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师善洪崖图

题唐师善洪崖图朗读

《题唐师善洪崖图》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白尚不识,洪崖焉肯来。
一蹇五獠奴,奸人之所为。
得非成方前,独地雋不疑。
至今好仙者,犹为图画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洪崖图,以及人们对于洪崖图的魅力和欺骗。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洪崖图的怀疑和不信任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洪崖图为题材,洪崖图是一幅以唐代大诗人杜甫为主题的画作,展现了杜甫在洪崖山遭遇盗贼的故事。诗人方回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洪崖图的看法。

首句"太白尚不识,洪崖焉肯来",表达了太白(指杜甫)尚未认识洪崖图,因此洪崖图何来的意思。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洪崖图的质疑。

接下来的两句"一蹇五獠奴,奸人之所为",意味着洪崖图中描述的是一群残忍的盗贼。诗人将这些盗贼称为"五獠奴",暗指他们的凶残和恶劣,认为这些恶徒所为是不可信的。

然后是"得非成方前,独地雋不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认为洪崖图可能不是真实的,而是画家杜甫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而创造的。"成方前"指的是杜甫的字,"独地雋"指的是杜甫的笔名"杜甫雋"。诗人认为,只有杜甫自己才能知道洪崖图的真实与否,其他人对它的怀疑是合理的。

最后一句"至今好仙者,犹为图画欺",指的是一些信奉仙道的人们,他们对洪崖图的迷恋与崇拜,实际上是被画作所欺骗的。诗人认为,现在仍有人被洪崖图的美丽所迷惑,而不愿相信其中可能的虚构。

这首诗词通过对洪崖图的质疑和怀疑,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作品真实性的思考,并提醒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保持理性,不要被表面的美丽所迷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蝶粉蜂黄,桃红李白,春风屡展愁眉。
晓来雨过,应渐觉红稀。
满径柔茵似染,新晴后、皱绿盈池。
休孤负,幕天席地,逸饮酹金彝。
()

钧天一醉梦模糊,喔喔鸡鸣病渐苏。南斗起看翻在北,不知仍是注生无?

()

大妇上云机,中妇裁罗衣。小妇多姿态,含笑惜春晖。

鸟啼花复落,夜遥人未归。

()
弹铗悲歌莫浪嗟,笔耕心织是生涯。
区区子岂痴摹虎,事事吾犹错画蛇。
不分缩头几类鳖,苦嫌怒目几遭蛙。
凭君试读山君传,鹤岂能言为嫉邪。
()
尽舫鸣钲野寺钟,暮声惊破翠烟重。
好风不解藏天巧,雕碎孤云作数峰。
()

斗鸡击剑邺王台,万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萤白首亦常材。

()

广寒一锁判仙凡,幽绪如菭未易芟。续命迢遥烦鸟使,当归稠叠负鱼缄。

秋霜槲叶愁侵被,春雨桃花泪上衫。为问河阳千载恨,可容精卫不生衔。

()
顷上山台谒,临行辱赠诗。
相思寸心在,莫讶尺书迟。
好月登楼夜,清秋落木时。
见君花萼集,梦到谢公池。
()

()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天子未尝过细柳,

将军寻已戍敦煌。欹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

()
齐为沽名特觐王,当时国势岂真强。
计来小缓庸何责,引得无君丑语扬。
()

白首栖禅者,尝谈灞浐游。能令过江客,偏起失乡愁。

室倚桃花崦,门临杜若洲。城中无此景,将子剩淹留。

()

堂下一匹郑虔马,栏边两株安石榴。
但能有酒邀佳客,亦任狂花落素瓯。
侍女红裙无好色,主人白发自侵头。

()

君不见夏圭昔写渔村春雾时,江山半入无声诗。

又不见马麟昔作关山秋色图,千里风烟来座隅。

()
画手自高前辈,云山已属吾曹。
若会潇湘物色,便当醉读离骚。
()
太玄矿故在,原道涂犹迷。
一朝无渣滓,仙派起帘溪。
未能及鳏寡,不虚五纬奎。
()
自有西京七发才,蠲疴不待更延枚。
摐金广乐迷魂寤,蔽月飞云病膜开。
宫鼠晦须抛赐琯,蓬鱼霏缕强晨杯。
何人过问维摩室,定有文殊作礼来。
()

朔雪蛮烟总备尝,白头才到荔枝乡。浮云不阻怀贤意,得扫寒芜拜紫阳。

()

万古离怀憎物色,几生愁绪溺风光。废城沃土肥春草,

野渡空船荡夕阳。倚道向人多脉脉,为情因酒易伥伥。

()

上策难成拟就中,蹉跎又到落梅风。向来弧矢羞长剑,此日江湖羡短蓬。

睡眼不知乡社远,繇言刚与客心同。归期未要灯花趣,自有高飞塞上鸿。

()

许越行成志已诬,黄池争长计尤疏。夫差自是甘忘父,西子何曾解拳吴。

一曲空江迷步屟,千年冷月照姑苏。国仇难共家仇雪,遗恨堪怜伍大夫。

()

我似颓阳尚弄晴,子如雏凤发新声。殷勤老马途频问,高下精金市自明。

共案八关寻至味,联床三㝛系馀情。属将道域深攀援,更觉文章小技轻。

()

微贱胜于鬼,妇子亦閒閒。始知情与操,惟存一饱间。

()
奕世雄题雁塔名,于今父子自师生。
词场鱼贯真无敌,庆事蝉联尽有声。
雅兴莫追吴市隐,横飞端继紫微明。
从来患盗惊邻里,且喜三年鼓不鸣。
()
有情方是物,无敬莫言诚。
此事非俄测,由来只自成。
个中勤积累,熟处会分明。
未厌拘挛隘,他时满八瀛。
()

秋深庭色好,红叶间青松。病客残无著,吾师甚见容。

疏钟和细溜,高塔等遥峰。未省求名侣,频于此地逢。

()
三年啄腐共吞腥,乍解南冠觐舜廷。
新贵论交头漫白,吾曹相遇眼终青。
休嗔轻薄纷纷雨,还恨分携落落星。
岁晚江湖未归客,蒯缑弹铗不堪听。
()

四海交情三益并,两都仕路十年同。座连樽酒谐今夕,秀挹江山让此翁。

旧史断文虫篆古,小炉新火兽堆红。

()
赤地炎都寸草无,百川水沸煮虫鱼。
定应焦烂无人救,泪落三篇古尚书。
()

列戟卫严关,应无休沐暇。
群英罢追游,余香掩空榭。
飞花北郭晚,华月南园夜。

()

身驱汉马踏胡霜,每叹劳生祗自伤。气候愈寒人愈北,不如征雁解随阳。

()

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

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
土盆瓦斛空中久,羞见重阳插满头。
寄向柁楼烦送似,芼鲈齎蟹待新篘。
()
北风吹狂澜,江水浊不澄。
牛犬行平冈,木落山纵横。
轻雾散林渚,孤钟度危城。
泊舟且无寐,长河终夜鸣。
()

金银高挽髻边堆,称体蓝衫窄袖裁。非出城边吸江水,定从溪上浣纱回。

()
嫩叶怜芳抱新蕊,泣露枝枝滴夭泪。
粉窗香咽颓晓云,锦堆花密藏春睡。
恋屏孔雀摇金尾,莺舌分明呼婢子。
冰洞寒龙半匣水,一只商鸾逐烟起。
()

旧日张三影,今时赵半杯。谁将牌印子,牒过草庐来。

一代风流尽,馀年鬓发催。愁边对诗酒,怀抱向谁开。

()
浅妆匀靓。
一点闲心性。
脸上羞红凝不定。
恼乱酒愁花病。
()

苍鳞作霖回壑里,竟化长冈飞不起。何年老僧飞锡来,强架檐楹万山底。

碧云石梯如登天,俯视竹树行其巅。岩恋起伏呈怪状,壮若群马奔吾前。

()

红粉墙高。风吹嫩柳,露湿夭桃。扇薄身轻,香多梦弱,肠断吹箫。

谁能一见相抛。动人处、诗成彩毫。帐底星眸,窗前皓腕,又是明朝。

()

越国才名旧有华,身为微吏滞天涯。重门石壁春流水,独树寒江晚闭衙。

金马几年烦献策,棘林何处更开花。岭云潭月深相忆,农伴欢锄今万家。

()

听之无闻杳希夷,可左泛兮可右移。丹灶烟轻飞武火,明窗尘细弄婴儿。

动而愈出弱频用,失亦若惊辱较宜。气母欲抟抟不得,流珠常惜去人时。

()

驰驱万里赴龙庭,今日还归出帝京。一夜雪寒添客恨,三秋风物动离情。

临歧把酒君离别,信笔题诗我送行。贱子一言君记取,得无青眼顾书生。

()
雪路冈泥滑,无过亦缓行。
丹阳朝冒冻,白土暮逢晴。
俗织纱为业,村帘酒有名。
贩商非我事,一醉客心惊。
()

忽忆前年初病后,此生甘分不衔杯。

谁能料得今春事,又向刘家饮酒来。

()

羡春风五马,恨无计,驻征鞍。想胶漆真情,云烟高兴,诗酒清欢。当时与君年少,到而今、双鬓总成斑。几度批风抹月,几番临水登山。驿途吟袖尚轻寒。珍重且加餐。怕到郡之时,民须加爱,事要从宽。风流赏音人去,纵朱弦、有曲为谁弹。明日倚楼凝望,雁回早寄平安。

()

京师恶尘土,两足没至踝。
狂风暴然作,塞天赤如赭。
事牵或出门,复又无驴跨。

()

天教姚魏主芳菲,合有宫嫔次列妃。
玉颈圆瑳宜粉面,霞裙深染学翚衣。
枝头窈窕鱼双贯,风里蹁跹凤对飞。

()

关门杨柳绿秧秧,关外杨枝白似霜。若道春光无别意,缘何一树两般妆。

()

久雨送春晚,倦游怜客穷。
不因人事谬,安得诗篇工。
莺语唤昨梦,鸡声惊晓风。

()

拨忙骑马到郊原,绝胜喧卑倚市门。破冻荠芽敷亩陇,向阳蔬甲触藩垣。

春阴半暗云閒寺,夕照偏明水外村。怅望故园归未得,且呼欢伯暖冰魂。

()
灯花耿耿漏迟迟。
人别后、夜凉时。
西风潇洒梦初回。
谁念我,就单枕,皱双眉。
()

乞米助㾕镏。

()
雁荡山头鴈,如随太守来。
秋风既与至,春日定同回。
上宰无忘旧,明时必用才。
自於章句老,经册向萤开。
()

地炉无分爇香沉,画尽残灰夜正深。窗外梅花消息动,要知子半是天心。

()

高台夹侍董双成,玉管忝差学凤鸣,丛霄吹下几般声。

几般声,悦仙侣。奉天孙,邀月姊。

()
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
老卢不识五祖,谁云夜半衣传。
()

五老皤然出逶迤,知君相候亦多时。十年不尽今朝意,数首空留点画诗。

秋月春花谁合主,丹房翠壁醉何疑。扁舟左蠡频回首,云掩千年白鹿祠。

()
纷进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琼筵。
来不言兮意不传,作暮雨兮愁空山。
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驾兮俨欲旋。
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
()
南行无俗侣,秋雁与寒云。
野趣自多惬,乡名人共闻。
吴山中路断,浙水半江分。
此地登临惯,摅情一送君。
()

漫郎省中宿,展转良夜徂。过雨忽催诗,君诗不可无。

夜阑风转高,秋声倒江湖。前对百尺井,梦中闻辘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