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元代。方回。来往江复浙,扰扰一年间。有子犹相隔,无官亦未閒。病嫌真药少,债准旧书不。霁雪楼前立,依依忆故山。
《十六日》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江浙两地往来,扰扰忙碌了一整年。诗中提到了与子女相隔、没有官职却也未闲暇的情景。作者感叹自己病痛时药物匮乏,债务仍然无法偿还,旧书也不能作为凭证。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站在霁雪覆盖的楼前,怀念着故乡的山川,心情依依不舍。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得益彰,增添了诗的意境和韵味。
译文:
来往江复浙,扰扰一年间。
有子犹相隔,无官亦未閒。
病嫌真药少,债准旧书不。
霁雪楼前立,依依忆故山。
诗意和赏析:
《十六日》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现实困境和内心的愁苦。诗人在江浙两地穿梭,忙碌了整整一年,有时候与自己的子女相隔,没有官职也没有闲暇。病痛让他感到真正的药物匮乏,债务使他无法摆脱过去的负担,旧书也无法解决他的困境。在这样的境遇下,诗人站在楼前,望着霁雪覆盖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依依思念。
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琐碎困扰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简洁而富有意境,楼前的霁雪象征着作者心中的纯净和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流露。
《十六日》以其真实而质朴的情感,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灵。它通过对生活琐碎与困顿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在现实中所面临的挣扎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这首诗以其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让人在感受到作者的心境的同时,也引发了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思考和共鸣。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磐石。宋代。柳开。古寺耸山椒,公堂去不遥。寻僧忘俗虑,盘道出尘嚣。疏箔卷烟雾,明时望泬漻。渔翁江上立,指我在云霄。
洞仙歌。清代。孙荪意。画堂银烛,照氤氲瑞气。吉日良时是谁筮。看门阑、喜聚冰上人来,人争羡、两座輶轩太史。晓妆云鬓掠,玉镜台前,试点青螺晕眉翠。偷捡綵罗箱,条脱双金,循环意、袖中私系。怪无语、人前正含羞,算只有、菱花知侬心喜。
日本杂事诗 其五十一。清代。黄遵宪。博物千间广厦开,纵观如到宝山回。摩挲铜狄惊奇事,亲见委奴汉印来。
郑家口夜泊次俞宜黄韵因怀昔年计偕诸公。明代。归有光。飞沙竟日少光辉,浪急风高月色微。为忆含桃催物候,尚淹行李未春归。吴歌独自弹长铗,楚制堪怜著短衣。来往常经郑家口,当时同伴共来稀。
杨花。宋代。刘攽。不分春色晚,杨花意气骄。吹嘘轻一羽,容易点层霄。细细穿檐隙,姗姗学舞腰。暂来幽僻地,还复去人遥。
浣溪沙。唐代。杜甫。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唐代。顾况。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婵娟灼烁委清露,小枝小叶飘香风。上人心中如镜中,永日垂帘观色空。
积石山诗。宋代。郭朝佐。尝读大禹书,导河始积石。神功洵巨哉,两山如削壁。疑是鬼斧凿,疑是巨灵擘。余来千载后,山势犹如昔。烟岚郁不开,与天常咫尺。下瞰黄河流,风翻雪浪白。涛声如怒雷,奔腾何迅疾。我欲溯其源,星宿杳难即。我欲登昆崙,举头惟瞑色。君不见此地当年吐谷浑,汉魏以来常反侧。而今四海颂升平,羌戎稽颡烽烟息。车书一统尽朝宗,此山此木互西域。
同高漫士夜集陈叔谟山庄。明代。王恭。倾盖相逢意转亲,六平高馆醉残春。流年白发看花尽,几夜青灯对雨频。心逐断鸿犹惜别,兴随芳草更留人。龙门知己情何限,飞佩应怜寂寞滨。
渔家傲。宋代。段克己。春去春来谁作主。怨他昨夜江头雨。把酒问春春不语。头懒举,乱红飞过秋千去。芳草澹烟江上路。鹧鸪声里斜阳暮。风外榆钱无意绪。空自舞。如何买得青春住。
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唐代。高适。人幽宜眺听,目极喜亭台。风景知愁在,关山忆梦回。只言殊语默,何意忝游陪。连唱波澜动,冥搜物象开。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檐外长天尽,尊前独鸟来。常吟塞下曲,多谢幕中才。河汉徒相望,嘉期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