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茅亦山先生杂咏。元代。黄庚。风柳吹花糁白毡,莺愁蝶恨有谁邻。不知春事又三月,堪叹人生无百年。清气长留诗卷裹,间愁不到酒樽边。山窗书永浑无事,一榻分云枕易眠。
《和茅亦山先生杂咏》是宋代诗人黄庚的作品。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生的短暂。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柳吹花糁白毡,
春风吹动垂柳,花瓣如白色的绒毡一般飘散。
莺愁蝶恨有谁邻。
莺儿忧愁,蝴蝶怨恨,不知有谁作伴。
不知春事又三月,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春天的第三个月。
堪叹人生无百年。
叹息人生短暂,百年亦不过如此。
清气长留诗卷裹,
清新的气息长久地停留在诗卷之中。
间愁不到酒樽边。
忧愁的思绪无法侵入酒杯旁边。
山窗书永浑无事,
山窗旁的书籍永远保持着宁静,没有烦扰。
一榻分云枕易眠。
躺在榻上,枕着云彩,安心地入眠。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的思考。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展示了春风拂动柳枝、花瓣飘散的美丽景象,以及莺儿和蝴蝶的孤独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光阴流逝的感叹,表达了人生短暂的无奈和悲凉之情。
诗中的“清气长留诗卷裹”和“山窗书永浑无事”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赞美和追求,诗歌成为了诗人思考和感叹的载体。而“一榻分云枕易眠”则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和安逸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色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诗歌的赞美和追求,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黄庚。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上林内翰二首 其二。宋代。毛滂。短褐风霜可奈何,懒求长袖舞阳阿。九迁行辈青云满,百谪形骸白发多。束带壮怀浑龃龉,角巾闲约亦蹉跎。山公有意相题目,季绪无容独诋诃。
集古 其二 老将。金朝。李俊民。怜君一见一悲歌,破虏曾轻马伏波。今日宝刀无杀气,太平功业在山河。
新辟小园。宋代。陆游。东轩嫩日上疏棂,吹尽浮云作意晴。林暖墙头双鹊语,水清池面小鱼行。畦添药品谁能别?架引藤阴忽已成。倚杖怡然便终日,老夫那复不平鸣。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九 水仙庙。宋代。郭祥正。丹青严像貌,藻荇荐杯盘。月掩庙门静,龙蛇惊夜寒。
赞赵直阁所藏四美人画·秋。宋代。姚勉。林梢脱叶飞斜阳,寄书雁着西风行。恩情怕不中断绝,画扇未忍高秋藏。小庭寂寞归鸦后,蹙损远山双峰鬭。泪珠湿袖对黄花,人比黄花又更瘦。
过淮阴县。宋代。杨万里。索寞淮阴县,人家草草中。荻篱纬春胜,茅屋学船篷。今日非昨日,南风转北风。霍然香雾散,放出一轮红。
再用韵。宋代。方岳。终须西塞老渔村,抵用南昌隐市门。时序略如飞鸟过,世终何啻聚蚊喧。竹其安否六太息,梅自癯然三可尊。贫味却愁儿辈觉,未妨壁立病文园。
望江南 其六。清代。熊琏。江南好,清景在谁家。待月高楼横短笛,藏秋老圃种黄花。风起雁行斜。
题章绂云太令夫人杨浣芬忆蓉室诗草九首 其七。清代。祝廷华。两家亲长皆名宿,滋染芳兰慧业成。不独诗工书更媚,管夫人和此蜚声。
赠康庄马太史游浮丘诗 其六。明代。韩上桂。宿雨压枝头,薰风晚更柔。香从阆苑拂,彩借卿云浮。逸语霏玄屑,清情湛碧流。烟霞一片石,千载待冥搜。
秋日游城南展氏园登阁。宋代。饶节。金灯奋髯阶砌宽,杨柳缓带楼阁闲。我来不为春事促,西风斜日面前山。
永和宫词廿七首 其十二。清代。吴伟业。外家官拜金吾尉,平生游侠多轻利。缚客因催博进钱,当筵便杀弹筝伎。
留别薛公仪。明代。佘翔。蓟北纵横结客场,山中读礼罢含香。青萍解赠秋如水,白璧投来夜有光。篱下寒花供月露,天涯落雁带风霜。问君何日燕山去,枚马如云迟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