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德孺池上二首。宋代。李处权。树色溪光五月寒,幅巾藜杖接清欢。吞声鸟自屏中过,倒影山从镜里看。佳处唯堪著胸次,平生久已付毫端。向来未筑沙堤路,岂信东山有谢安。
《过德孺池上二首》是宋代李处权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树木的颜色和溪水的光芒在五月的寒冷中交织,我用幅巾和藜杖承接着内心的清欢。鸟儿轻轻地掠过,不发一声,山峦倒影从镜中映现。这些美景令人陶醉,只能在心中默默珍藏,而我一生已经将毛笔付之一炬。多年来未曾修筑沙堤的路,真难相信东山竟然有谢安。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五月的寒冷中,树木的颜色和溪水的光芒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和美丽。作者以幅巾和藜杖作为形象,表达了他与自然融合的心境,将内心的愉悦与自然景观相连接。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鸟儿飞过时无声无息,给人以宁静与安详之感。山峦的倒影从镜子中映现,给人以虚实交错、诗意悠远的感觉。这些景物使人心旷神怡,作者将这些美景珍藏于心,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文学创作。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东山谢安的怀念和景仰之情。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臣,他以清廉、忠诚和为政有道而著称。作者通过东山谢安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去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并暗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物,同时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和伟大人物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李处权。(?—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卢沟晓月。明代。李东阳。霜落桑乾水未枯,晓空云尽月轮孤。一林灯影稀还见,十里川光澹欲无。不断邻鸡催短梦,频来征马识长途。石栏桥上时翘首,应傍清虚忆帝都。
承旨野庄董公殊勋清节孚闻之缙绅纪以八诗 其二。元代。陈孚。铁马长驱栈路高,捷旗飞渡大江涛。汉南烟柳蓬婆雪,犹识团花旧战袍。
江行俳体。明代。钟惺。村烟城树远依依,解指青溪与翠微。风送白鱼争入市,江过黄鹄渐多矶。家从久念方惊别,地喜初来也似归。近日江南新涝后,稻虾难比往年肥。
留守司徒侍中宠示上巳属疾钧什谨依韵奉和。宋代。强至。上巳曾陪宴后池,风光一匝又花时。当年簪履谁犹在,今日门墙独未离。步怯园林虽晚到,恩深草木已先知。都人不省忧民病,只讶行春绣旆迟。
次前己丑暮秋拙吟以策馀齿。明代。吴与弼。旧迹沉吟久,新功感慨多。形容空老去,抱负竟如何。颜孟虽相远,路岐宁敢他。先民有成宪,程课日渐磨。
柳州兵变。清代。郑孝胥。左江无安流,柳庆久糜烂。匪梳兵如篦,用人实不善。奏报多斩获,肃清谓已近。岂知祻未艾,复致柳州叛。溃卒趋东泉,中渡首亦散。或云陷雒容,桂林殊可患。大臣顿失措,满局子俱乱。边军才五千,遂欲调其半。两月仅能达,宁足禦奔窜。藩篱羌自撤,何以弭外衅。非予执不可,隐忧谁的见?治丝而棼之,抵几为一叹。
初夏西园偶成。明代。王世贞。铃阁何沈沈,初阳启烦嚣。讯谍纵横至,群咻递相要。虽靡片言才,往往不崇朝。躧履向閒除,移床就繁条。景风徐将拂,池荷乍与交。绿竹吐新劲,黄鸟展馀骄。诗书安其所,尊酒自为招。送日未毕欢,来暝复携劳。仕隐俄更荡,动静竟难调。持镜问朱颜,那能忘不彫。
哭卫尚书。唐代。灵一。画戟重门楚水阴,天涯欲暮共伤心。南荆双戟痕犹在,北斗孤魂望已深。莲花幕下悲风起,细柳营边晓月临。有路茫茫向谁问,感君空有泪沾襟。
奉和仲通秋宴。宋代。韩维。参差天仗拂云台,雉尾分行剑佩来。万寿称觞臣节罄,九韶张乐帝颜开。班趋玉佩花相斗,舞入文茵雪屡回。疏贱恭承湛露赐,惭无辞藻咏康哉。
春日溪上示南正四首。宋代。宋祁。绕溪台榭据丘陵,试对春风日日登。蘋藻凫鱼无旧恨,主人今是柳吴兴。
登雨花台作时偶闻警。明代。范景文。香台环旧刹,踏翠上逶迤。烟草六朝意,春风三月时。城规开甸服,江线划天维。极目烟尘起,临高漫赋诗。
得道阳。金朝。王哲。九月苍天爽气高。重楼复降雨潇潇。搅海赤龙真自在,迎风木马肯无寥。每向*中作系腰。六铢衣挂胜红绡。醉后恣眠青苏塌,醒来频采玉芝
七夕。明代。区怀年。星渚云軿夜不禁,填桥乌鹊静高林。溪堂薄暑宽秋扇,海国凉风引暮砧。瓜果席边残醉咏,机丝天上隔年心。飞觥欲问乘槎客,碧落愁牵几度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