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觉寺问禅老。宋代。葛绍体。入到山房水自清,万竿修竹翠稜稜。古潭夜印中天月,悟得无生几上乘。
《游本觉寺问禅老》是宋代葛绍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到本觉寺的山房,清澈的水自然流淌,
修竹成林,苍翠挺拔。
古潭夜晚映照着中天的明月,
领悟到无生的境界,超越尘世的境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本觉寺山房中的禅修体验。诗人首先描述了山房中的水清澈自然流淌,体现了清净宁静的意境。接着,他描绘了修竹丛生的景象,修竹苍翠挺拔,给人以宁静和高洁的感觉。这里的修竹也可以象征修行者的境界,高耸挺拔的竹子寓意修行者追求高远的境界。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夜晚的古潭中倒映着明亮的月光,这景象给人以神秘、悠远的感觉。在这样的景色烘托下,诗人领悟到了无生的境界,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领悟。无生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超越生死、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人通过山房、水、竹、月的描绘,表达了他在禅修中对于无生境界的体悟,达到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地。
整首诗以清净宁静的山水景色为基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禅修境界的追求与领悟。诗中的景物形象美丽而清新,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思考与追求。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禅修的宁静与无拘无束的境界,领略到作者对于超越尘世的追求与人生意义的思考。
陪潘王二丈池上。宋代。陈宓。薰风万盖拥轻红,长是相看六月中。忽有一花迎白露,定应来伴木芙蓉。
愁倚阑。宋代。程垓。春犹浅,柳初芽,杏初花。杨柳杏花交影处,有人家。玉窗明暖烘霞。小屏上、水远山斜。昨夜酒多春睡重,莫惊他。
答刘使君。明代。李畅。落日迷春树,天涯忆去年。揶揄空自诧,衰病有谁怜。旧业堪招隐,新诗解入禅。知君未得意,共结小山缘。
程给事新第。唐代。朱长文。朱门不锁走朱轮,东省仙材书锦人。石上云轻林屋晓,花头露重洛阳春。谢公棋战乌巾静,裴令吟高绿野新。他日南园真可乞,满池烟水正相邻。
夜泊。宋代。陈允平。停舟野渡头,客路恨悠悠。叶落风千树,种残月半楼。芦花双过雁,莎草独眠鸥。山鬼烧青火,飞来照髑髅。
哭汪司马伯玉十首 其十。明代。胡应麟。邂逅平原饮,飘然夜雪过。寸心雄海岱,只语废江河。落日生刍远,悲风大树多。如渑犹夙昔,万恨掷蹉跎。
相和歌辞 乌栖曲。唐代。李白。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犹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一作卢象诗)。唐代。孟浩然。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鸥。眷言华省旧,暂拂海池游。郁岛藏深竹,前溪对舞楼。更闻书即事,云物是清秋。
澧州早行 其一。明代。黄公辅。登舆犹在梦醒关,策骑驱驰山又山。聒耳蛙声鸣唧唧,行人那得似伊閒。
答客。宋代。刘克庄。谁谓贫难忍,三年闭户居。老兵能合药,小仆会抄书。白发羞弹铗,青山去荷锄。既于吟得趣,功业合乘除。
钱塘春感六首。元代。王逢。金爵觚棱月向低,泠泠清磬万松西。五门曙色开龙尾,十日春寒健马蹄。红雾不收花气合,绿波初涨柳条齐。遗民暗忆名都会,尚绕湖漘唱《大堤》。
题徐氏悟香庵。明代。张元凯。香界同兰若,经函借苾刍。花枝生灭幻,云影去来无。忍行全依草,慈心遍及乌。不须重舍宅,此有小浮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