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

兰亭朗读
细看僧字永和碑谁见山阴落笔时
想像捧心□□□,□间几本话西施。

诗词:《兰亭》
朝代:宋代
作者:方回

《兰亭》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仔细观看僧人刻写的永和碑,思索着他在山阴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刻。想象着抱着心事的人们,他们之间谈论的多半是西施的事情。

诗意:
《兰亭》以一种思索和想象的方式描绘了古人的境遇和情感。诗人通过观看永和碑,这一雕刻着历史记载的石碑,引发了他对碑文背后故事的思考和联想。诗中提到的山阴,指的是永和碑的创作地点,这里成了诗人想象的源泉。他想象着刻下这些文字的僧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以及他们之间对于西施这位美女的讨论。

赏析:
《兰亭》以观察和想象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于人们内心世界的猜测。诗人通过观察永和碑上的刻字,唤起了他对于创作背后的历史和人物的无限遐想。他想象着刻字的僧人,抱着心事,与其他人交谈着,而这些交谈的内容多半是关于西施的。西施作为古代美女的代表,象征着美与爱的追求。诗中的兰亭则是一个意境,代表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通过这首诗词,诗人方回以一种抽象而又富有诗意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历史和人情的思考。他通过观察一块石碑,勾勒出了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这首诗词在描绘历史和人物的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于美和爱的追求,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深邃和情感的丰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一枝斜向屏山溜。亭亭孤秀。问卿何事也颦眉,应是为、怜人瘦。

相对炉香茗盏。伴残银漏。愿教青帝好留春,明日玉容依旧。

()
肃肃灵坛,昭昭上天。
洁粢岂盛,以享以虔。
百神咸萃,六乐斯县。
介兹景福,斯于有年。
()
西风卷痴云,欲压不堕地。
化作碧孱颜,融结在空际。
是名阳华岩,造物一何异。
东山雨脚断,明月招我至。
()

大漠秋深万马驰,小王轻徱逐胡儿。燕歌翻作从军乐,羌笛愁闻出塞悲。

乌垒风传青海箭,雁门霜拂黑山旗。周疆汉戍千年事,谁建旄头捣裔夷。

()

三国功名可立谈,赋成赤壁倍崭岩。
想君梦去神游处,慷慨风流真可参。

()

托根同佳藕,何须妒并妆。生憎子结后,强半是空房。

()

晴天霜雪半空飞,倒射寒光望眼迷。一派银河斜月照,四檐花雨乱风吹。

鲛人巧织冰绡湿,星女停梭玉箸垂。恍似水晶宫里见,珠帘瑶箔影参差。

()
睡起眼光的铄,拥衾缩劲高吟。
推转小窗惊看,松林翻作琼林。
()

早春已动禹门雷,氤氲生机次第开。龙蛰惊吟风雨里,虫雕窃响砌阶来。

连襟幸值连茹会,上国应知上乘才。多少门墙桃李树,伫同时雨化蒿莱。

()
飞锡下崆山兇,清高世少双。
冻天方筛雪,别我去何邦。
烧绕赤乌亥,云漫白蚌江。
路人争得识,空仰鬓眉庞。
()
少壮记曾游,兹来营首丘。
青山不改色,白发自多愁。
寂寂千年晚,萧萧风雨秋。
世缘何日了,一笑问盟鸥。
()

少矜平子四愁诗,晚学赵州十二时。千里故人不解事,书来犹寄竹枝辞。

()

凤吹喧传隔彩霞,龙旂摇曳暮云斜。预知行幸平阳宅,不用庭前望翠华。

()

卢鸿十志看不足,爱雪贪行雪相逐。晴风吹散圯山寒,三十六陂水初绿。

黄洲挐得罩篷船,松筠缭绕烟成渊。陂声叠下滩声恶,鲍照却歌《行路难》。

()

抗手玄亭话别离,青衫憔悴越江湄。那堪独宿孤舟上,潮落钱塘夜雨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