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桥

第四桥朗读

《第四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萧立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黄帽牵船客自摇,
水花压岸送归潮。
晚风忽断疏蓬雨,
秋在烟波第四桥。

诗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江上的景象。黄帽的船夫自己摇动船篙,水花从船舷上溅起,随着潮水向岸边推进。晚风突然中断了那蓬松的雨点,秋天的景色在烟雾和波澜中展现,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第四座桥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上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变幻。黄帽牵船客自己摇动船篙,表现了他们熟练的水手技艺和对江水的熟悉。水花压岸送归潮,形象地描述了潮水的汹涌和推进的力量。

晚风忽断疏蓬雨,揭示了秋天多变的气候。蓬松的雨点被突然间的晚风打断,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这样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变幻无常。

最后两句“秋在烟波第四桥”,表现了整首诗的主题。秋天的景色在烟雾和波澜中展现,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第四座桥上。第四桥成为整首诗的象征,展示了秋天景色的独特之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江上秋天景象的描绘,以及突如其来的晚风和第四桥的象征意义,传达了秋天美丽和变幻无常的特点,以及大自然中的生命力和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萧立之朗读
()

猜你喜欢

西湖南北旧游空。
谁料一尊同。
回首四年间事,浑如飞絮濛濛。
林花谢了,明年春到。
()

人生能几相逢,百年四海为兄弟。旧时青眼,今番白发,年华陨涕。春更无情,抛人先去,杨花无蒂。况江程渐短,别期渐紧,须重把、兰舟系。幸自清江如带,指黄垆、流莺声细。沧波如许,平芜何处,明朝迢递。何预兴亡,不如休去,墙阴挑荠。且相期共看,蓬莱清浅,更三千岁。

()

矢尽寒原战未回,云屯万里出龙堆。前军金鼓无消息,百战旌旄拥戍台。

()
黟水衣冠盛,汪程甲一州。
世贤锺上寿,家范袭芳休。
右府尊章重,嫔闺法度修。
苹蘩祗祀事,枌堇媚肴羞。
()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
古碑手集一千卷,河北关西得最多。
莫怕他时费人力,他时自有锦蒙驰。
()

鸡三声,客三唤。起视东壁有疏灯,启明光已乱。英雄乘时空浩叹,元明之间久无旦。

()

隔水寻幽妙莫传,一年胜处是春前。纵饶烂熳春吹却,犹得残香伴鹤眠。

()
残党分兵尽扑除,游魂多不返穹庐。
肃清执至龙颜喜,又奏淮西有捷书。
()

欲暮四风引客愁,十年如梦住他州。
故交零落谁知己,往事凄凉叹白头。
一纸音书灯下泪,满城砧杵月明秋。

()

不尽杨花吹暮春,芳醅初熟未全贫。柴门乳燕窥书卷,细雨清溪湿钓纶。

八骏骨存空倚市,五羊皮弃不干人。幽兰薜荔将谁种,拟卜青山处士邻。

()

琳宫閟白日,瑶台接青冥。云旗自飘飘,阴风自泠泠。

鸾鹤窅无影,佩环寂无声。高崖碧桃花,澹然献春荣。

()

前身岂汲直,枉尺天所难。贤哉耐久朋,结盟同岁寒。

()

白莲开日往来频,谁识支公定力真。长与烟霞为地主,不妨城市有閒人。

僧来借榻过三夏,客至停车动几旬。峡路风波山路险,问师何以出嚣尘。

()

一种分符命最优,翠微深处是洋州。
白云绕座疑山相,红旆随行表郡侯。
禅定僧疑陪静话,音声鸟称伴閒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