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按洛西诸邑登山出永宁西望晚宿韶山寺

分按洛西诸邑登山出永宁西望晚宿韶山寺朗读

诗词:《分按洛西诸邑登山出永宁西望晚宿韶山寺》

译文:
双旌明灭转委蛇,
行遍秋山意若何。
暗谷路穷平野阔,
回峦石断乱泉多。
崤陵东尽开周邑,
熊耳中分放洛河。
欲举因缘寻只履,
夜深随雨到岩阿。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复所作,描述了他登山游览的景色和心境。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的变幻与壮丽,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悟。

诗的开篇,“双旌明灭转委蛇”,描绘了山间飘扬的旌旗,犹如蛇般曲折蜿蜒,充满了神秘感。接着,“行遍秋山意若何”,诗人游遍秋山,思绪如何,表达了他在行走中对自然景色的思考和感受。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山间的景色,暗谷路穷平野阔,回峦石断乱泉多。山谷幽深,道路险峻,山峦起伏,石头散乱,泉水流淌,形成了一幅壮美而多变的自然图景。这些描写展示了山林之间的宏伟景观和自然的力量。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崤陵、周邑、熊耳和洛河等地名,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使诗歌更具有现实感。诗人在山行中,寻找着因缘,探索着自己的道路,夜深雨湿时,他来到了岩阿,这里或许是他心灵的安放之所。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变幻,表达了诗人对山行的思考和感悟。同时,通过地名的描写,使诗歌更具有现实感和真实性。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展示了李复细腻的感受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李复朗读
()

猜你喜欢

牛渚秋高木叶飘,西风不待鹊成桥。玉楼云雾千峰合,银汉星辰一水遥。

绿竹人家团小市,黄茆村峒杂群猺。南游虚忝观风使,永夜乘楂溯寂寥。

()
绣衣衔命去,祖帐为王留。
大舶满青镜,寒云明玉舟。
岁余官事省,蜡毕吏功休。
千古行藏意,梅边细讲求。
()

微虫亦藉语言通,细雨黄梅处处同。近水人家喧鼓吹,隔窗灯火课儿童。

为侬作计无如哑,纵我能听亦似聋。寸草尺蛇须仔细,莫教花落怨东风。

()
无寒暑处报君知,不离寒时与热时。
热则乘凉寒向火,不须回避不须疑。
()
我捧江西檄,公乘使者车。
飞腾今已去,留落又何如。
谁敢怀离阔,惟思读诏除。
九州期大庇,宁独爱吾庐。
()

觉师儒门秀,脱屣世故早。
那知轩冕味,夙悟心已槁。
惟余章句习,心境时相恼。

()

两朝御赐重琅玕,万本丹黄手校完。白发几人谭旧事,茂陵曾识写书官。

()

皑皑白云拥龙峰,万壑千岩在画中。买得新醅开小阁,褰帏正对玉芙蓉。

()
受降城下草离离,寒食清明只自悲。
汉寝秦陵何处在,莺花无主雨如丝。
()
何山如幽人,道场如大家。
穰穰衲子脚,刺刺骚翁牙。
挟隽控寒飚,搜光蹑晨霞。
危颠矫窣堵,平畴略污邪。
()

春雨萧萧草满除,春风吾自爱吾庐。高情时诵閒居赋,老眼能抄种树书。

金马昔年贫曼倩,文园今日病相如。焚香燕坐心如水,一任门多长者车。

()

东风随处有亭台,寺古无僧花也开。一百五日逢寒食,三十二相礼如来。

珠池宝地都成劫,汉陇秦封且舆杯。石火雷光只如此,白杨何事起愁哀。

()

偶寻春寺入层峰,曾到浑疑是梦中。飞鸟去边悬栈道,冯夷宿处有幽宫。

溪云晚度千岩雨,海月凉飘万里风。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

()

占断春风第一枝,银钩低挂玉尘吹。清标压倒繁华境,桃李纷纷总后时。

()

浪楫风帆不系舟,日斜横笛起中流。山青云白江蓠绿,群雁忽鸣声带秋。

()

问山中、小桃开后,曾经多少晴雨。遥知载酒花边去,唱我旧歌金缕。行乐处。正蝶绕蜂围,锦绣迷无路。风光有主。想倚杖西阡,停杯北望,望断碧云暮。
花知道,应倩蜚鸿寄语。年来老子安否。一春一到成虚约,不道树犹如此。烦说与。但岁岁、东风妆点红云坞。刘郎老去。待有日重来,同君一笑,拈起看花句。

()

南来十五驿,幽绝独斯亭。下榻月初上,捲帘山更青。

干时嗟暮齿,从事厌劳形。寂寞江云外,谁知有使星。

()

病齿经时久,忧烦屡搅肠。吟哦良觉废,诵读总相妨。

志切风雷益,心惩噬嗑刚。古柔无所苦,因悟养生方。

()
昆仑山上玉楼前。
五色祥光混紫烟。
景物不同人世界,群仙时醉卧花眠。
()

昔年曾在蓟门游,歧路东西二十秋。握手岂期惊喜半,论交转觉别离愁。

风尘老大余青眼,书剑飘零笑白头。一忆故园松菊冷,归心乡梦两悠悠。

()

落山谢虚阁,横琴相对閒。
片云将急雨,一笑失前山。

()
霄汉正联飞,江湖又独归。
暂欢同赐被,不待易朝衣。
山雨迎军晚,芦风候火微。
还当宴铃阁,谢守亦光辉。
()
大麦虽黄草与长,趁春只用野生桑。
为生可叹微如是,应坐人稀地力荒。
()

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小如飞鸥大奔马,一辈才去群复来。

一旬阴云色死灰,划劙掀簸初全开。晨阳照空幸澄澈,蜚廉暴怒犹喧豗。

()

江上闻莺禁火时,百花开尽柳依依。

故园兄弟别来久,应到清明犹望归。

()
已赐仪鸾锦坐蒲,起来再立听傅胪。
君王欲劝群臣酒,宣示天杯一滴无。
()

我於咸淳际,偶读绍符编。
昏气塞宇宙,临文深慨然。
孽惇暴於虎,泰陵度如天。

()
洛水寒可涉,长汀柳飞叶。
节物行无期,自与幽怀惬。
()
矫首遐观。
崇台徙倚,心目俱宽。
一水萦蓝,群峰耸翠,天接高寒。
平生江北江南。
()

明日又元日,村祠一哄人。
溪山浑是雨,镫火若为春。
忍见饥成鬼,痴将饱望神。

()
密云能雨自西方,不假巫{上八下几右王}解息殃。
地产固应滋物产,天凉那更挟心凉。
未忧悬釜供苏爨,何事量沙作糗粮。
临得颜公乞米帖,从今岁岁只珍藏。
()
水宿频欹侧,徒行又险艰。
舟危神女峡,马瘦鬼门关。
照夜烧畲陇,缘云种笮山。
催成头雪白,休说鬓丝斑。
()

谪仙孙子莹冰清,七步踉蹡五字成。心远独怜山水好,眼高浑看利名轻。

存身我已惭龙蛰,縻爵谁应和鹤鸣。别酒半醒回首处,江风吹浪暮云平。

()

弱植还生意,凌冬见后凋。
尚低沾雨露,更长拂云霄。
庭月摇疏影,檐风舞细条。

()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

两行松盖遮护,下有苍苔地衣。
试我青鞋布袜,支筇却立忘归。

()

薄俗久不竞,丘园多逸民。闻君轻去世,令我重沾巾。

一梦苕溪晓,千年石堵春。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滨。

()

绿杨城郭雨凄凄,过尽千轮与万蹄。送我独游三蜀路,

羡君新上九霄梯。马惊门外山如活,花笑尊前客似泥。

()

昔闻无定河,远使河之涘。源自大荒来,浊浪吼千里。

奔流何湍悍,颓沙性善徙。地是古战场,四顾悲曷已。

()

早晚辞桐柏,春来到霅无。万山青待汝,一雁迥愁吾。

高步才难发,横行思转孤。仗谁消日月,为计亦江湖。

()
一别于今又五年,关河风雨梦相牵。
羡君老有惊人术,愧我贫无使鬼钱。
淮雁南来斜作字,楚江东下直如弦。
子云罢献《长杨赋》,头白归来草《太玄》。
()
脸长红,眉半白,老鹤饱风露。
岁换星移,禄运又交午。
须知命带将来,福推不去,稳做个、荣华彭祖。
记初度。
()
溪林烟霭杂斜阳,仿佛遥岸是故乡。
客里忽惊时节过,酒旗山店菊花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