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险崖一直翁二上人还扬州

送高险崖一直翁二上人还扬州朗读

《送高险崖一直翁二上人还扬州》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岁晚江湖尚此行,
从今一钵老淮城。
闻闻见见元无法,
去去来来岂有情。
肯复餐针效罗什,
独能沽酒致渊明。
风吹云散各南北,
我亦归寻钓石盟。

诗意:
这是一首送别高险崖一直翁二上人离开扬州的诗词。诗人方回表达了自己对翁二上人离去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岁末的江湖景色,诗人将送别之情投射在自然景物之中。他表示自己将永远怀念翁二上人,他们在淮城共度的时光。虽然时光已逝,但仍然保持着深厚的情感。诗人提到了元无法,表达了对翁二上人远行的担忧和无奈。他们曾一起经历过风风雨雨,但如今却要分别。诗人称赞翁二上人的品德高尚,用典故比喻其行为,表示他将效仿罗什(佛教高僧)的慈悲和智慧。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也将离开扬州,回到南方寻找当年钓石盟的伙伴。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述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江湖和气候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人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翁二上人的深深思念,并以罗什的形象赞美了他的高尚品德。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张力。整首诗词凝练而含蓄,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传达出离别时的深情厚意和对友谊的珍视。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扬州的决心,展示了他对过去友谊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离情别绪和人情味,通过对友情的歌颂和对离别的思考,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和情感。同时,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给予了诗词更多的意蕴和深度。整首诗词留下了一种深深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让读者在感受离别的伤感之余,也能感受到友情的真挚和珍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八斗相传绣虎才,路傍石马翳苍苔。洛神留得黄初赋,千载霓裳去不回。

()
杖履重林外,樽罍曲水边。
深荷时下鹭,乔木正嘶蝉。
敏捷文楸战,清凉竹簟眠。
浮瓜复沈李,况有主人贤。
()

小桥映带小池塘,垂柳垂杨凡几行。莺莺燕燕最相称,雨雨风风总不妨。

()
宝坐既兴,夙典武行。
奏解严放,归燕邃清。
间安寿慈,奉齐宗祊。
弥千万年,内助圣明。
()

无计留君住,应须绊马蹄。红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

解带怜高柳,移床爱小溪。此来相见少,正事各东西。

()
江雪湖波路几千,壶头归葬事堪怜。
铸金叩叩终何益?理玉深深不计年。
夜月一钩凉蕙帐,春风十万散榆钱。
神灵甲马如相助,莫造愁人叹逝川。
()

轺车忽枉辙,郡府自生风。遣吏山禽在,开樽野客同。

古墙抽腊笋,乔木飏春鸿。能赋传幽思,清言尽至公。

()
一州两迁客,无地顿奇材。
方送端明去,还迎博士来。
()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

秋日凄以白,游子念归还。奉母载官舫,驾言还临川。

王门岂不乐,所惜慈侍偏。况兹严亲在,家居垂莫年。

()

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梵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

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未佩兰犹小,无丝柳尚新。

()

小驻肩舆野水滨,轻雷将雨酿花辰。板桥中断春溪涨,竹筏遥呼晚渡人。

云气黑催诗思远,江峰青入画图匀。乘时剩结渔樵侣,少答君恩便乞身。

()

一片松林又一宫,开门面面看茅峰。意行恍惚庐山路,归饭僧分上下钟。

()
一别九寒暑,乾坤事事新。
老身余长物,故友尽穷人。
汩汩犹群盗,时时有战尘。
少陵诗眼在,试觅曲江春。
()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