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

论交朗读

《论交》是宋代李复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杂乱无章的现实社会中,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交往的虚伪和表面化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真诚友谊的向往和对于传统道德的思考。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市井中的人们常常因为小利而交朋友,不择手段地维护自己的私利。在这种混乱的环境中,真诚和忠诚很难得到尊重。我曾经听到过许多虚伪的言论,是非之事似乎永远无法解决。尼姑和她父亲都已经远离了这个世界,我在梦中和幻境中与神灵相遇。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中虚伪和利益驱动的批评。市井中的人们因为追求个人利益而建立关系,缺乏真诚和忠诚的情感。作者对于这种现象感到失望,希望能够回归真诚友谊的价值,并对于传统道德的缺失进行思考。

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诗词以市井为背景,揭示了社会中虚伪和利益驱动的现象。作者通过描述人们为了小利而交往的情景,展现了现实社会的浮躁和功利心态。

其次,诗词中提到了情伪无法尽善尽美,是非难以解决。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道德沦丧的担忧。在这个充斥着虚伪和利益驱动的环境中,真实的情感和道义很难被珍视和坚守。

最后,诗词以作者与尼姑和她父亲的离别为结尾,表达了一种对于纯真与真诚的向往。作者通过梦境与神灵相遇的描写,暗示了对于超越现实的美好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论交》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纯真友谊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它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种现象,也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引发人们对于真诚友谊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李复朗读
()

猜你喜欢

帘外东风交雨霰。
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
深惜今年正月暖。
灯光酒色摇金盏。
()

我尽日乃倾,独何求於尔星。
煜煜夕日,不尚有朝。
皦皦君子,去谁繇招。

()

霜髭拥颔对穷秋,著白貂裘独上楼。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
何须魁斗之名高,不在山川之气豪。
有口挂壁,亡牛奏刀。
纵横佛用,分付儿曹。
()
佛灯谁我续光明,果若莲开大梦醒。
香草有心持洁白,兰豪无脚湛寒青。
默耕化外那知夜,真照壶中不觉冥。
家世儿孙传底事,从教辉耀显门庭。
()

百匝毡裘竞献酥,杖头指处朔风驱。介夫若见绫千尺,会写长边说法图。

()
老子平生不附炎,雪间炉炭晚间添。
红光乱拆银花碎,翠焰双抽柳叶尖。
爱惜麒麟牢禁手,驱除盐絮密垂帘。
急分一炬牵船底,岸上霜风正似鎌。
()

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绮陌南头,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曲槛俯清流。想花阴,谁系兰舟?

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

盖九州以醉眼,而其气如神。藻万物以妙语,而应手生春。

排黄龙之三关,则凡圣之情不敢呵止。竖宝觉之一拳,则背触之意不立鲜陈。

()
万叠青山,一溪流水。
幽鸟绵蛮,烟萝锁翠。
瑞岩活计无多,徒挂傍人唇齿。
彻骨贫穷,熏天富贵。
()

一点胭脂淡染腮,十分颜色为谁开。残灯欲尽书帏闭,犹有清香半夜来。

()

久辞尘迹几经年,楼阁中天蔼瑞烟。玉陛到来朝圣主,铜章归去领群仙。

素鸾声远云连佩,白鹤秋横月在船。想到玄关多胜事,春风瑶草满芝田。

()

条风才应律,柏酒又浮杯。旧腊随宵尽,新年逐晓来。

浮生苍狗变,暮景白驹催。自叹忧时客,初心寸寸灰。

()

垂杨带雨烟沈沈,绮窗翠幕清昼阴。琵琶拨尽谁知音,一声望帝春事深。

()
龟甲炉烟轻袅。
帘栊静、乳莺啼晓。
拂掠新妆,时宜头面,绣草冠儿小。
衫子揉蓝初著了。
()

胡卢笙,不着簧。细腰鼓,三尺长。吹笙击鼓山之旁,噭跳宛转乐盘王。

盘王死来三千年,古曲旧词至今传。山祥水气不断处,坏木烧作兜娄烟。

()

君不见国家有纪狂童干,一溪百绕山千盘。竹兵草草儿戏尔,震泽以南心为寒。

初如妖禽啸月晓,忽作聚蚋奔醯酸。九重夜半出秦甲,一麾万里春农安。

()
先生行孝人莫攀,平生急禄怡亲颜。
三千曲礼发已白,七十老莱衣尚斑。
秋容新沐江涵天,潘舆低昂御花间。
凭谁为唤吴道子,一写画图连越山。
()

霜天日晚独沈吟,潮上风来别是音。恃险战争休想旧,凭高临眺且论今。

数声雁蹙千年恨,一片帆惊万里心。不是江山解磨折,却应人物自升沈。

()

先生手种千竿竹,俨如壮士衣冠肃。林端结阁挹清风,阁上幽人峙双玉。

春风飞尽玄都花,秋霜半落平泉木。试傍池边访此君,雪虐风饕不改绿。

()

关张非猛士,浩气兴百世。海外犹敬之,岂不以好义?

画师亦可人,胸无功名意。笔端小褒鄂,于此知见地。

()
野田分路入谁家,绿树鸣莺坎闹蛙。
过午歇凉人睡足,村村水满稻吹花。
()

远公莲社,流传图书,千古声名犹在。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
西方未到,官方先到,冤我白衣吃菜。龙华三会愿相逢,怎敢学、他家二会。

()

榴花飐清渠,潋潋红波沸。十里菖蒲风,一幄芰荷气。

行年三十馀,辟若午将未。乐事竟虚无,劳劳长世味。

()
翠叶轻笼豆颗匀,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
池塘不似昔年春,蝶乱蜂狂更恼人。
莫傍花丛看婉娩,且怀诗卷诵清新。
山林祗管萦魂梦,寰宇无端变劫尘。
遥想江东忧未歇,可能熟醉巧谋身。
()
客里相逢乐可涯,坐来三见换年华。
喜君舞彩庭趋鲤,愧我惊鸿迹在沙。
白眼故庆聊溷俗,青毡当亦谨传家。
他时伫看趋三接,大对行应罄五车。
()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

揽衣独坐窗宇凉,何物沁入秋庭香。迢遥寄置必佳品,指点启封聊一尝。

君多啾唧齿牙脱,我亦潦倒须眉苍。何当归去逐樵隐,同看洞天苍海傍。

()

雪积千山素,行歌履迹穿。腰间有樵斧,猛虎莫当前。

()

叠石小峥嵘,修篁高下生。地偏人迹罕,古井辘轳鸣。

()

机中秦女仙去,月底梅花晚开。只见一枝疏影,不知何处香来。

()

莫道寒温祇素书,也于朋友见亲疏。自从一反南昌役,无复能安古寺居。

憔悴直为人所弃,殷勤独肯问何如。缺然不报非缘懒,疟疠经秋未扫除。

()
郁彼中坛。
含灵阐化。
回环气象。
轮无辍驾。
()
马耳萧萧雪拥裘,乱山南下是处州。
自从天地生吟骨,何处江山无脚头。
空有梦随东野去,可无言送子长游。
白云在望频回首,珍重归期记麦秋。
()

绿树葱茏透月明,夜凉如水葛衣轻。捧心一笑千金重,拥鼻孤吟四座倾。

对景未忘伤往事,指天终不负芳卿。灯花落尽棋声碎,多少行人识姓名。

()

仙宗司玉历,帝系出璇霄。功业超千载,威灵会六朝。

圣孙严子事,神武耀文昭。游渭衣冠在,违颜咫尺遥。

()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
白云无羁,冷淡清奇。
雪格未可,鹤态还卑。
垂天沃日兮似结不结,为雨從龙兮后期必期。
噫,悠悠忽尔春风吹,南北东西唯我知,谁知菡萏峰前布影时。
()

外家甘盘宅,门闳诚炜煌。高悬金碧榜,中有衮绣堂。

珠玑左右侍,丝竹俨成行。幼不识慈颜,到彼心傍偟。

()

船如纸薄不经风,三扇低遮箬叶篷。万丈龙潭千尺浪,也堪愁煞铁梢公。

()
殿中初未仕,高节振衰谢。
读书在兹丘,萧然竹间舍。
王来有深言,留宿山水夜。
谁云南阳翁,独枉将军驾。
()

孤干贞心迥出尘,不随凡本共沈沦。还期鸾鹤重留迹,无奈风霜老此身。

大厦于今望梁栋,空山到处有荆榛。汉家大将思冯异,不为江潭泪满巾。

()

送哭谁家车,灵幡紫带长。青童抱何物,明月与香囊。

()

凉牗方开一幅天,疏星点缀冷金笺。嗈鸣雁过横斜字,写出秋声赋一篇。

()
多景推移。
便似风灯里。
将尘寰喻,尘里白驹过隙。
今世过却,来生何处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