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通玄观道士竹乡

赠通玄观道士竹乡朗读

《赠通玄观道士竹乡》是宋代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赠送给通玄观道士竹乡
通玄道士苦修行,
坐见桑田几变更。
云屋苔封烧药灶,
风林花落煮茶铛。
休粮剩有青松啖,
却老应无白发生。
月满竹乡乘鹤去,
欲邀子晋学吹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通玄道士居住在竹林中的情景。道士苦修道法,静坐观察着周围的自然景象,看到桑田河流的变迁。云屋被苔藓所覆盖,烧药的炉灶上积满了灰尘,风吹过花林,落在煮茶的铜锅上。道士不再需要大量的粮食,只需啃食青松的芽叶,但他的岁月却不会带来白发的变化。当月亮充满竹乡时,他将乘坐仙鹤离去,并邀请子晋一同学习吹笙。

赏析:
这首诗以通玄观道士的生活为背景,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道士与自然的亲密联系。诗中表达了道士淡泊名利、修行苦行的精神追求。他抛弃尘世繁芜,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描述道士居住的环境,展示了竹乡的宁静与纯净,以及道士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道士不再追求世俗的物质享受,他以青松为食,表明他已经摆脱了对尘世的依赖。最后,诗人以月满竹乡乘鹤离去的形象,表达了道士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并邀请子晋一同探索道义之音。整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道士的修行生活,展示了道教思想中的超脱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黄庚朗读
()

猜你喜欢

重设匡炉火,还披故絮裘。
春风今已半,地域况南头。
次第农耕动,侵寻花事休。
浮生有过鸟,归计欠沉牛。
()
()

嵯峨灵峰岭,苍茫寓国山。两湖分映东西间。两湖相去无十里,龟龙天池相对起。

朝游长林暮小沚,荡舟欲行行且止。君非渭川叟,公侯封已晚。

()

()
逾月能连雨,今晨少散阴。
病宽游子念,愁豁老农心。
始虑春成旱,那知夏苦淫。
举头问白日,恇怯一何深。
()
嗫尽巉岩气未苏,悔来坡下独长吁。
一观烟雾南山面,从昔名坡信厚诬。
()

镣气横波肃九秋,避风故港遍高楼。回堤杨柳未凋尽,拂上人肩劝逸游。

()

山中一雨凉,窗前晓气清。菖歜忽开花,一叶冒九英。

文石带浅碧,照我几簟明。尝读古仙传,此草天之精。

()

总辔扶桑日不红。漫吹羌篴怨东风。而今离讯断南鸿。

秾李抟云欺弱植,香兰咽露掩深丛。底须重问碧翁翁。

()

识面论心已半生,买山无计得同盟。
行藏为是关天理,会聚因难遂客怀,
月户评春花影澹,风廊逃暑竹声清。

()

蒹葭漫漫秋风多,陂池水落枯苇柯。青山断处落日下,欸乃一声渔子歌。

高秋鲈肥贱如土,换酒村场醉迷路。夜深艇子舣前湾,依稀月照芦花浦。

()

倦游东观后,招隐北山前。不与公卿事,翻多农圃缘。

临池宜有翰,挂壁但无弦。余亦怀归思,谁能更待年。

()

霜风舞征袂,有客去符离。
斜谷雪晴后,曲滩水满时。
乱山谁对酒,孤驿独吟诗。

()

草生不择野,雨落不选池。旷哉天地心,含弘本无私。

楚弓昧得失,魏宝恣夸毗。秉心戾大道,菑害良由兹。

()

蟠木倚沧溟,花开隐耀灵。高临四海碧,下视九州青。

地远无风雨,天低动日星。不须乘鹤去,三岛亦浮萍。

()

雍奴诸水探源长,绕带漕渠壮帝乡。坐令洪流行轨道,东南万里引帆樯。

()

萍迹何来此,风尘不可留。报书逾十部,交谊足千秋。

旧业空环堵,归装一蒯缑。相期无限意,休问敝貂裘。

()

南阳旧是帝王家,西入长安望已赊。春风乍到龙飞殿,羽扇纷纷引翠华。

()
高阁对横塘。
新燕年光。
柳花残梦隔潇湘。
绿浦归帆看不见,还是斜阳。
()

巾杖散高躅,钩辀啼远林。幽怀春冉冉,日暮落花深。

()
东风忽无情,吹我园中花。
繁红与艳紫,零落委泥沙。
鸣鸟亦何事,啾啾竟諠哗。
须知盛已极,委弃欲谁嗟。
()

焚香清昼袅茶烟,小阁閒参一指禅。浩劫尘机何处解,彼方妙谛几宗传。

有无尽息超尘境,种地俱空启胜缘。身现人天知是幻,闻师半偈已泠然。

()

太息威弧久不振,坐令群盗满城闉。一身漂泊风中絮,几辈流亡劫后尘。

漫说军储敲骨髓,谁知筹笔敝精神。幺魔命尽终菹醢,会见熙阳丽紫宸。

()

因复仍韵以写老怀不是秋来懒上楼。龙钟诗骨不禁秋。旧欢去我如天远,新恨撩人似发稠。空咄咄,漫悠悠。老来终是少风流。千金买笑佳公子,醉卧琼楼不识愁。

()

驹隙匆匆黛鬓残。龙津蜿蜿剑光寒。到头总似一场雪,隔面都如万里山。

刚少俊,早颓顽。谢天教我老来闲。白云不作红尘梦,若比黔娄季孟间。

()
学诗如学禅,所贵在观妙。
肺肝剧雕镂,乃自凿其窍。
冥心游象外,何物可供眺。
空山散云雾,仰避日初照。
()

小院重帘,那回来处花相向。迟迟一饷。记得春模样。
昨夜月明,应照芙蓉帐。空凝望。蜂劳蝶攘。谁在花枝上。

()

茆檐漠漠晚风微,曲院无人雨霁时。忽见碧窗疏影乱,一痕新月在花枝。

()

石座双峰古,云泉九曲深。寂寥疏凿意,芜没岁时侵。

绕席流还壅,浮杯咽复沉。追怀王谢侣,更似会稽岑。

()

满川啼鸟怨残红,水郭春园柳絮风。
春雨一番江水阔,草痕将绿到吴中。

()

()
荏苒岁云暮,雪霜天正寒。
取程毋太急,御下放教宽。
朝夕去家远,关山行路难。
边头办功业,恐不在儒冠。
()

窃第归登潞水船,罢休从此又言旋。西涂东抺三千字,北去南来四十年。

欣戚情怀浑索寞,升沉声誉总悠然。彤闱紫阁如天上,依旧清汾数顷田。

()

新秋亦已清,况是经雨后。良朋亦已欢,兼之叙故旧。

集坐碍广堂,深语达昏昼。率意口不择,更端每错谬。

()
将旦溪风急,新秋天宇宽。
凉生竖裁褐,爽入缩缝冠。
拊翼鸡频唱,争枝雀正讙。
一箪吾已足,芋豆亦加餐。
()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