浸其中,低头阅读,对于外界的客人毫无察觉,只见他在写作时点动笔尖。
接下来,诗词描绘了天地的开辟和日月的明亮,以及四季的变化和万物的生成。这些自然的变化与《易经》中的卦象、变化之道相呼应。作者在这里以天地和自然界的变化来突出《易经》所揭示的宇宙之理和人生之道。
而后,诗词提到了伏义画卦、混沌的死亡,以及纷纷智巧、凋敝元精。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易经》所包含的智慧和精神的敬畏。伏义画卦是指描绘卦象的技巧,混沌是指万物生成的最初状态。智巧和元精的凋敝则意味着人类智慧和精神的衰落。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写,诗词传达了对于《易经》所承载的智慧与精神的珍视和呼唤。
总的来说,《题谢子高易义》通过描绘自然界和人类智慧的变化,表达了对于《易经》的崇敬和敬仰。诗词展现了作者对于学习《易经》所付出的专注和努力,以及对于《易经》所传递的智慧和精神的认同和珍视。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李复对于《易经》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启发人们对于智慧和精神的思考和追求。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李复。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秋夜集俞伯彭园池。明代。钟惺。闲园无意作衰天,水气花阴事事然。霜后芙蓉犹有露,冬前杨柳暂为烟。鱼龙夜惜残秋去,乌鹊寒惊片月迁。四序栖寻吾欲遍,爱君不独在林泉。
读史 其十八。清代。殷岳。孤贵易失和,露才亦濒危。当时贤智过,抗棱长风规。载祸日相饷,几令无孑遗。林宗步高衢,尚志不繁词。敬遇贵贱士,壹之以坦夷。明哲保其身,可奉以为师。
谢朱促玉二首。宋代。刘宰。君家只隔小桥西,赠度占星望少微。已向龙墀摅大对,不应鸾翼尚低飞。杖藜喜逐先生后,敛板谁知故我非。欲学丘江吟短句,锦文试觅景阳机。
池中假山。清代。成鹫。不数昆明汉武功,和盘托出蕊珠宫。蕉声澈底添新溜,草色连天接远空。锦石雨花深浅见,蓬山水墨有无中。何人折苇浮杯去,稳坐渔矶下钓筒。
赠径山銛书记。宋代。陆游。径山老将无勍敌,百万魔军俱扫迹。座下何人策隽功,筹略纵横銛记室。銛公声名满吴会,惟有放翁最先识。奕奕挥毫王粲诗,翩翩插羽陈琳檄,风雷东海起伏龙,缫藉圜丘荐苍璧。径山入门第一义,万口哗语真称职。我谓銛公岂止此,径山钵袋渠能得。一枝白拂倘付之,会见青天飞霹雳。
夜赋。宋代。陆游。月晕知将雨,风声报近秋。暗廊行熠燿,深树啸鸺鶹。老幸传家事,狂犹为国忧。相齐虽已矣,且复饭吾牛。
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宋代。魏了翁。世有傀儡棚,帐幙深遮围。衣冠巧装饰,观者迷是非。自谓真好手,不知若为归。
临江仙。明代。魏大中。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赵家轻掷与强胡。江山如许大,不用一钱沽。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可怜故事眼中无。但供侬醉后,囊句付奚奴。
讽谏歌。金朝。萧瑟瑟。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今,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
海棠。宋代。袁说友。江行了不按春光,江路欣看得海棠。浅蘸深红丛蓓蕾,细开浓白巧梳妆。蜀花但鬭胭脂湿,荆种新傅腻粉香。行客绿纷正寥落,为渠着语快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