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雨

中秋雨朗读

《中秋雨》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雨

瘴疠干戈脱此生,
一隅略见旧承平。
上元灯火中秋月,
但苦人心不肯晴。

译文:
瘴疠与战争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一个角落里稍微感受到了过去的和平。
在上元节的灯火与中秋的明月中,
可悲的是人们的心境依然不开朗。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秋的雨天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和对人们内心情感的关注。瘴疠和干戈象征着疾病和战争,作者希望远离这些苦难,追求和平安宁的生活。诗中“一隅略见旧承平”表达了在动荡不安的时期,作者渴望寻找一丝曾经的安定与平静。然而,即使在中秋佳节的灯火和明月之下,人们的内心仍然无法摆脱忧虑和困苦,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内心的不安和痛苦。

赏析:
《中秋雨》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传递了作者对和平与心灵自由的渴望。诗中的雨象征着困境和泪水,与中秋佳节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人们内心的矛盾和焦虑。通过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诗词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伤痛和人们内心的困扰。作品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而《中秋雨》正是其中的一例。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以微妙的方式传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人类困境的体察,引起读者共鸣。这首诗词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词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感受力的情境中,让人们思考和反思人类的命运和内心的挣扎,展现了诗词艺术的魅力和表达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自闭荒城恨有馀,未知君意复何如?非论阻碍难相见,亦恐猜慊不寄书。

()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

鲍山深处有桃园,太宰当年别业存。荐实会同瑶水宴,迷花何必武陵源。

千年隔洞应含笑,几树成蹊总不言。见说天边多雨露,祇今培植满公门。

()
露颗珠团团,冰肌玉钏寒。
杏梁栖只燕,菱镜掩孤鸾。
残树枯黄遍,圆荷湿翠乾。
绣帘生色画,窗下带羞看。
()

夜久星沈没,更深月影斜。裙轻才动佩,鬟薄不胜花。

细风吹宝袂,轻露湿红纱。相看乐未已,兰灯照九华。

()

紫垣清切拥钩陈,阁道分明绝汉津。未怪灵槎滞吴会,祇堪藏剑动星辰。

怀金纡组临乡社,酾酒椎牛宴里人。行乐从来多壮观,秋风莫使鬓华新。

()

片帆烟雨。送君又送春归去。水面匆匆刚数语。渔火星星,回首江天暮。

闻道才华追七步。玉骢重踏春明路。仙子总应天上住。

()

道重物自轻,心清内无欲。
未定胸中见,难行天下独。
冠盖上青云,著鞭竞驰逐。

()

三日斋馀过九日,今朝方得上崔嵬。日随鸿影翩翩去,句逐湖声衮衮来。

肯为龙华留胜迹,何须戏马羡高台。黄花未必相欺得,正要诗翁著句催。

()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

汲井事晨盥,华轩肃且清。敞扉面西麓,众峰何峥嵘。

岩岫落棂牖,云霞集檐楹。鲜飙天际来,轻岚席上生。

()

懒中倍觉我神清,烦恼如今叶似轻。
青士庭前销昼暑,苍官枕上送秋声。

()

暖日菜心稠,晴烟麦穗抽。客心双去翼,归梦一扁舟。

废塔巢双鹤,长波漾白鸥。关山明月到,怆恻十年游。

()

石骨插天秀,烟花对人好。细草春复秋,壁立乾坤老。

()

缥缈云軿驾彩霓,半天遥听玉麟嘶。身归紫府难为别,目断红尘不住啼。

新启离筵铺凤髓,重封真诰印龙泥。黄金条脱空留赠,九点青山望已迷。

()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
晓听平安报。
信荆州、古今形胜,金汤天造。
落日岘山陈迹在,依旧大堤芳草。
叹紫塞、黄尘未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