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未筑沙堤路。宋代。李处权。树色溪光五月寒,幅巾藜杖接清欢。吞声鸟自屏中过,倒影山从镜里看。佳处唯堪著胸次,平生久已付毫端。向来未筑沙堤路,岂信东山有谢安。
《过德孺池上二首》是宋代李处权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树木的颜色和溪水的光芒在五月的寒冷中交织,我用幅巾和藜杖承接着内心的清欢。鸟儿轻轻地掠过,不发一声,山峦倒影从镜中映现。这些美景令人陶醉,只能在心中默默珍藏,而我一生已经将毛笔付之一炬。多年来未曾修筑沙堤的路,真难相信东山竟然有谢安。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五月的寒冷中,树木的颜色和溪水的光芒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和美丽。作者以幅巾和藜杖作为形象,表达了他与自然融合的心境,将内心的愉悦与自然景观相连接。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鸟儿飞过时无声无息,给人以宁静与安详之感。山峦的倒影从镜子中映现,给人以虚实交错、诗意悠远的感觉。这些景物使人心旷神怡,作者将这些美景珍藏于心,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文学创作。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东山谢安的怀念和景仰之情。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臣,他以清廉、忠诚和为政有道而著称。作者通过东山谢安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去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并暗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物,同时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和伟大人物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李处权。(?—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